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1年  第3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地震地层学在石油普查勘探中的研究和应用
徐怀大
1981, 3(1): 1-12.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01
摘要(452) PDF(314)
摘要:
地震地层学是近年来诞生的介于地震勘探和地层学(即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利用地震资料可以查明更多的不整合和沉积间断,并进而推断地质历史中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史。利用地震反射的振幅、频率、连续性、反射结构等参数,可以明确地建立古水流体系和推断岩性、岩相和古地理环境。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盆地的地震资料还显示出,重力滑塌和刺穿构造是个普遍出现的地质现象。
全国碳酸盐岩学术会议在庆阳举行
余锦寿
1981, 3(1): 12-12.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12
摘要(386) PDF(222)
摘要: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碳酸盐岩学术会议”于1980年10月19日至10月29日在甘肃庆阳召开。来自全国96个院校、科研、生产单位的14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碳酸盐岩的生物化学成因及岩石分类
罗祖虞
1981, 3(1): 13-22.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13
摘要(513) PDF(390)
摘要:
本文从生物地质学观点出发,采用岩石薄片鉴定、电子扫描、光谱元素分析及藻菌分离试验等方法,对我国南方各地区碳酸盐岩中的豆粒、鲕粒、团粒、球粒、粪粒、内碎屑、灰泥、栉壳结构方解石及原生白云岩分析鉴定,并进而对藻菌的生境与生物化学作用进行讨论,认为生物化学作用是形成原生碳酸盐岩的内在主导因素,提出了碳酸盐岩的系统分类及原生碳酸盐岩的岩石分类命名法则,并指出分类对沉积环境分析及研究石油生、储、盖层的重要意义。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的几个问题
张传淦, 吕鸣岗
1981, 3(1): 23-27.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23
摘要(418) PDF(233)
摘要:
塔里木盆地具有盆地面积大,沉积岩和生油层厚,油气苗、构造和生储盖组合多三大特点。一九七七年柯克亚油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更引起中外人士的注意,增强了寻找大油气田的信心。由于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复盖,加上盆地上第三系—第四系巨厚,限制了勘探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因此还有不少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在此谈谈我们的初步看法。
世界十个高产油田
仇祥华
1981, 3(1): 27-27.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27
摘要(402) PDF(241)
摘要:
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谈谈我国东西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的异同
陈发景, 吴振明
1981, 3(1): 28-37.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28
摘要(905) PDF(443)
摘要: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在震旦亚代和古生代时主要为地台型沉积,只是在东南边缘分布有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带。而西部含油气盆地则不同,在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基底为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带,只是一些大型中间地块型盆地内部为地台型沉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西部塔里木盆地内部震旦亚代和古生代沉积与东部扬子地台在岩性特征和化石方面十分相似。这些地台型沉积下伏的结晶基底时代也很近似,均属晋宁期,晚于中朝地台。
识别砂岩次生孔隙
严隽猷
1981, 3(1): 37-37.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37
摘要(432) PDF(228)
摘要:
最近V.施密特等提出砂岩次生孔隙是砂岩中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根据大量薄片的观察可以看出,次生孔隙主要通过下列过程形成:(1)开裂;(2)收缩;(3)沉积颗粒和基质的溶解;(4)充填孔隙的自生胶结物的溶解;(5)自生交代物的溶解。次生孔隙与原生孔隙主要从结构上加以区别,因此划分次生孔隙的结构是十分重要的。次生砂岩孔隙结构有:(1)粒间孔隙;(2)特大的孔隙;(3)铸模孔隙;(4)组份内孔隙;(5)张开孔隙。
松辽盆地白垩系混合层粘土矿物及其地质意义
辛国强, 王行培
1981, 3(1): 38-45.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38
摘要(368) PDF(311)
摘要:
格仑纳(Gruner)在1934年首先发现混合层粘土矿物以后,1956年魏威尔(Weaver)通过对美国寒武系到现代沉积的6000个以上样品的测定,发现有70%以上的样品含有某些混合层粘土矿物。并认为伊利石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应当理解为伊利石—蒙脱石的混合层。由此更加引起了许多研究者对于混合层粘土矿物研究的重视。
世界油气勘探之“最”
编辑部
1981, 3(1): 45-45.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45
摘要(409) PDF(335)
摘要:
