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3年  第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任丘潜山油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陈国达, 费宝生
1983, 5(4): 241-249.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41
摘要(715) PDF(384)
摘要:
任丘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坳陷内。冀中坳陷地壳自太古代以来,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前地槽及地槽发展阶段:在前震旦亚代(绝对年龄约36.7—17亿年),经过阜平、五台和中条运动,形成了本区的古老基底。据少数钻井资料,它为一套深变质的花岗片麻岩,与周边太行山等地对比,相当于太古代阜平群或桑干群。
柴达木盆地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汤锡元, 姜洪训, 谢广成
1983, 5(4): 257-264.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57
摘要(1023) PDF(380)
摘要:
柴达木盆地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大型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它在地史上具有明显的波浪发展和构造上的镶嵌特征,对油气的形成和赋存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试论松辽大型陆相湖盆水进三角洲沉积相
蔺毓秀
1983, 5(4): 265-275.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65
摘要(539) PDF(313)
摘要: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部陆相大型含油盆地,主要由上侏罗统及白垩系组成,盆地经历了断陷期(晚侏罗世)—拗陷期(早白垩世)—萎缩期(晚白垩世—第三纪)三个发展阶段。盆地内已经发现的含油气层主要集中在下白垩统的拗陷期的沉积层内,包括泉四段(扶余油层)、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姚家组(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嫩江组(黑帝庙油层),其中主要生产层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表1)。青山口组、姚家组沉积时期,在盆地北、西、东三个方向发育有四个河湖三角洲沉积体系,自边缘向中央拗陷深湖区延展,其中以北安—杏树岗三角洲为最大,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保康三角洲次之;英台三角洲、齐齐哈尔三角洲更次之。
白云化作用的环境标志初步探索
陈彦华, 孙妥, 刘莺
1983, 5(4): 276-284.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76
摘要(724) PDF(249)
摘要:
本文对苏、皖、湘、鄂、川、滇等地的中古生界主要白云岩层段作了各种结构类型白云岩的岩石学、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认识到白云岩的结构是白云化环境的直观反映,而存在于白云石中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是了解白云化介质的性质的重要线索。因此,由白云化作用所形成的白云岩的结构特征,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可以作为白云化环境的重要标志。本文还从白云化环境角度对白云岩保存原始碳酸钙组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分析。
碳酸盐岩地层中鲕粒的分类
杜天澍, 徐辉
1983, 5(4): 285-288.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85
摘要(577) PDF(259)
摘要:
在碳酸盐岩研究中,鲕粒碳酸盐岩是一个令人注意的领域。国内外的学者们都在试图通过对鲕粒的研究,解决分层、对比、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微相标志、水动力学及储集空间等一系列问题。但各家研究内容不同,分类标准各异。
一个含正型粉和山龙眼类孢粉组合时代的探讨
郝玉鸿, 陈民敏
1983, 5(4): 289-297.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89
摘要(556) PDF(272)
摘要:
据孢粉资料分析在晚白垩世的北半球即北纬40度以北地区,存在有二大植物区系。一是欧洲植物区,以正型粉(Norm apolles)为特征,其范围东起东径80度线,西止北大西洋沿岸。另一个是东西伯利亚植物区,以鹰粉(Aquilapollenites),山龙眼科(proteaceae),沃氏粉(Wodehouseia)为特征。
泌阳凹陷油田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汪义先
1983, 5(4): 298-303. doi: 10.11781/sysydz198304298
摘要(515) PDF(280)
摘要:
南襄盆地是我国近期发现的一个中新代陆相含油气盆地。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的四个凹陷之一,位于盆地的东北部,是盆地中面积最小、断陷最深和含油最富的一个凹陷。近几年的油气勘探中,我们取得了925个油田水样资料,经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凹陷油田水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四川碳酸盐岩气田的硫化氢
张子枢
1983, 5(4): 304-307. doi: 10.11781/sysydz198304304
摘要(508) PDF(300)
摘要:
四川盆地自晚震旦亚代到三叠世,沉积了厚约6000米的海相地层,其中碳酸盐岩层约3000米、页岩及泥岩约2400米、膏盐层约600米。在已知的气田中,发现了15个碳酸盐岩气层,即震旦系上统(Zb3-4)气层,寒武系中上统洗象池组中部(ε2+3)气层,奥陶系下统罗汉坡组下段(O1)气层,石炭系中统(C2)气层,二叠系下统(阳新统P12、P13)气层,二叠系上统(乐平统P22)气层,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f1)和嘉陵江组(Tc1、Tc2、Tc3、Tc5)气层、中统雷口坡组(Tr1、Tr3)气层等。这些气层产出的天然气,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因此,对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形成和分布进行研究,无疑对天然气的勘探具有一定意义。
牌号煤的演化特征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阳垂洲
1983, 5(4): 308-312. doi: 10.11781/sysydz198304308
摘要(467) PDF(268)
摘要:
牌号煤的顺序反映了煤的演化系列。地质体中有机质的演化受其温度和时间的制约,即相同类型的有机质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的作用下,其演化程度大体相同,生成的指纹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特定波数的折算光密度值也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