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27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中国新生代生物天然气藏的基本形成模式
周荔青, 刘池阳
2005, 27(1): 1-7.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01
摘要(752) PDF(484)
摘要:
受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的控制,我国新生代盆地发育5种生物气藏的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的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的内陆咸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的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的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的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区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的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第四类为东部走滑拉张裂陷盆地的混合成因生物天然气藏;第五类为南海准被动大陆边缘上第三系—第四系亚热带、热带贫营养滨浅海生物成因天然气藏。
“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反转点和切入点研究
吴根耀, 马力
2005, 27(1): 8-17.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08
摘要(685) PDF(412)
摘要:
反转构造的反转点和“盆”“山”关系的切入点是“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关键问题。抓准抓好反转点,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盆”“山”关系的复杂性,二是要全面了解区域内“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关键问题。“盆”“山”关系的切入点,既应视具体的研究对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确定,也要强调首要的和必要的切入点是造山作用的类型。抓对反转点的必由途径是“盆”“山”研究中把“正序”与“反序”结合起来而以“反序”的研究为主,文章简要介绍了反序地编制“盆”“山”演化图的经验。反转点和切入点的确定体现在盆地研究中,是在给予时间约束和厘定盆地含义的前提下正确认识盆地的世代更迭和各世代的构造格架及构造样式,特别是正确认识重大构造运动时期的盆地世代更迭。“盆”“山”耦合和脱耦的反转点和切入点研究的突破,必将造成盆地研究生动活泼的新局面,进而给残留海相盆地的油气勘探带来新的启示。
广西百色盆地构造-热演化初步研究
廖宗廷, 江兴歌, 李冉, 陈跃昆
2005, 27(1): 18-24.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18
摘要(810) PDF(516)
摘要:
百色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造成右江断裂带先左行(距今20~50 Ma)后右行(距今20 Ma以来)是盆地形成较确定的构造背景。盆地分田东、头塘和莲塘3个坳陷,那笔和那葛2个隆起。坳陷形成于NW向左行左阶排列断列的重叠、错列处,而隆起形成于NW向左行右阶排裂断裂的重叠、错列处。其构造演化分为六吜—洞均前拉盆期、那读—建都岭拉分期和建都岭末—第四系后拉分期3个主要构造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通过盆地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百色盆地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低。仅那读组生油岩达到低熟,极少数为成熟,其它生油岩层未成熟。盆地热演化总的规律是:从距今大约55 Ma开始,古地温随着坳陷沉降和沉积而逐步增加,并于距今大约25~35 Ma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地壳缓慢抬升,地层温度逐渐变冷。热演化程度低是控制百色盆地油气远景较差的主要原因。
塔里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康玉柱
2005, 27(1): 25-27.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25
摘要(703) PDF(559)
摘要:
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十分发育,油气资源潜力大,目前已发现10多个油气田,前景广阔。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前陆、晚期前陆及陆内统一盆地等3个阶段;按其动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单前陆、双前陆及走滑前陆等盆地;它的构造变形十分复杂,盆地构造样式为压性逆冲断裂;在平面上可划分为逆掩带、断褶带、坳陷带及斜坡带;其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褶和斜坡带中。
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与古地温场研究
王国力, 蔡立国, 汪集旸, 施小斌
2005, 27(1): 28-31.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28
摘要(738) PDF(590)
摘要:
楚雄盆地的古地温场演化与构造-热活动及构造变格事件相一致。晚三叠世盆地热流值大体与弧后前陆盆地的热流一致,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较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的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于晚三叠世表现出平缓的降低,接近正常的克拉通盆地的热流值分布范围。晚第三纪以来盆地受陆内走滑活动及深部断裂导致岩浆的侵入与热液活动的影响,地温急剧上升,热流增大,现今楚雄盆地为一高热流区就是后期构造-热事件影响的结果。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盆气探讨
陈昭国
