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朱夏

朱夏.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1979, 1(0): 1-9. doi: 10.11781/sysydz197900001
引用本文: 朱夏.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1979, 1(0): 1-9. doi: 10.11781/sysydz197900001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doi: 10.11781/sysydz197900001
  • 摘要: 本文试图本着作者以前提出的“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力学分析”的原则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机制与发展历史作一轮廓性的说明。按照作者关于两个世代、两种体制的盆地的论点,这些盆地都是在中新生代期间发生在中国板块内部的盆地。在全球性板块运动的体制与中国板块的具体活动之间,在太平洋板块与特提斯—印度板块对中国板块的相互作用之间,在中国板块的整体与分体活动之间,在深部结构与块体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与运动学方式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作统一的考虑,才能对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不同应力布局的盆地的内在联系作出总体的分析。遗憾的是,由于深部地质资料的贫乏和一些具体地层时代的不够确切,关于这些联系的许多方面的解释,在本文中只能作粗略而大胆的尝试。今后在取得更多资料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将有可能借助于实验模拟而获得较好的解决。作者希望这一工作将成为新兴的石油实验地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借本刊篇幅作初步探讨,请读者指教。

     

  • [1] 朱夏1965,我国陆相中新生界含油气盆地的大地构造特征及有关问题.《大地构造问题,科学出版社
    [2] 朱夏1978,关于我国陆相中新生界含油气盆地若干基本地质问题的初步设想.《石油地质实验专辑》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3] 黄汲清等1977,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地质学报,第二期
    [4] Fischer, Alfred G.. 1975Origin and gromth of basins, in Alfred G. Fischcr and Sheldon Judson(ed.):Petroleum and global tectonics
    [5] Moody, J. D. and M. J. Fill, 1956, Wrench fault tectonics. Bull. Geol. Soc. Amen, Vol. 67, No. 9
    [6] Poulet, M. et al, 1975. Tectonique globale et evolution structurale des bassins sedimentaires, Proceedings, 9th World Petroleum Congress
    [7] Tepponier, P. and P. Molnar, 1976, Slip Line Fields-Large Scale Continential Tectonics Z Nature,Vol. 269
    [8] 上田诚也等 1979年,《岛弧》地质出版社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98
  • HTML全文浏览量:  50
  • PDF下载量:  48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79-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