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蔡立国

蔡立国.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22(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003206
引用本文: 蔡立国.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22(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003206
CAI Li-guo. THE TRANSFER ZONE WITHIN INTRA-CONTINENT SUBDUCTION OROGENIC BELT IN THE TIANSHAN, NORTHWEST CHIN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0, 22(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003206
Citation: CAI Li-guo. THE TRANSFER ZONE WITHIN INTRA-CONTINENT SUBDUCTION OROGENIC BELT IN THE TIANSHAN, NORTHWEST CHIN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0, 22(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003206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doi: 10.11781/sysydz2000032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蔡立国(1956- ),男(汉族),福建龙海市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盆地构造分析和油气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618.13;TE121

THE TRANSFER ZONE WITHIN INTRA-CONTINENT SUBDUCTION OROGENIC BELT IN THE TIANSHAN, NORTHWEST CHINA

  • 摘要: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在构造重荷作用下,沿着天山南、北山前发育了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这一特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然而,天山陆内造山带在形成过程中沿着走向却存在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东、西天山在地壳厚度、山系海拔高度、地震活动烈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上以西天山的活动性明显大于东天山为特点。发育于准噶尔地块内的博格达山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山系隆升和褶皱冲断控制其边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与西天山相对应。这说明天山陆内造山过程中存在着转换作用,把西天山陆内俯冲的地壳缩短量转换到了博格达山地区,由此平衡东、西天山的差异,故称之为陆内造山转换带。

     

  • [1] 王宜昌.天山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几点认识[J].新疆石油地质,1995,16(3):212-217.
    [2] 邓振球.新疆地球物理场特征[J].新疆地质,1992,10(3):233-243.
    [3]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天山山体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2
  • HTML全文浏览量:  67
  • PDF下载量:  46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1-04
  • 刊出日期:  2000-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