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0年  第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中国油气盆地的构造体制和油气分布的关系
陈焕疆
1980, 2(1): 1-12.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01
摘要(448) PDF(272)
摘要:
地壳构造体制是随着地质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变化的。在中国,大致以印支(晚海西)运动为转折点,古生代油气盆地属于槽台构造体制,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则在板块构造体制下形成。中新生代盆地在构造属性上,大多属于“中国板块”的内部盆地,它以陆相生油为最大特色;实践证明,中国特大型陆相板块内部盆地油气田的发现,已经大大提高了这一类盆地的找油前景。在槽台构造体制盆地内,古生代气田占很大比重,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盆地的巨大继承性隆起或其斜坡带上,而在台内坳陷及其斜坡上则往往有石油的聚集。那些与不同时代地槽区相邻接的台缘坳陷盆地以及台内断陷盆地都将是有希望找油的地方。要重视不同构造体制盆地的迭加作用,在中国已经找到了多种迭加作用产生的油气领域,包括:(1)基岩油气藏类型;(2)油气再分配类型;(3)构造调整类型。另外,再次成油和古生代盆地或其盆地分体中的煤,在中新生代沉积负载下演化为天然气都是十分可能的。
叠合盆地的发展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孙肇才, 谢秋元
1980, 2(1): 13-21.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13
摘要(437) PDF(354)
摘要:
盆地是一个建造和改造的统一体。建造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具有一定的时限;改造是地壳变动旋回的产物,反映了特定的空间物质组合规律,但也要强调一个时间概念。我们把在一个较为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受不同地壳变动旋迥控制而形成的不同时期的沉积盆地、在一个地区的纵向上的迭加复合而成的构造盆地称为迭合盆地。
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类型背斜裂缝及油气富集规律
路中侃
1980, 2(1): 22-28.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22
摘要(409) PDF(207)
摘要:
地质力学在地质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固体矿床方面的实践,已有成效。在指导流体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本文从最基本的构造形迹——裂缝(节理)出发,阐述不同应力形成的背斜裂缝特征和石油及天然气的富集规律。
兰藻的形态分类和兰藻类碳酸盐岩
黄恒铨, 董贞环
1980, 2(1): 29-36.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29
摘要(422) PDF(244)
摘要:
兰藻即藻门(Cyanophyta)或称粘藻门(Myxophyta),亦有人称兰藻纲(Cya-nophyceae)或粘藻纲(Myxophyceae)。目前,通称兰藻类或兰绿藻类。兰藻类分布极其广泛,适应力强,从热带到极地,从高山到海洋;无论是淡水、咸水或是温泉中都能生存。而且从古至今皆有。这样,可根据兰藻类的演化特征将今论古,古今对此,反复地进行探讨。
现代沉积中有机质特征的研究
程志纯
1980, 2(1): 37-42.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37
摘要(412) PDF(227)
摘要:
“现在是过去的钥匙”这句名言古典地质学家早已提出,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和古代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现代和近代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古代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类比,从中探讨石油有机成因的地质模式。
煤岩学及其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焦守诠
1980, 2(1): 43-50.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43
摘要(1261) PDF(315)
摘要:
六十年代末期,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石油地球化学工作者,相继开始用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沉积物中分散有机物的成熟度以识别和划分干酪根类型以及煤化作用等,从而,对石油勘探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此,我们在工作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提取干酪根的研究——分离难溶矿物
李生杰, 谭秀玉
1980, 2(1): 51-54.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51
摘要(490) PDF(287)
摘要:
岩石中的有机质一向为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对其中可溶部分——沥青,已做了许多较为深入的工作,而且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分离和研究的方法;然而对其中不溶部分——干酪根的提取和研究,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外这方面的成果已成为我国许多有关单位和同行者所重视,并先后开展了此项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提高岩矿鉴定“目估计量法”的精度——“图表法”
刘崇保
1980, 2(1): 55-59.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55
摘要(437) PDF(220)
摘要:
岩矿鉴定工作,对沉积岩的粒度组分及矿物组分的计量,是项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工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否对样品组分的含量进行客观地反映,更重要的是这些计量资料影响着岩石的分类与命名,影响着地质应用和推论。在石油地质和一般地质工作中,岩矿鉴定使用的方法多为“目估法”。
原油中金属卟啉化合物的测定法
王金旺, 吕德宣, 荣光华
1980, 2(1): 60-64.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60
摘要(425) PDF(193)
摘要:
目前,我国分离测定原油中卟啉化合物方法有索氏抽提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柱层法和薄层法等,并都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我们经过摸索采用无水乙醇同原油共沸分离测定石油中卟啉化合物法,取得较好成效。
碳硫联合测定——非水定碳、酸碱滴硫
罗声允
1980, 2(1): 65-67. doi: 10.11781/sysydz198001065
摘要(322) PDF(219)
摘要:
为了改进生油岩样中有机碳和还原硫的测定,进行了非水定碳、酸碱滴硫连测的方法实验,于1978年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