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1卷  第5期

目次
《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31卷第5期目次
2009, 31(5).
摘要(907) PDF(702)
摘要:
盆地·油藏
中国油气盆地研究新阶段:数字盆地
高长林, 何将启, 黄泽光, 刘光祥, 方成名, 潘文蕾
2009, 31(5): 433-440.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33
摘要(1613) PDF(977)
摘要:
通过对中国油气盆地勘探历史和盆地研究历史的分析,认为我国油气盆地研究历史经过石油大地构造盆地研究阶段(1945-),盆地分析和盆地模拟阶段(1980-),现已进入数字盆地研究阶段(2000-)。数字盆地和数字油田各自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数字盆地是综合运用现代盆地系统研究理论和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油气盆地地质资料的数字化,为油气盆地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数字盆地的核心问题是油气盆地评价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应由12个子库组成。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形成特征研究
陆建林, 张玉明, 徐宏节, 赵德力
2009, 31(5): 441-448.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41
摘要(1374) PDF(1378)
摘要: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厚度大,岩石类型多,相态类型齐全。对火山岩储层微观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初步研究其形成机理。将火山岩储层形成划分为2个阶段:初始成岩作用阶段和成岩后生作用阶段。初始成岩作用形成原生孔隙;成岩后生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构造作用贯穿成岩的全过程,形成原生和次生各类各级别的裂缝;深部热液及生排烃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明显。多期大规模构造运动是火山岩地层成为优质储层的主要动因。深部大量发育的优质火山岩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孔洞形成机理与胶结充填物特征研究
黄文明, 刘树根, 张长俊, 王国芝, 徐国盛, 雍自权, 马文辛
2009, 31(5): 449-454.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49
摘要(1339) PDF(1119)
摘要: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原生窗格孔发育,淡水岩溶、有机酸、TSR(硫酸盐热还原反应)、高温热液溶蚀及构造破裂作用导致其次生孔洞缝发育,内部胶结充填物样式繁多。灯影组内部常发育白云石、方解石、硅质3大类(8小类)胶结充填物。纤状、刀片状、柱状、放射轴状、重力型及粉—细晶白云石胶结物主要形成于成岩早期阶段;中—粗晶白云石形成于成岩晚期阶段;硅质与方解石充填物则形成于燕山末期构造隆升晚成岩阶段。胶结充填物发育程度与构造部位密切相关,斜坡地区充填程度高。储层内部晶洞、晶孔和裂缝中充填物的流体来源均为外源,在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中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胶结充填矿物特征常受控于围岩成分。
碎屑岩中油气初次运移输导体系分类及特征
康德江
2009, 31(5): 455-461.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55
摘要(1445) PDF(937)
摘要:
油气初次输导体系对于油气二次运移有着直接影响,甚至关系到最终油气藏规模。参照、类比烃类二次运移输导体系,从微观角度分析入手,基于不同油气微观输导通道的产生和组合形式,将碎屑岩中油气初次运移输导体系分为3类,即:正常型、次生型和终结型。正常型输导体系由烃源岩颗粒孔隙喉道和干酪根网络组成,以生烃膨胀而增大的毛细管力为主要动力,油气多以混溶相排出,少量为非混溶相;次生型输导体系由大量烃源岩次生微裂缝构成,源岩内部异常高压是非混溶相油气排替的主要动力,是排烃量最大、效率最高的输导体系类型;终结型输导体系由大量颗粒破裂缝和残存的少量微裂缝构成,剩余异常压力是驱动力,但效率很低,输导作用很小,直至消失。随着盆地中烃源岩埋藏史的变化,正常型与次生型输导体系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但终结型输导体系意味着初次运移通道的永久闭合和输导时期的完全终结。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分布及其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高岗, 梁浩, 沈霞, 焦立新, 李华明
2009, 31(5): 462-465.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62
摘要(1387) PDF(824)
摘要:
通过对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成岩与烃源岩热演化关系的研究,分析了火成岩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三塘湖盆地二叠系主要发育的火成岩有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和凝灰岩等,作为喷出岩的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对岩石有机质的热演化基本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只有侵入的辉绿岩可以较长时间在地层中保持一定温度,影响其周围有机质的成熟演化程度。辉绿岩厚度越大,分布范围越广,对烃源岩的影响越大,估算的垂向影响范围应小于200 m。搞清辉绿岩的分布,有助于了解一定范围内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和生油气能力。
东海西湖凹陷地温场及其对烃源岩的作用
仝志刚, 贺清, 何仕斌, 杨树春, 熊斌辉, 郝建荣
2009, 31(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66
摘要(1533) PDF(1147)
摘要:
针对海上盆地钻井资料少的特点,利用地温与地层深度或岩石圈底界深度的相关性,把钻井地热研究结果外推到无井区域,建立了东海西湖凹陷的区域地温场,并分析其对烃源岩的作用。研究表明,凹陷北部和南部现今平均地温梯度较高,凹陷中部相对较低;平湖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凹陷北部高于南部。尽管目前的储量发现集中在凹陷的西南部,但更要重视凹陷北部的勘探潜力。平湖组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30~10 Ma。西湖凹陷大构造、小油气藏的现象,可能是保存条件差,也可能是油气充注量不足造成的,加强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研究是下一步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复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
慕小水, 何锋, 顾勤, 张东霞, 吴莉芝, 范建敏, 魏新源, 宋瑞荣
2009, 31(5): 472-477.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72
摘要(1634) PDF(1051)
摘要: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较为复杂。洼陷自身广泛分布的成熟烃源岩是油气成藏丰富的物质基础;物源多、沉积体系类型多、岩性变化快的沉积特点,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分布;多套厚层盐岩的发育、相变,形成了良好的油气遮挡层及盖层,是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多层系发育,呈现高压、高充注特点的主要原因;频繁间互发育的非常规储层,多期次油气成藏等地质因素的存在,则使岩性油气藏成藏更为复杂。针对该区发育的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油气藏、砂岩尖灭与断层配置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藏、上倾物性遮挡型圈闭油气藏、透镜状岩性圈闭油气藏等4种主要类型岩性油气藏,通过深入研究生烃层系、岩性相变、非常规储层发育、断裂活动等成藏主控因素,明确成藏规律,对该区下步勘探有重要意义。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东部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季丽丹, 顾家裕, 赵亮, 张晶, 贾进华, 贾进斗
2009, 31(5): 478-484.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78
摘要(1526) PDF(1144)
摘要: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凹陷东部,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粒度粗,分选磨圆均差,为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有利油气储集体。该时期的湖泊宽广而浅,其滨浅湖砂坝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亦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微相。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砂岩,位于舒善河组中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通过对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的分析后认为,沉积作用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而成岩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结合波阻抗反演预测了三维工区内有利砂体分布,对储层分布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过渡动力学背景下的张扭性断陷——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断陷为例
于水明, 施和生, 梅廉夫, 舒誉, 吴建耀
2009, 31(5): 485-489.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85
摘要(1480) PDF(877)
摘要:
通过断陷结构、构造特征研究及与已有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论证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断陷具有典型的张扭性断陷性质,表现为其具有典型的斜列式结构特征,构成断陷的基本要素(如断陷内的洼陷、低凸起、边界断层等)均呈斜列式展布。推测其形成机制主要受主伸展应力方向与基底构造走向斜交控制,从而沿断陷走向产生走滑分量,进而使断陷具有张扭性特征。
准噶尔盆地永1井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分析
朱日房
2009, 31(5): 490-494.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90
摘要(1293) PDF(849)
摘要:
准噶尔盆地永1井侏罗系地层中存在几套地化特征完全不同的原油,油源分析认为其侏罗系西山窑组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三工河组下部原油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而上部油砂的抽提物则具有上下2套原油的混合特征。侏罗系和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最主要的烃源岩,下二叠系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在二叠纪末至侏罗纪早期,中二叠统烃源岩主要生烃期在三叠纪末期至早白垩纪,而侏罗系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在第三纪以后。根据分析昌吉凹陷的构造演化后认为,西山窑组中的降解原油为侏罗纪末抬升剥蚀前形成的油藏,其正常原油油藏则在白垩系沉积后形成,而三工河组侏罗系原油则相对更晚形成。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
段春节, 陈路原, 吴汉宁
2009, 31(5): 495-499.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95
摘要(1381) PDF(907)
