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雪峰山西侧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李旭兵 王传尚 刘安

李旭兵, 王传尚, 刘安. 雪峰山西侧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2): 197-20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97
引用本文: 李旭兵, 王传尚, 刘安. 雪峰山西侧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2): 197-20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97
Li Xubing, Wang Chuanshang, Liu An. TH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MARINE STRATA IN THE ZIGUI-WUFENG, THE WESTERN XUEFENG MOUNTAINS ARE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2): 197-20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97
Citation: Li Xubing, Wang Chuanshang, Liu An. TH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MARINE STRATA IN THE ZIGUI-WUFENG, THE WESTERN XUEFENG MOUNTAINS ARE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2): 197-201.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97

雪峰山西侧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doi: 10.11781/sysydz200902197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项目“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1210107335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旭兵(1974- ),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油气地质与地层古生物研究.E-mail:yclxubing@cgs.gov.cn.

  • 中图分类号: TE122

TH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MARINE STRATA IN THE ZIGUI-WUFENG, THE WESTERN XUEFENG MOUNTAINS AREA

  • 摘要: 雪峰山西侧地区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发育4套优质烃源岩,包括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有机碳丰度介于0.21%~9.77%之间,其中水井沱组烃源岩有机碳丰度大于等于1.99%,最大为9.77%,是研究区最好的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蛤蟆井段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8.23%和3.66×10-3μm2,是研究区内最好的储集层.根据研究区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层系生、储、盖层的发育情况,可将其划分为3个海相层系成藏组合类型(下组合2个,上组合1个).震旦系—下寒武统石牌组油气组合在研究区内保存完整,并可形成下生上储型和上生下储型2个次级生储组合类型;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层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 [1] 钟建华.湘西沅麻盆地发现大面积油苗[J].中国区域地质,1994,(3):284~285
    [2] 罗顺社,高振中,李建明等.湘鄂西地区震旦系至奥陶系有利储集层段的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4):4~7
    [3] 周雁,王成善,陈洪德等.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22(1):22~29
    [4] 马力,陈焕疆,甘克文等.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259~357
    [5] 李仲东,罗志立,刘树根等.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392~398
    [6] 胡晓凤.湘鄂西地区油气藏类型及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3):300~303
    [7] 张士万,杨振武,梁西文等.中扬子区海相天然气勘探层系及突破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4):361~366
    [8] 陈洪德,庞林,倪新锋等.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13~18
    [9] 梁狄刚.塔里木盆地九年油气勘探历程与回顾[J].勘探家,1998,3(4):59~65
    [10] 夏新宇,戴金星.碳酸盐岩生烃指标及生烃量评价的新认识[J].石油学报,2000,21(4):36~42
    [11] 林小云,刘建.中、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与海相地层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28(6):23~27
    [12] 傅家滇,汪本善,史继扬等.有机质演化与沉积学矿床成因:(1)油气成因与评价[J].沉积学报,1983,1(3):40~58
    [13] 陈丕济.碳酸盐岩生油地化中几个问题的评述[J].石油实验地质,1985,7(1):3~12
    [14] 傅家澳,秦匡宗.干酪根地球化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608~ 610
    [15] 刘宝泉,郭树芝.矿物质对排烃的影响及碳酸盐岩生油岩下限值的确定[J].古潜山,1997,(2):48~53
    [16] 刘光祥.中上扬子北缘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5):490~495
    [17] 文玲,胡书毅,田海芹.扬子地区志留系岩相古地理与石油地质条件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11~14
    [18] 裘怿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59~64
    [19] 李海燕,彭仕宓.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J].石油学报,2007,28(3):100~104
    [20] 赵文智,何登发.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导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1] 沃玉进,肖开华,周雁等.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11~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0
  • HTML全文浏览量:  53
  • PDF下载量:  85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3-03
  • 修回日期:  2009-03-29
  • 刊出日期:  2009-04-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