(一)世界最大的含油气区——阿拉伯—伊朗含油气区该油气区的石油可采储量为5230亿桶(约合716.4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为768亿立方英尺(约合215040亿立方米);油气总可采储量为6510亿桶(约合890亿吨)。(二)世界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沙特阿拉伯截至1980年1月1日止,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23.8亿吨。
谈谈粘土矿物对石油地质研究的意义
任磊夫
1981, 3(1): 46-49.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46
摘要(496) PDF(255)
摘要:
粘土矿物在沉积岩中是一种分布最广的矿物,在各类沉积岩中无一不有粘土矿物存在,所以对粘土矿物的研究,就更具有普遍意义。粘土矿物又因为它对各种物理化学条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根据演变程度可作为衡量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分析的标志矿物;由于它的质点小,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对石油的形成具催化作用,所以它又和生油有密切关系,但由于它有遇水膨胀性,又为注水采油带来很多麻烦。因而研究沉积岩中的粘土矿物,无论是对生油岩的分析、储油层的探讨,以及油层改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红外光谱数据对生油岩评价的尝试
李鸿生, 曹慧缇
1981, 3(1): 50-56.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50
摘要(445) PDF(247)
摘要:
红外光谱在石油地质的研究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E.E.布雷的“芳烃结构分布指数”提出鉴别生油岩的指标,被认为可以比较直接评价生油条件。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多维数据处理方法,籍助于电子计算机对红外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对生油岩的判别和分类进行对比和探讨。我们选择了湘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芳烃红外图谱17个峰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
BLF—1型半自动岩石薄片粒度分布测定仪(自制)简介
董荣鑫, 刘烈中
1981, 3(1): 57-60.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57
摘要(519) PDF(244)
摘要:
在岩相研究工作中,测定沉积物或沉积岩中不同粒级颗粒的含量,求取粒度分布各种参数,以解释岩石的沉积环境,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成了研究沉积相的有效途经之一。BLF—1型半自动岩石薄片粒度分布测定仪(以下简称为BLF—1测定仪)是针对显微岩石薄片粒度分布测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的。
从套迭构造探索川东地区的天然气赋存
周家烈
1981, 3(1): 61-65.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61
摘要(590) PDF(260)
摘要:
在川东地区通过地震勘探和钻探揭示这样一种地质现象:即某些背斜的地腹存在弧形逆掩断层,在断层的上、下盘都出现正向褶皱,这上下两个正向褶皱在纵向上近于迭合。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起见,根据这种构造的直观形态,把包括褶皱和断裂在内的整体称之为“套迭构造”。
石油无机成因说的新进展
黄瑞华
1981, 3(1): 66-69.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66
摘要(660) PDF(303)
摘要:
在石油成因研究的早期,无机学说相当盛行,曾得到不少地质学家的赞同,但是随着石油成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不能园满地解释石油的赋存、成份等,因之石油无机成因假说差不多被人们所摒弃,而石油有机成因学说则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近年来,在地质学家中又出现了许多石油无机成因说的拥护者。除H.A.库德梁采夫等学者外,А.И.克拉夫佐夫也是石油无机论者的积极拥护人。
立足长期 总体规划——记南方碳酸盐岩含油气评价学术报告会
曹慧缇, 熊寿生
1981, 3(1): 70-71.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70
摘要(346) PDF(217)
摘要: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召开的“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含油气评价学术报告会”于1980年11月10日至18日在昆明市温泉举行,参加会议的除滇黔桂碳酸盐岩地区找油找气的生产、科研单位的代表外,还有来自全国各部门的专家、教授和石油地质科技工作者共计122名。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阎敦实、石油地质学会理事长翟光明、石油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关士聪、田在艺参加了会议。
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召开
孙肇才
1981, 3(1): 72-72. doi: 10.11781/sysydz198101072
摘要(400) PDF(247)
摘要:
根据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的建议,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山东省地质学会筹办的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从1980年11月1日至10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来自全国95个科研、生产、院校等单位的17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