摘要: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由山1、山2、盒1、盒2和盒3等气藏构成,这些气藏纵向上交错叠置,平面上连片分布。气藏类型为低渗透致密砂岩定容弹性驱动岩性气藏。山1和山2气藏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盒1、盒2和盒3气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流相河道砂体沉积。盒2和盒3气藏所产天然气为干气,其余均为湿气。下二叠统叠合气藏为低丰度、中深层、中—低产大型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结果表明,盒3和山1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高,稳产性好,盒2气藏次之,盒1和山2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低。多层合采可以提高单井产量,间歇生产有利于气藏的稳产和提高气藏采收率。对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的认识是编制气田开发方案,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气藏的基础。
综合信息
《石油实验地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杨建超
2009, 31(5): 440-440. doi: 10.11781/sysydz200905440
摘要(554) PDF(222)
摘要:
近日,《石油实验地质》编辑部收到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来的荣誉证书,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该刊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是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Science Evaluation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研发的。它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科学、合理的多项指标评价体系,对6170种中国学术期刊进行分析评价,得出65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及实践》出版
江其勤
2009, 31(5): 547-547.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47
摘要(515) PDF(218)
摘要:
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油气藏与烃源岩相互之间关系的烃类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专著——《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及实践》一书,近已问世。由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所长刘文汇教授主编,4个科研院所及大学的10多位专家参加编写的这部专著,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下属二级课题“鉴别混源气和示踪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理论基础与新指标开发”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
石油地球化学
富油凹陷不同洼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特征差异性
蒋有录, 卓勤功, 谈玉明, 鲁雪松
2009, 31(5): 500-505.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00
摘要(1720) PDF(879)
摘要:
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通常发育多个生烃洼陷,每个洼陷往往为相对独立的生烃中心;由于沉积埋藏史的差异,不同洼陷及其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的热演化和生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和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主要烃源岩系为例,对比分析了两凹陷中主要生烃洼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史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在发育多个生烃洼陷的富油凹陷,以毗邻陡坡带大断裂的洼陷埋藏最深,烃源岩最发育、热演化程度最高、生烃能力最强、资源量最丰富;由于母质条件和埋藏热史的差异,同一层系不同亚段烃源岩、同一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具有较大差异;不同富油凹陷烃源岩埋藏演化生烃也存在明显差异性。
松辽盆地双城—太平川地区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王杰, 刘文汇, 王铁冠, 陈践发
2009, 31(5): 506-511.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06
摘要(1337) PDF(917)
摘要:
双城—太平川地区为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对该区扶、杨油层原油和青1段、青2+3段、嫩1段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原油为同一族群,主要以青1段暗色泥岩为烃源层,部分青2+3段泥岩可作为烃源层有部分生烃贡献,但限于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嫩1段不可能作为扶、杨油层的烃源层。另外,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的扶、杨油层原油主要以三肇凹陷和朝阳沟阶地青1段泥岩为烃源灶;长春岭背斜带与王府凹陷的原油主要以王府凹陷青1段泥岩为烃源灶,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烃源灶也对长春岭背斜带原油有部分贡献。
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烷基萘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影响
袁莉, 包建平
2009, 31(5): 512-517.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12
摘要(1477) PDF(803)
摘要:
烷基萘系列是指示热演化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通过对辽河油田冷东地区遭受不同生物降解作用的14个油样的分析,对比不同程度生物降解原油中二甲基萘系列、三甲基萘系列和四甲基萘系列浓度的变化,确定了烷基萘系列的生物降解顺序是二甲基萘系列>三甲基萘系列>四甲基萘系列。通过研究烷基萘成熟度参数与生物降解程度之间的关系,表明这些参数已不能为生物降解原油提供有效的成熟度信息,其原因是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热稳定性高的异构体的浓度较热稳定低的异构体的浓度下降幅度大,说明前者抗生物降解的能力低于后者。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及油气源对比
