一、专辑概况
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意义愈发突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展开,亟需强化资源勘探开发的理论创新与技术支撑。当前,能源地质研究已迈入多学科协同阶段,需整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岩石力学、材料学、数据科学等多领域知识。
为系统报道能源地质实验技术的最新突破,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壮大研究队伍、提升领域创新能力,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突破,《石油实验地质》特策划 “能源地质实验技术前沿” 论文专辑。专辑将深入探讨能源地质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展示实验技术最新进展,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赋能。
本专辑由本刊青年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齐鸣博士与国际知名能源地质学家胡钦红教授共同担任特邀主编,拟于 2026 年下半年以正刊形式出版。现面向全国相关科研与工程领域人员公开征稿,期望为同行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能源地质实验理论与技术协同发展,为我国能源事业注入新动能。
二、专辑征稿范围
专辑聚焦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 - 岩气、天然气水合物、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地热利用、关键矿物开采等核心研究方向,突出实验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重点涵盖岩石物理实验、地球化学实验、微观结构表征、多场耦合条件下储层物性响应、原位监测技术等领域的新方法与新设备研发,同时收录先进实验手段与理论模拟的融合应用成果,全面支撑关键能源 - 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技术突破。
专辑优先录用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升级。下设 8 个专题:
专题1:能源地质实验技术综述
专题2:岩石物理实验技术
专题3:地球化学实验技术
专题4:岩石力学实验技术
专题5:流体力学实验技术
专题6:多场耦合联用技术
专题7:大科学装置的应用
专题8:新技术在能源地质领域应用实例
三、专辑特邀主编简介
1、王齐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2022年博士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专业。主要从事微观地质介质孔隙结构表征和宏观流体在地质介质中的运移研究,发表论文29篇,参与国际会议20余次,多次召集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及美国地质学会(GSA)年会分会场。担任《石油实验地质》青年编委,《油气藏评价与开发》青年编委与青编委会山东地区副主任委员等期刊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荣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5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2024人社部国家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2021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基金会助研金等14项奖项。邮箱:wangqm@upc.edu.cn。
2、胡钦红:教育部“长江讲席教授”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美国地质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级教授,前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终身杰出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岩石物理与碳中和能源地质的跨尺度实验与理论研究。担任国际石油地质期刊《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主编及十余家期刊副主编及编委,发表 SCI 检索论文 270 余篇。主持69个科研课题,荣获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罗伯特·R·伯格杰出研究奖等30项国内外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奖项。并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光华学者(2023)、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2021年度“杰出学者学院”院士而成为学校杰出教授(2022)、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年度杰出研究成就奖”(2021)、美国政府“富布赖特全球学者奖”(2021)和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13 - 2017)等多个人才称号。邮箱:huqinhong@upc.edu.cn。
四、征稿要求
1、投稿通道已开启,截止日期:2026年7月31日。
2、论文要求:综述类与应用类论文需为完整长度论文;实验技术类论文篇幅可适当缩减,但内容需完整且具备明确创新性。
3、投稿方式:请登录《石油实验地质》官网(http://www.sysydz.net),从 “投稿指南” 栏目下载论文模板并按要求撰写;在线投稿时请在期刊栏目选项中选择 “能源地质实验技术前沿专辑”。
《石油实验地质》编辑部
2025年11月12日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0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