2005, 27(1): 32-38.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32
摘要(739) PDF(527)
摘要:
深盆气是致密砂岩气藏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藏机制和气藏特征,对深盆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对策均有别于常规气藏。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领域是否存在深盆气? 国内许多学者、专家各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从成藏机制及气藏特征两方面将川西致密砂岩气和北美深盆气进行类比,认为川西上三叠统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具有典型深盆气特征的气藏;就成藏机制而言,川西坳陷的天然气成藏机制与深盆气完全不同。川西上三叠统天然气的成藏属“早常规-晚改造”复式成藏模式。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研究
李铁军, 罗晓容
2005, 27(1): 39-43.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39
摘要(551) PDF(498)
摘要:
在对喀什凹陷侏罗系烃源岩和圈闭类型、储集岩、盖岩等含油气系统基本要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侏罗系油气运聚过程分析及构造演化总结,认为喀什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可分为原生和后期改造2 个阶段。含油气系统演化上的差异决定了喀什凹陷不同地区勘探重点的不同,其中凹陷腹部处于原生含油气系统阶段,应以寻找砂岩体—岩性尖灭圈闭为主;山前构造带处于后期改造阶段,勘探的重点应为构造圈闭。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演化
刘为付, 朱筱敏
2005, 27(1): 44-49.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44
摘要(660) PDF(556)
摘要: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在营城组火山岩中获得商业气流,但各井的产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与火山岩的分布有关,而且还与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有关。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该区主要的储集岩石类型为各类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储集空间有原生和次生两类,虽然原生储集空间所占比例较小,但它为后期的改造提供有利条件。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发育演化划分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原生储集空间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风化淋滤阶段,这两个阶段以建设作用为主;第三阶段为浅埋藏及构造裂隙发育阶段,建设和破坏作用共存,但以建设作用为主; 第四阶段为深埋藏阶段,以破坏作用为主。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及油气成藏关系
朱毅秀, 金之钧, 林畅松, 吕修祥, 解启来
2005, 27(1): 50-54.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50
摘要(569) PDF(621)
摘要:
应用地震和测井、岩心描述、地质录井、岩心与岩屑微观测试分析等信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岩石类型、单井相分析、产状、期次、发育与分布等特征和规律;论述了本期岩浆活动对烃源岩、油气储集层、油气运移、圈闭和成藏等的影响,认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有利于增加和改善油气运移的通道,能使相邻烃源岩在短期内经历异常高温和催化改造而成熟并增加生烃量,改善油气储层质量和形成岩浆岩遮挡的半背斜圈闭与油气藏等。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
林会喜, 鄢继华, 袁文芳, 陈世悦
2005, 27(1): 55-61.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55
摘要(639) PDF(647)
摘要: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常压箕状断陷油气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姚合法, 林承焰, 任丽华, 许化政, 靳秀菊
2005, 27(1): 62-66.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62
摘要(684) PDF(502)
摘要: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新生代箕状断陷,油气藏以常压为主,具有多期演化的特点,存在古近纪三垛期早期成藏和新近纪盐城期晚期成藏2个阶段,发育网状、层状和断裂带3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具有侧向、垂向、网状3种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K2t—E1f油气以侧向运聚为主;深凹带E2d—E2s油气为网状运聚;断裂带油气主要为垂向运聚,包括浅(Ny)、中(K2t—E1f)、深(Pz)3套含油气层系。
成因法与统计法油气资源评价对比分析
周总瑛, 白森舒, 何宏
2005, 27(1): 67-73.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67
摘要(837) PDF(620)
摘要:
对成因法、统计法及相关常用方法的数学模型、基本特征及各自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以盆地模拟技术为代表的成因法,实质上是一种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的方法,它除了定量估算油气资源量外,还能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成果图,但今后亟待进一步完善油气运移、聚集模块,提高资源量估算结果的可靠性。统计法是根据勘探程度较高探区内油气田储量(产量)某种变化趋势或假设油气藏规模服从某种分布,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进行资源量预测,在此着重介绍对数正态分布、截断偏移帕雷托分布、广义帕雷托分布、油藏规模序列法和翁氏生命旋回等几种实用的统计法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探区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程度,尽量选择多种模型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研究
秦建中, 刘宝泉
2005, 27(1): 74-80.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74
摘要(595) PDF(560)
摘要:
在海相烃源岩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青藏高原中生界和冀北地区上元古界未成熟—成熟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 10 个样品为代表,进行热压模拟试验,创建了海相3种类型干酪根和4种主要岩类的17种原始和再次生排烃模式。提出了海相烃源岩从Ⅰ型干酪根到Ⅱ1型到Ⅱ2型再到固体沥青,生排油、烃气和总生烃量逐渐变低,油质逐渐变轻,气逐渐变干,生烃速率也逐渐减小;从富烃页岩到富烃泥灰岩到富烃灰岩再到固体沥青,排油效率逐渐增加,总生排烃量和生烃速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生烃气占总烃比例则从固体沥青到富烃页岩到泥灰岩到灰岩逐渐增加;从海相富烃源岩到低有机质含量的碳酸盐岩或随着有机质丰度的降低(TOC 0.2%到1.0%),生排油、烃气量和总生烃量及生烃速率逐渐变小,生烃气占总烃比例逐渐增加。
原油模拟生物降解的饱和烃色谱分析
张渠, 梁舒, 张志荣, 把立强, 郑伦举
2005, 27(1): 81-84.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81
摘要(662) PDF(550)
摘要:
生物降解对原油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喜氧细菌对原油进行生物降解模拟实验,以及对模拟产物的饱和烃色谱分析研究,发现原油中的正构烷烃首先被降解,Pr/C17和 Ph/C18比值逐渐变大,而OEP值和 Pr/Ph比值基本不变。当类异戊二烯烷烃(Pr,Ph)发生降解时,Pr/C17和Ph/C18比值反而降低,Pr/Ph和OEP值已无法测定或可能是不真实的。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饱和烃色谱参数产生变化。原油的油质越轻,生物降解的速度越快。
氮气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的指示作用
陈安定
2005, 27(1): 85-89.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85
摘要(611) PDF(592)
摘要:
列举了南方海相地层富氮天然气实例,阐述了富氮天然气分布特点,探讨了氮气来源和形成机理。指出富氮天然气主要来自生物腐烂菌解、干酪根低温热解、天然气运移、无机矿物分解和大气成因等途径。但对南方海相地层而言,富氮气体中的氮主要来自大气,它表征了地下与地表的连通程度。因此,氮气是一项直接反映油气保存条件的指标。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
王震, 张明利, 王子煜, 武法东, 王林生
2005, 27(1): 90-93.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90
摘要(660) PDF(544)
摘要: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晚中生代末期以来,经历了裂陷阶段、坳陷阶段和区域沉降阶段,形成了多个广泛分布的区域性不整合面(地震反射界面):T20,T24,T30等,地层遭受了强烈剥蚀。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对声波时差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求取地层剥蚀厚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地层剥蚀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储层质量钻前预测方法探讨——以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为例
曲爱英, 孟元林, 肖丽华, 颖秀兰, 杨俊生, 李臣, 罗宪婴
2005, 27(1): 94-97.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94
摘要(611) PDF(489)
摘要:
储层质量钻前预测包括储层孔隙度预测和渗透率预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主要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有关,但在沉积相相同或岩性相近的条件下,储层孔隙度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据此,该文建立了应用成岩指数ID预测储层孔隙度的模型,预测误差小于2%,并以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登三段为例说明了这一模型的应用。汪家屯地区登三段属于浅水河道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在东北部登三段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 B期,孔隙度最高值可达14%~16%;西部地区登三段处于晚成岩阶段C期,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最高值为10%~12%。
岩石热开裂及其在工程学上的意义
韩学辉, 楚泽涵, 张元中
2005, 27(1): 98-100. doi: 10.11781/sysydz200501098
摘要(693) PDF(567)
摘要:
沉积岩及火成岩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热开裂现象,热开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岩石的孔、裂隙结构,进而对岩石中的流体运移特性产生影响。该文在回顾岩石热开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其在石油开采、核废料存储等工程应用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