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纪友亮 蒙启安 单敬福 张革

纪友亮, 蒙启安, 单敬福, 张革.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3): 260-265. doi: 10.11781/sysydz201103260
引用本文: 纪友亮, 蒙启安, 单敬福, 张革.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3): 260-265. doi: 10.11781/sysydz201103260
Ji Youliang, Meng Qi'an, Shan Jingfu, Zhang Ge. Depositional system of lower Nantun Formation in South Tamuchage-South Beier Sag[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1, 33(3): 260-265. doi: 10.11781/sysydz201103260
Citation: Ji Youliang, Meng Qi'an, Shan Jingfu, Zhang Ge. Depositional system of lower Nantun Formation in South Tamuchage-South Beier Sag[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1, 33(3): 260-265. doi: 10.11781/sysydz201103260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doi: 10.11781/sysydz20110326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纪友亮(1962-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jiyouliang@cup.edu.cn.

  • 中图分类号: TE121.3

Depositional system of lower Nantun Formation in South Tamuchage-South Beier Sag

  • 摘要: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南贝尔凹陷主要发育以坡降大、近物源、多物源为特征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湖泥岩沉积是研究区内最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各种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重矿物等资料,对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论证。

     

  • [1] 樊太亮,吕延仓,丁明华.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J].地学前缘,2000,7(4):21-28.
    [2]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 傅广,张云峰,杜春国.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22-24.
    [4] 高瑞琪,赵政璋.中国油气新探区第三卷: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5] 郝方,董伟良.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流体流动与成藏机理[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1):79-85.
    [6] 胡朝元.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有效理论[J].石油学报,1982,3(2):9-13.
    [7] 胡见义,徐树宝,童晓光.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13(1):1-8.
    [8] 胡见义,黄第藩,徐树宝,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9] 胡见义.石油地质学前沿和勘探新领域[J].中国石油勘探,2004,9(1):8-14.
    [10] 胡见义,徐树宝,刘淑萱,等.非构造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11] 贾承造,刘德来,赵文智,等.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1-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69
  • HTML全文浏览量:  80
  • PDF下载量:  95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11-01
  • 修回日期:  2011-04-12
  • 刊出日期:  2011-06-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