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四川盆地北缘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评价

付小东 秦建中 腾格尔 王小芳

付小东, 秦建中, 腾格尔, 王小芳. 四川盆地北缘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评价[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6): 566-571. doi: 10.11781/sysydz201006566
引用本文: 付小东, 秦建中, 腾格尔, 王小芳. 四川盆地北缘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评价[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6): 566-571. doi: 10.11781/sysydz201006566
Fu Xiaodon, Qin Jianzhong, Tenger, Wang xiaofang. EVALUATION ON DALONG FORMATION SOURCE ROCK IN THE NORTH SICHUAN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0, 32(6): 566-571. doi: 10.11781/sysydz201006566
Citation: Fu Xiaodon, Qin Jianzhong, Tenger, Wang xiaofang. EVALUATION ON DALONG FORMATION SOURCE ROCK IN THE NORTH SICHUAN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0, 32(6): 566-571. doi: 10.11781/sysydz201006566

四川盆地北缘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评价

doi: 10.11781/sysydz20100656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生烃条件与生烃史分析”(2005CB422102);石油化工联合基金“地质环境及生物演化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40839910)共同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付小东(1980-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E-mail:fuxd.syky@sinopec.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2.1+1

EVALUATION ON DALONG FORMATION SOURCE ROCK IN THE NORTH SICHUAN BASIN

  • 摘要: 四川盆地北缘上二叠统大隆组泥质、硅质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是一套局部发育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大隆组在不同剖面有机质成熟度变化较大,盆地内河坝1井处已达过成熟阶段,而盆地边缘广元、万源地区则处于低成熟—中等成熟阶段。大隆组烃源岩各剖面累计生烃强度大多小于20×108m3。川东北地区大隆组烃源岩与长兴—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有利的时空配置,可使大隆组来源的天然气更有效地在礁滩相优质储层中聚集成藏,对普光等大中型气田有较大贡献;相对于其它海相层系烃源岩,大隆组主生烃期更晚,有利于天然气后期保存。广元、万源等大隆组仍处于低—中等成熟阶段地区是否存在源自大隆组的残余油藏值得关注。

     

  • [1] 姚华舟,张仁杰.长江三峡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沉积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6(4):63-68.
    [2] 金若谷.陕南西乡晚二叠世大隆组及其沉积环境[J].地层学杂志,1987,11(4):278-285.
    [3] 赵时久,张开明,陈家怀,等.中南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矿产远景预测[M]//岩相古地理文集(7).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1-92.
    [4] 晋慧娟.李菊英.广西合山马滩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的研究[J].地质科学,1987(1):61-69.
    [5] 段鸿福,丁梅华,张克信,等.扬子区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8-68.
    [6] 王一刚,文应初,洪海涛,等.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J].天然气工业,2006,26(9):31-35.
    [7] 王一刚,文应初,洪海涛,等.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5):702-714.
    [8] 梁狄剐.郭彤楼,陈建平,等.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J].海相油气地质,2008,13(2):1-16.
    [9] 周祖仁.二叠纪菊石的两种生态类型[J].中国科学(B辑),1985(7):648-657.
    [10] 方宗杰.评"论湖南海扇":兼评大隆组地层的深水成因论[J].古生物学报,1989,28(6):711-723.
    [11] 徐安武,曾波夫,胡宁.湖北建始牯牛坪二叠系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M]//冯增昭编.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30-138.
    [12] 牛志军,段其发,徐安武,等.论鄂西建始地区大隆组沉积环境[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1):18-22.
    [13] 工宓君,包茨,李懋钧,等.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川油气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14] 腾格尔,秦建中,付小东,等.川西北地区海相油气成藏物质基础:优质烃源岩[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5):478-483.
    [15]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2009年勘探成果与2010年勘探部署建议[R].成都: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2009.
    [16] 黄第藩,李晋超,张大江.干酪根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J].沉积学报,1984,2(3):29-31.
    [17] TISSOT B P,WELTE D H.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M].Berlin:Springer-Verlag,1984.
    [18] 秦建中,郑伦举,腾格尔,等.海相高演化烃源岩总有机碳恢复系数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32(6):853-860
    [19] 戴金星,宋岩,张厚福.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J].中国科学D辑,1996,26(6):481-487.
    [20] 戴金星,夏新宇,洪峰,等.中国煤成大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J].科学通报,1999,44(22):2455-2464.
    [21] 马永生.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J].石油学报,2007,28(2):1-14.
    [22] 张水昌,朱光有,陈建平.四川盆地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大型气田群气源探讨[J].科学通报,2007,52(增刊):82-93.
    [23] 秦建中,付小东,腾格尔.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三叠-志留系海相优质烃源层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67-374.
    [24] 韩克猷.川东开江古隆起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及勘探目标[J].天然气工业,1995,15(4):1-4.
    [25] 李晓清,汪泽成,张兴为.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4):347-351.
    [26] 曾云贤,刘微,李西宁.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增刊):21-23.
    [27] 饶丹,秦建中,腾格尔,等.川西北广元地区海相层系油苗和沥青来源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6):596-6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69
  • HTML全文浏览量:  151
  • PDF下载量:  96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3-10
  • 修回日期:  2010-10-27
  • 刊出日期:  2010-12-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