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朱玉双 柳益群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朱玉双, 柳益群,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1): 103-108. doi: 10.11781/sysydz200801103
引用本文: 朱玉双, 柳益群,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1): 103-108. doi: 10.11781/sysydz200801103
Zhu Yushuang, Liu Yiqun, Zhao Jiyong, Dang Yongchao, Bi Yijun, Guo Bing, Liu Zhengwei. A STUDY ON THE MICRO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LOW UNITS——Taking Hua-152 Block of Chang 3 Reservoir in the Huachi OilfieLd as an ExampL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8, 30(1): 103-108. doi: 10.11781/sysydz200801103
Citation: Zhu Yushuang, Liu Yiqun, Zhao Jiyong, Dang Yongchao, Bi Yijun, Guo Bing, Liu Zhengwei. A STUDY ON THE MICRO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LOW UNITS——Taking Hua-152 Block of Chang 3 Reservoir in the Huachi OilfieLd as an ExampL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8, 30(1): 103-108. doi: 10.11781/sysydz200801103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doi: 10.11781/sysydz20080110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2146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朱玉双(1968- ),女,博士,副教授,从事油层物理与开发地质研究.E-mail:yshzhu@nwu.edu.cn.

  • 中图分类号: TE327

A STUDY ON THE MICRO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LOW UNITS——Taking Hua-152 Block of Chang 3 Reservoir in the Huachi OilfieLd as an ExampLe

  • 摘要: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渗流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流体进入次序、流体驱替方式和剩余油类型上的不同.流体总是优先进入A类流动单元,其次进入B类流动单元,C类流动单元流体进入困难,在水驱油时,注入水无法进入C类流动单元;流体驱替方式不同,A类流动单元油驱水为非活塞式,而B类和C类流动单元油驱水均为活塞式;水驱油之后剩余油类型不同,A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小绕流形成的小簇状油块和厚膜状残余油,而B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大绕流形成的大簇状油块和珠状、滴状残余油.不同流动单元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差别是造成各流动单元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研究区C类和B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应加大挖潜力度.

     

  • [1] 窦之林.储层流动单元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6
    [2] 刘吉余,王建东,吕靖.流动单元特征及其成因分类[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4):381~384
    [3] 穆龙新.油藏描述技术的-些发展动向[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6):42~46
    [4] 吴胜和,王仲林.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J].沉积学报,1999,17(2):252~256
    [5] 朱玉双.油层伤害对岩性油藏流动单元的影响[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18~20
    [6] 赵永胜,董富林,邵进忠等.储层流体流动单元的矿场试验[J].石油学报.1999,20(6):43~46
    [7] 侯加根.文南油田文79断块区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开发效果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6):65~67
    [8] 赵翰卿.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3):8~10
    [9] 陈程,贾爱林,孙义梅.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J].石油学报,2000,21(5):99~102
    [10] 黄石岩.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石油实验地质,2007,29(2):167~171
    [11] 李红南,徐怀民,许宁等.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404~408
    [12] 熊琦华,王志章,纪发华.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1994,15(增刊):1~9
    [13] 邓玉珍.胜坨油田浅水浊积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1):96~98
    [14] 李凤娟,刘立,闫建平等.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进展[J].世界地质,2001,20(1):13~16
    [15] 阎长辉.动态流动单元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26(3):274~273
    [16] 窦之林.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6):50~52
    [17] 焦养泉,李思田,李祯等.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2);89~92
    [18] 冯晓宏,刘学峰,岳青山等.厚油层非均质特征描述的新方法--水力(渗流)单元分析[J].石油学报,1994,15(增刊):149~158
    [19] 常学军,廖保方.油藏精细描述在老区调整挖潜中的初步实践[J].石油学报,2000,21(4):113~118
    [20] 曾大乾,李中超,宋国英等.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J].石油学报,2002,23(3):39~4z
    [21] 尹太举,张昌民,王寿平等.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J].石油学报,2005,26(5):85~89
    [22] 李阳.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石油学报,2003,24(3):52~55
    [23] 曲志浩,万发宝,孔令荣等.真实储集岩微观孔隙模型及其制作技术[P].中国,CN1101148.1995
    [24] 李劲峰,曲志浩,孔令荣.用微观模型组合实验研究最低吸水层渗透率[J].石油学报,2000,21(1):45~51
    [25] 朱玉双,曲志浩,蔺方晓等.油层受水敏伤害时水驱油渗流特征[J].石油学报,2004,25(2):59~6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06
  • HTML全文浏览量:  67
  • PDF下载量:  4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10-10
  • 修回日期:  2007-12-05
  • 刊出日期:  2008-01-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