范明, 黄继文, 陈正辅
2009, 31(5): 518-521.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18
摘要(1434) PDF(827)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地层为该区的主力烃源层。在对塔里木盆地库车河、阳霞河和它什店剖面的三叠系、侏罗系碳质泥岩、泥岩和煤3类不同的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以库车坳陷东部库1井天然气组分(干燥系数)及乙烷碳同位素为参数,用内插法求出该参数条件下模拟样品所对应的模拟温度及热成熟度。结果表明,在与地质背景相吻合的可能的成熟度区间内,只有侏罗系煤系地层的YM-4煤样的模拟结果与库1井一致,表明采用热模拟实验干燥系数内插法,结合同位素以及组分成熟度等资料可以指示天然气的气源岩。这种方法能将油气与烃源岩动态演化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研究,为油气源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技术
油气藏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实验模拟
程同锦, 王国建, 范明, 任春, 陈伟钧, 朱怀平, 卢丽, 黄欣
2009, 31(5): 522-527.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22
摘要(1409) PDF(922)
摘要:
利用自行研制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油气聚集成藏以后其中的烃类穿过上覆盖层运移至地表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证实,油气藏中的烃类气体由于与外部地层存在压力、浓度的差异而发生渗透和扩散,即微渗漏作用,方向主要是垂向的。垂向微渗漏致使油气藏中的烃类气体可以穿过上覆盖层直至到达地表,现代测试仪器可以在地表检测到来自深部地层的渗漏烃。同时发现,烃类垂向微渗漏具有间歇性、伴有幕式的特点。基于长期观测和实验模拟的结果,提出"气相压驱裂隙渗透"可能是近地表烃类化探异常的主要成因机制。
天然气中4He丰度分析及应用
陶成, 孙明良, 刘文汇, 王晓峰
2009, 31(5): 528-530.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28
摘要(1358) PDF(834)
摘要:
自制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纯化富集装置,并与四极杆质谱计联机使用,用于天然气中4He丰度的分析。通过空气标准的反复多次分析,求得该分析系统4He的灵敏度;同时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Mat271大型质谱仪进行天然气样品分析的数据比对,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小于10%。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普光和建南气田部分天然气样品,结果表明,天然气中放射性成因的4He丰度对天然气源岩时代和气藏形成的年代研究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苏北盆地断层封堵类型及定量评价
刘玉瑞
2009, 31(5): 531-536.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31
摘要(1687) PDF(1030)
摘要:
苏北盆地断层十分发育,油藏形成与断层通道和封堵多重控制作用密切相关,油藏以复杂断块圈闭为主。通过解剖油藏和落空断块的断层封闭性数据集特征,归纳出断层封闭有4类基本模式,即砂泥对接封闭型(A型)、砂泥混接封闭型(B型)、时间配置封闭型(C型)和主压力封闭型(D型)。在此基础上,对B型、C型和D型按其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细化分类,指出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4项主要参数,据此建立相应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体系。新认识在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不整合纵向结构及其成藏作用物理模拟
吴孔友, 李林林, 查明
2009, 31(5): 537-541.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37
摘要(1849) PDF(1189)
摘要: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在纵向上可划分为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它不仅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能形成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模拟实验表明,油气沿不整合纵向结构运移受控于岩石物性、坡度,容易在风化粘土层薄弱环节突破,进行窜层运移;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圈闭较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遮挡圈闭(潜山)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复杂断块油田CO2驱油动态监测技术应用与分析
吴志良, 张勇, 唐人选
2009, 31(5): 542-546. doi: 10.11781/sysydz200905542
摘要(1509) PDF(1039)
摘要:
CO2驱油是3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其驱油前后油藏动态监测评价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CO2驱油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系列。苏北盆地溱潼凹陷CS油田Et组油藏开展了CO2混相驱先导试验工作,通过运用井间示踪、试井、吸水吸气剖面、产液剖面、剩余油饱和度及油气水性质等动态监测技术及相应监测技术的组合,满足了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开展CO2混相驱试验方案的编制、试验参数的优化调整及效果评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