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3年  第1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四川盆地川西凹陷天然气成藏过程模拟
郑朝阳, 郭迪孝, 罗秋霞
1993, 15(2): 115-127.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15
摘要(603) PDF(286)
摘要:
川西凹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系晚三叠世卡尼期发展形成的一套沉积实体.它代表被动大陆边缘(须下盆)、陆内前渊盆地(须上盆)和陆内拗陷(J~K)的演化过程,因此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古特提斯洋盆的关闭有关.作者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其地史期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进而阐明川西凹陷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散过程.
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沉积特征及生烃潜力
唐开疆
1993, 15(2): 128-137.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28
摘要(1597) PDF(331)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以河、湖相含煤碎屑岩为主,夹有海泛相碳酸盐岩及砂、泥岩,厚500~1900m,分布面积约34×104km2.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深、浅湖亚相、三角洲相及海泛相,岩性以暗色泥、页岩、炭质泥岩为主,夹灰色碳酸盐岩、煤层及油页岩,累计厚200~800m.满加尔拗陷带及唐古孜巴斯拗陷带是盆内两大烃源岩分布区,面积约13×104km2.有机质类型以ⅡB~Ⅲ型为主,次为ⅡA~Ⅰ型.R°为0.6~1.2%.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近年来塔东北地区已在三叠系连续获得重大油气突破,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前景.
南祁连拉脊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
杨中轩
1993, 15(2): 138-145.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38
摘要(822) PDF(313)
摘要:
南祁连拉脊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形成于中新世以后,断面形态呈铲形,各个断层向地壳深部都收敛于一个统一的滑脱面.它的发现扩大了民和盆地油气勘探的领域.
中国南方青白口系的厘定
单翔麟
1993, 15(2): 146-159.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46
摘要(774) PDF(422)
摘要:
中国南方是否存在青白口系,以及如何划分、对比,是长期争论的重要地质问题.作者遵循构造岩浆旋回划分前寒武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沉积建造,结合同位素地质年龄、微古植物组合,以扬子地区为重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国南方青白口系的底界为晋宁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顶界在与莲沱组底界或与莲沱组相当层位的底界交界处,同位素地质年龄分别为10±、8±亿年.文中并分区叙述青白口系的地层特征.
浙皖下扬子区小构造分区的宏观、显微构造特征与油气演化
李家彪
1993, 15(2): 160-167.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60
摘要(638) PDF(237)
摘要:
本文在进行大量宏、微观构造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小构造的分区研究和变形温度的测定,结合区域有机地化和油气分布特征,将浙皖下扬子区从浅至深分为挠曲区、破-流劈理区和叶理-流动区三个构造区(变形温度主值分别为350℃、420℃、>500℃),它们形成于印支-早燕山期的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各小构造区处在不同的油气演化阶段,即叶理-流动区为干气后阶段,破-流劈理区为过成熟阶段,挠曲区为成熟或高成熟阶段.
准噶尔盆地南缘超压泥岩层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况军
1993, 15(2): 168-173.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68
摘要(557) PDF(371)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端托斯台地区上三叠统小泉沟组、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及南缘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泥岩层为超压层.小泉沟组和三工河组泥岩层超压系后期大幅度的构造抬升及自身良好的封闭条件所致,安集海河组泥岩层的超压是由泥岩层压实-排依不平衡和生烃作用形成.超压层不仅形成了挤出构造,亦是重力滑脱构造的良好滑脱席.
塔里木盆地北部上丘里塔格群致密灰岩微孔储层的发现及意义
叶德胜
1993, 15(2): 174-184.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74
摘要(610) PDF(239)
摘要:
上丘里塔格群(下奥陶统)致密泥微晶灰岩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其储集空间类型属于以微孔隙为主的缝合线-微孔型非常规储层.徽孔成因以溶蚀作用,特别是深部溶蚀作用为主,这是我国新近发现的致密灰岩徽孔储层.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为塔北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开辟了我国碳酸盐岩储层的新类型.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微孔成因、演化等提供了条件.
粒度分析在扇三角洲分类中的应用
盛和宜
1993, 15(2): 185-191.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85
摘要(678) PDF(376)
摘要:
在小型断陷湖盆中,扇三角洲沉积分布广、发育时间长、性质各异.辽河断陷的早第三纪湖盆即是一例.根据断陷发育的特点、相模式、沉积水动力作用和岩石相分析结果,作者采用粒度概率曲线分类统计法,对辽河断陷中12个扇三角洲沉积进行定量化成因分类,划分出了6种沉积类型.分类结果不但符合盆地区域构造和沉积发育的客观时空规律,而且深刻地揭示了6种沉积类型储层非均质特征参数间以及开采特点之间的规律性.由此而形成的系统分类模式,在勘探开发早期可以作为对扇三角洲储层进行类比的标准和预测的模式.
高邮凹陷戴一段砂岩储层硅质胶结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影响
黄善炳
1993, 15(2): 192-200. doi: 10.11781/sysydz199302192
摘要(779) PDF(328)
摘要:
本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及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后认为,导致Edl段储层失去大量孔隙空间和在酸化增产措施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为硅质胶结作用.提出了对于硅质胶结程度较发育的储层,在油田开发酸化增产过程中,应采用氢氟酸处理,可获较好效果.
有机相在油气源岩与油气评价中的作用——以下扬子区二叠系为例
李华东, 王荣福, 吴心一, 陆嘉炎, 周雷风
1993, 15(2): 201-212. doi: 10.11781/sysydz199302201
摘要(708) PDF(334)
摘要:
本文根据沉积相、沉积物源、生物组合、地球化学相、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生烃潜力等特征对下扬子区二叠系的主要油气源岩有机相进行综合研究,同时阐明有机相的概念,提出有机相的划分依据和指标界限,将有机相分为强油相(A)、油相(B1)、油裂解气相(B2)、油气混合相(B-C)、无油气相(D).
油气化探游离烃类富集技术与应用
伍思杭, 魏梅华
1993, 15(2): 213-219. doi: 10.11781/sysydz199302213
摘要(754) PDF(265)
摘要:
作者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自行设计和研制了游离烃类气体的浓缩富集装置.该装置可将空气中的游离烃类的浓度提高若干个数级,无疑为油气化探痕量烃类样品的分析开避了前景.它不仅解决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气层的空气和土壤中空气样品痕量烃类(C1~C7)的分析,同时还可应用于罐顶气、水溶气的分析和海域油气化探.
△C的影响因素及其修正的探讨
李庆军
1993, 15(2):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199302220
摘要(606) PDF(239)
摘要:
△C理论认为,只有油气成因的蚀变碳酸盐在500~600℃温度下产生热分解.作者通过实验认为,其它成因的次生碳酸盐也可在500~600℃下大量分解.换句话说,这些次生的非晶质的碳酸盐(包括△C)可能是该温区分解的主要物质.鉴此,作者根据它们之间函数关系,对其测值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