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23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田在艺
2001, 23(1): 3-7.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03
摘要(819) PDF(654)
摘要: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人称它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石油产品已遍及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石油的工业化生产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早在几千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发现和利用了石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据已有的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的支柱产业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古代中国先民在开采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技术上,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但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生产发展十分缓慢.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增生弧型造山带:兼论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吴根耀, 马力, 钟大赉, 吴浩若, 季建清, 邝国敦, 徐克定
2001, 23(1): 8-18.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08
摘要(753) PDF(864)
摘要:
简要介绍了中越交界处古特提斯缝合线的展布,首次报道了八布-PhuNgu洋壳形成的Sm-Nd等时线年龄328.3Ma.该洋盆自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一直处于向南西的消减中,不同时期的火山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的位置指示它为后退式消减,被刮削下来的海台碳酸盐岩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岩增生在越北地块上使后者不断向北东成长.晚三叠世时华南次大陆与增生了的越北地块碰撞,增生的火山-沉积楔仰冲超叠在前者上.讨论了增生弧型造山带的主要特点,以贵州为主要实例探讨了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是因下插而掩埋的华南次大陆的海相上古生界和三叠纪前渊-前陆沉积.
巴彦浩特原型盆地形成与演化
熊保贤, 陈文学, 陈文礼, 曹新焰
2001, 23(1): 19-22.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19
摘要(900) PDF(571)
摘要:
巴彦浩特盆地是近年来开始加强油气勘探的重要盆地.它位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河西走廊过渡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处,是经过不同时期、多次构造运动改造而形成的复合叠加型盆地.它的形成与所处的特定大地构造位置密切相关.该文从区域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巴彦浩特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盆地原型及其演化特征.作者认为巴彦浩特盆地及其周缘地区经历了早、中元古代的秦、祁、贺三叉裂谷演化阶段,晚元古-寒武、奥陶纪的坳拉槽演化阶段,志留、泥盆纪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石炭、二叠纪的复合盆地演化阶段,以及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三塘湖盆地构造特征与有利勘探方向
孙自明, 熊保贤, 李永林, 何会强
2001, 23(1): 23-26.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23
摘要(594) PDF(588)
摘要:
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是由不同时期的残留盆地叠加并置而成的中型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陆盆地和陆内盆地两个大阶段,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陆内裂谷时期、再生前陆盆地时期和盆地消亡时期.每个演化阶段末期几乎都伴有大规模的冲断推覆活动,造成盖层变形,形成大量圈闭.条湖凹陷-马朗凹陷南部,位于逆掩成油组合的有利部位,是有利的勘探地区.
渤海湾复式盆地动力学探讨
何斌
2001, 23(1): 27-31.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27
摘要(662) PDF(565)
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东部较为典型的中新生代复式断陷盆地.本文根据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构造样式、构造分带迁移和深部构造背景,探讨了其盆地动力学.文章认为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大动力系统在时空上叠加复合的结果.一个动力系统是NW-SE区域性伸展拉张;另一动力系统是由郯庐断裂带平移所引起的近NS向拉分或走滑变形.这两大动力系统是相对独立且在空间上共存.因此渤海湾地区是中新生代区域性伸展拉张叠加上郯庐断裂带平移拉分和走滑所形成的复式盆地.
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界的油气勘探前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初步运用
钱一雄, 吉让寿, 秦德余, 刘光祥, 潘文蕾
2001, 23(1): 32-37.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32
摘要(612) PDF(587)
摘要:
运用含油气系统概念,对喀什凹陷北缘的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主要要素及地质过程作了简要的概括,侧重讨论了沉积盆地的背景研究在含油气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喀什凹陷北缘山前带的远景勘探区带应围绕乌恰并向东扩展,同时,提出了深层构造和叠加构造为主要目标的勘探建议.
