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郑伦举 秦建中 何生 李广友 李志明

郑伦举, 秦建中, 何生, 李广友, 李志明.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3): 296-302. doi: 10.11781/sysydz200903296
引用本文: 郑伦举, 秦建中, 何生, 李广友, 李志明.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3): 296-302. doi: 10.11781/sysydz200903296
Zheng Lunju, Qin Jianzhong, He Sheng, Li Guangyou, Li Zhiming. PRELIMINARY STUDY OF FORMATION POROSITY THERMOCOMPRES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3): 296-302. doi: 10.11781/sysydz200903296
Citation: Zheng Lunju, Qin Jianzhong, He Sheng, Li Guangyou, Li Zhiming. PRELIMINARY STUDY OF FORMATION POROSITY THERMOCOMPRES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9, 31(3): 296-302. doi: 10.11781/sysydz200903296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doi: 10.11781/sysydz20090329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5CB42210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P0503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伦举(1966-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实验研究.E-mail:zhenglj@pepris.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2.1

PRELIMINARY STUDY OF FORMATION POROSITY THERMOCOMPRES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 摘要: 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是研究烃源岩热演化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模拟实验技术主要强调的是温度、压力和时间,忽视了地层流体压力、生烃空间、高温高压地层水及初次排烃等重要影响因素。利用自行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仪,同时考虑影响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的多种因素,建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对比研究发现:流体压力、生烃空间和高温高压液态水跟温度、时间一样自始至终影响着沉积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只是在不同演化阶段其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在低成熟—成熟阶段,地层孔隙—高温高压液态水热体系对Ⅰ型干酪根黑色泥岩成烃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延缓了油的生成,抑制了气体的生成,改变了干酪根的组成特征,提高了烃源岩的生油潜力。

     

  • [1] Tissot B P,Welte D H.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M].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84.223
    [2] Landais P,Michels R,Elie M.Are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only constraints to the si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J].Org Geochem,1994,22:617~630
    [3] Price L C,Wenger L M.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on petroleum generation and maturation as suggested by aqueous pyrolysis[J].Org Geochem,1992,19:141~159
    [4] 姜峰,杜建国,王万春等.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高温高压下烷烃产物的演化特征[J].沉积学报,1998,16(4):145~148
    [5] 张文正,斐戈.烃源岩排烃生成与演化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18(3):7~15
    [6] 邹艳荣,帅燕华,孔枫等.油气生成过程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展望[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4):375~381
    [7] 王兆明,罗哓荣,陈瑞银等.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地层压力的作用与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39~46
    [8] 陈晓东,王先彬.压力对有机质成熟和油气生成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1):31~36
    [9] 大庆石油学院.有机质地化演化模拟实验装置[P].中国,CN 87 100 918.1988
    [10]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压实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和排驱模拟实验装置[P].中国,CN 01 264 260.6.2002
    [11]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装置[P].中国,CN 01 136 031.3.2003
    [12] 杜洪文,方伟,霍秋立等.高温高压热模拟装置的研制[J].石油仪器,2001,15(6):16~19
    [13] 刘全有,刘文汇,王晓锋等.不同烃源岩实验评价方法的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88~94
    [14] 秦建中,李志明,刘宝泉等.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重质油与固体沥青潜力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3):280~285
    [15] 郑伦举,王强.海相古油藏及可溶有机质再生烃气能力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90~395
    [16] 刘光祥.塔里木盆地S74井稠油热模拟实验研究(二)-沥青生烃潜力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82~385
    [17] 关德范,王国力,张金功等.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从盆地到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8] 吕秀阳,何龙,郑赞胜等.近临界水中的绿色化工过程[J].化工进展,2003,22(5):477~48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32
  • HTML全文浏览量:  80
  • PDF下载量:  153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3-03
  • 修回日期:  2009-04-08
  • 刊出日期:  2009-06-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