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杨兆宇, 孙肇才, 陈沪生, 郭正吾, 阎秀刚, 吕华, 朱夏, 关士聪, 杨朴, 韩新民. 展望我国石油资源前景[J].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6(3): 161-179. doi: 10.11781/sysydz198403161
引用本文: 杨兆宇, 孙肇才, 陈沪生, 郭正吾, 阎秀刚, 吕华, 朱夏, 关士聪, 杨朴, 韩新民. 展望我国石油资源前景[J].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6(3): 161-179. doi: 10.11781/sysydz198403161
Yang Zhaoyu, Sun Zhaocai, Chen Husheng, Guo Zhengwu, Yan Xiugan, LÜ Hua, Zhu Xia, Guan Shichong, Yang Pu, Han Xinmin. CHINA’S PETROLEUM RESOURCE IN PROSPECT[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1984, 6(3): 161-179. doi: 10.11781/sysydz198403161
Citation: Yang Zhaoyu, Sun Zhaocai, Chen Husheng, Guo Zhengwu, Yan Xiugan, LÜ Hua, Zhu Xia, Guan Shichong, Yang Pu, Han Xinmin. CHINA’S PETROLEUM RESOURCE IN PROSPECT[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1984, 6(3): 161-179. doi: 10.11781/sysydz198403161

展望我国石油资源前景

doi: 10.11781/sysydz198403161

CHINA’S PETROLEUM RESOURCE IN PROSPECT

  • 摘要: 全国性石油地质普查勘探,从1954年开始,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经过地质部门和工业部门全体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艰若奋斗,先后发现并论证了松辽、华北、四川等含油气盆地和部分海域含油气区.并提供了年产一亿多吨的油气产能.从此跨进世界石油大国的行列,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了纪念石油普查三十年和展望2000年的石油资源前景,本文对我国陆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沿海大陆架海域新生代盆地和古生代沉积盆地的若干石油地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我国油气资源远景也作了论证,供今后部署石油普查勘探时参考.

     

  • [1] 黄第藩,陕甘宁地区印支期古地貌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石油学报,第3卷第2期,1981年.
    [2] 阎敦实,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石油学报,第1卷第2期,1979年.
    [3] 费琪,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卷第2期,1982年.
    [4] 杨申镰,东营水下冲积扇地层型油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4卷第1期,1983年.
    [5] 吴振林,略论辽河西部凹陷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卷第2期,1982年.
    [6] 李德生,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田分布规律,海洋地质研究,第1期,1981年.
    [7] 陈国达,北疆西部大地构造特征发展史与油气形成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第7卷第1期,1981年.
    [8] 刘杰,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海洋地质研究,第1期,1983年.
    [9] 丘东洲等,中国晚元古代至二叠纪海相生油岩与生油潜力,石油实验地质,第4卷第4期,1982年.
    [10] 朱夏,讨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4卷第1期,1983年.
    [11] 赵白,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前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卷第1期,1982年.
    [12] 易荣龙,塔里本盆地古生界的含油气前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1卷第4期,1980年.
    [13] 孙国凡,贺兰坳拉槽与前渊盆地及其演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4卷第3期,1983年.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4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29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4-05-07
  • 刊出日期:  1984-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