麦盖提斜坡地层-岩性圈闭类型
范明, 郑冰
2001, 23(1): 38-40.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38
摘要(716) PDF(529)
摘要:
文中对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的钻井和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该区的地层-岩性圈闭进行了搜索,指出了该区地层-岩性圈闭的类型,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打下了基础.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俞凯, 郭念发
2001, 23(1): 41-46.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41
摘要(677) PDF(563)
摘要:
下扬子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发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储盖条件良好,具有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虽然印支运动对下扬子海盆沉积实体构造改造严重,对油气藏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但是由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巨厚泥岩的封闭覆盖,下古生界油气藏的保存条件优越,从而在油气勘探领域的评价方面,下古生界明显优于上古生界及海相中生界.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层异常高压基本地质特征
李忠权, 陈更生, 郭冀义, 迟元林, 赵杰, 朱德丰, 刘杰, 艾兴波
2001, 23(1): 47-51.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47
摘要(728) PDF(536)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层异常高压主要分布于北天山山前褶皱带的第二、第三排构造带上,具明显区域带状分布特征.根据钻井资料揭示,异常高压带明显具有"层控、时控"之特点,表现为地层异常高压顶界深度受第三系安集海河组地层所控制,其三维空间形态呈不规则箱体状,显示了压力封存箱的特性.其成因类型属沉积、构造叠合作用的"复成因型"异常高压带.
三塘湖盆地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及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
谢志清, 闫小雄, 周立发
2001, 23(1): 52-55.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52
摘要(659) PDF(535)
摘要:
文中利用泥岩声波时差和镜质体反射率法计算了三塘湖盆地下白垩统的剥蚀量,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剥蚀量介于300~700m之间,自西向东剥蚀量呈递增的趋势.新生界沉积厚度小于下白垩统剥蚀量,未能弥补剥蚀造成的热损失.因此,晚燕山运动对油气的生成起着破坏作用.
吐鲁番坳陷温吉桑油气聚集带成藏机理研究
罗红军, 徐树宝, 杨茂源, 王鹏志
2001, 23(1): 56-61.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56
摘要(560) PDF(445)
摘要:
温吉桑油气聚集带是吐鲁番坳陷的主要油气聚集带之一.该区油气分布是同一套烃源岩两期生烃、成藏的结果.中燕山运动时期,丘东凹陷的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以生成轻质油为主,通过断层向位于生油凹陷中的温吉桑构造带供源.此时丘东背斜尚未形成,油气由北向南方向运移,轻质油在运移过程中以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喜山运动时期,丘东凹陷和温吉桑构造带进一步深埋,烃源岩以生成凝析气为主,同时由于挤压作用形成了丘东背斜.油气沿由北向南方向运移,凝析气运移过程中以地层层析作用为主.同期形成的丘东背斜只捕获了该时期生成的凝析气,形成纯的凝析气田.米登背斜由于聚集了中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轻质油,只在其较深的层系中形成凝析气藏.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王根长
2001, 23(1): 62-66.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62
摘要(763) PDF(570)
摘要: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第三系主要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储集空间的成因类型及储集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塔北地区的苏维依组、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中-上三叠统及东河砂岩、塔中地区的东河砂岩以及塔西南地区的中新统、下白垩统为本区最好的储层,具备了大中型油气藏形成的储集条件;同时还指出本区三叠系、东河砂岩等储层埋藏深、储集物性好,是国内外极为少见的深埋优质储层,并分析了其形成条件.
夫特砾岩油藏微相韵律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
梁官忠, 张满库, 何国安
2001, 23(1): 67-71.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67
摘要(580) PDF(508)
摘要:
作者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解释资料,开展了对夫特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的划分及韵律特征的研究.他们认为,阿三段沉积时期,该区接受来自两个物源方向的碎屑沉积,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储集岩体.其中主体的砾岩储集体属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可细分为6种微相.不同的沉积微相中,砂体的展布、物性和油层发育程度不同,且具有不同的韵律模式;而不同沉积微相、韵律特征的储集层具有不同的开发特征.平面油水运动规律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纵向油水运动规律主要受渗透率韵律模式的影响.最终,作者运用微相与韵律模式研究成果对油藏的注采井别、层系提出了合理的调整建议,并见到良好效果.
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油气藏描述方法及应用研究
林松辉, 王华, 王根发, 王兴谋, 张桂霞, 陈海云
2001, 23(1): 72-77.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72
摘要(581) PDF(502)
摘要:
东营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为盆地坳陷期的充填沉积,在馆陶组地层形成了超覆或披覆型油藏,在明化镇组形成透镜体状岩性气藏.针对该区储层薄、规模小的特点,应用物探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了该区储层的成因、空间展布及成藏条件,进行了储层及其含油气性预测.探讨了适合本区上第三系油气藏特点的描述方法,以求对其它地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给予指导.
断层封闭性在油气系统边界划分中的应用
马立祥, 陆友明
2001, 23(1): 78-83.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78
摘要(693) PDF(547)
摘要:
断层开启或封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及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分析是当今油气勘探领域中的两大热点研究课题.在油气系统研究中,油气系统的划分是关键,它对客观评价油气系统的资源前景、确定有利的勘探区带和圈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断层的封闭或开启,可使油气系统的地理分布范围缩小或扩大,对其油气勘探远景的评价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化.文中强调了油气系统的层次性和系统边界划分的重要性,对断层的封闭性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油气系统的分析中进行了应用.
