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裂缝性岩石储集性质的研究,在解决裂缝性岩石储油性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为地质工作者所重视。近几年来苏联学者大量开展了此项工作,特别是:E.M.斯麦霍夫,E.C.罗姆,П.П.戈密德等的研究工作更加发展了此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我国西南广大碳酸岩地区自1959年以来也先后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工作,亦取得了很成功的经验。很多研究者指出"裂缝的储油性能是不容怀疑的,特别是微裂缝具有令人满意的渗滤性能"。
-
[1] 沉积岩微裂糙研究:E.M.斯麦霍夫等,59年讲稿. [2] 研究裂糙性及其储集性盾的方法:61年译文. [3] 裂徒性岩石的渗透率性能:E.c.罗姆,61年译文 [4] 镜下鉴定薄片求渗透率的方法:E.C.罗姆.62年译文 [5] 微裂糙公式推导:E.C.罗姆,59年讲稿. [6] 研究微裂糙性岩层储油气性质的操作规程:E.M.斯麦霍夫等,58年讲稿. [7] 裂隙性碳酸盐岩及其储油性:地质部第四大队科技情报,63年第一期. [8] 裂隙系及断裂系:云贵石油勘探大队石油科技情报,62年第2-3期. [9] 微裂键渗透率公式推导:四川石油管理局成都研究所,59年. [10] 川南三迭系嘉陵江石灰岩裂糙研究 [11] 微裂糙研究:四川石油管理局成都研究所,61年第三期. [12] 微裂推研究方法:四川石油管理局成都研究所,59年第一期.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3
- HTML全文浏览量: 36
- PDF下载量: 182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