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

陈璘

陈璘.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2): 186-19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86
引用本文: 陈璘.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2): 186-19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86
Chen Lin. STUDY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FAN-GUANGJI FAULT IN HUBEI PROVIN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2): 186-19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86
Citation: Chen Lin. STUDY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FAN-GUANGJI FAULT IN HUBEI PROVIN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2): 186-19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86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86
基金项目: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XQ-2007-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璘(1971-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构造研究.E-mail:yzchenl@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1.2

STUDY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FAN-GUANGJI FAULT IN HUBEI PROVINCE

  • 摘要: 襄樊—广济断裂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最重要的边界断裂之一,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其属性有不同的认识.为了查明其属性,深化研究东秦岭大别南缘的地质结构特点,选择了青峰和三里岗一带白垩纪盆地进行解剖研究,结合近年的区域调查成果,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现代造山带研究方法,重新对其属性进行了认定:目前的襄樊—广济断裂形成于喜马拉雅期,是一条规模巨大的脆性断层,具由南向北逆冲的特点,地表上大致构成扬子台地区与秦岭区的分划,同时掩盖了燕山运动造山带和稳定陆台的边界,且它对元古代以来的沉积作用控制不明显;在青峰及以西的地区,与燕山造山期构造叠加在一起,造成其变形具有多期的构造特点,实属不同构造体系下的产物.

     

  • [1] 湖北省地矿局.湖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1:25万麻城市幅、随州市幅、荆门市幅、神农架林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03
    [3]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1:5万青峰镇幅、粟谷庙幅、玉堤店幅、镇坪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04
    [4] 何明喜,杜建波,王荣新等.大别山东南缘前陆盆地含油气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4):340~344
    [5] 黄泽光,高长林.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盆地序列及油气前景[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25~31
    [6] 邓乾中,彭练红,陈林.青峰-襄樊-广济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发展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18(增刊):1~6
    [7]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5,11(2):101~114
    [8] 刘国惠,张寿广,游振东等.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9] 单文琅.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10] 王建新.湖北省大别山地区1:5万区调片区总结[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00
    [11] 张国伟.秦岭造山带与古特提斯构造带[A]."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选集,1992
    [12] 董树文,孙先如,张勇等.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J].科学通报,1993,38(6):542~54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02
  • HTML全文浏览量:  308
  • PDF下载量:  96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12-15
  • 修回日期:  2009-03-18
  • 刊出日期:  2009-04-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