煤源岩单组分化学结构及生烃性定量分析
李荣西
2001, 23(1): 84-86.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84
摘要(723) PDF(559)
摘要:
文中应用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对一煤源岩样中的荧光镜质体、角质体和树脂体进行了分析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分谱技术、应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其化学结构和生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镜质体含有较高的C=O结构,而角质体和树脂体含有较高的脂肪烃(CH2+CH3)结构;(2)煤岩单组分化学结构特征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烃特征,其中镜质体以生气为主,角质体和树脂体以生油为主,镜质体和树脂体具有早期生烃形成低熟油的特点.
论低熟油烃产率模型
林玉祥
2001, 23(1): 87-92.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87
摘要(678) PDF(542)
摘要:
该文结合低熟油成因研究、模拟实验成果及有机质自然演化剖面,指出了低熟油实际上是有机质成岩演化的副产物.在成岩作用阶段随成熟度增加,低熟油的产率及累积产率一般没有先增后减的生烃(或生油)高峰,这与有机质深成阶段干酪根生烃(油)模式存在根本的区别.低熟油烃产率和累积烃产率主要取决于原始母质中的原生烃类含量、干酪根形成过程中对烃类的捕集作用、部分地质大分子的低温分解以及岩石矿物成分等因素.文中对流行的低熟油生烃(油)模式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格斯断槽侏罗系暴露烃源岩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甘贵元, 尹成明, 张鹏, 朱叶倩, 陈登钱, 崔俊
2001, 23(1): 93-96.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93
摘要(583) PDF(547)
摘要:
近3年来,格斯断槽多次的石油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第三系砂岩和侏罗系碳酸盐岩中均发现了油砂,地面出露有巨厚的侏罗系和第三系地层,烃源岩主要是分布在侏罗系中、下统(J1+2)地层中的黑色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泥质烃源岩占侏罗系中、下统地层厚度的32.8%~46.1%,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黑水沟地区,占侏罗系中、下统的30.5%.地面露头样品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显示,其泥质烃源岩是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高成熟度的好烃源岩,碳酸盐岩烃源岩是有机质类型更好、高丰度、高成熟度的最好烃源岩.广泛分布的泥质烃源岩是格斯断槽最主要的油气源岩,主要分布于东部的碳酸盐岩烃源岩也是重要的油气源岩.
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的时间-温度历史的多元动力学模拟
周祖翼, R Donelick
2001, 23(1): 97-102. doi: 10.11781/sysydz200101097
摘要(720) PDF(649)
摘要:
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结晶C轴平行的、与抛光面相交的裂变径迹蚀刻象的最大直径Dpar可以较好地反映磷灰石颗粒的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按照Dpar的不同,将同一样品各个磷灰石颗粒的径迹分成几个具有不同动力学性质的成分,然后对这些成分多元动力学成分模拟,使原先"单一"的磷灰石时钟体系变成由若干个独立的热时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热时钟分别记录了样品通过不同温度段的历史,由它们综合而成的历史就更为全面、可靠.本文最后介绍了来自4个盆地的样品的模拟结果.
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郑小武, 袁士义, 穆龙新, 宋新民
2001, 23(1): 103-107. doi: 10.11781/sysydz200101103
摘要(636) PDF(687)
摘要:
油田开发工作中面临的许多复杂地层对比问题对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体的真三维计算机解释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对三维地震数据直接解释地层的构造、岩性及沉积特征,尤其在分析地层的沉积体系方面可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本文在研究某油田复杂的层序地层关系时,将传统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天然气扩散系数的实验研究
李海燕, 付广, 彭仕宓
2001, 23(1): 108-112. doi: 10.11781/sysydz200101108
摘要(653) PDF(555)
摘要:
在分析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原理的基础上,作者自行组装了可控温型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仪,可以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并能较好地模拟地层条件.利用该仪器分别测定了天然气通过13块人造石英粉砂岩干岩样和饱和水岩样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并应用费克定律的积分式及气体范德华方程确定了对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饱和介质条件转换的转换系数为6.06.利用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对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了温度校正.校正后地层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均小于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且随着埋深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埋深增加、地温升高天然气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的缘故,表明这一校正结果是符合地层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