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夏新跃 姜建华 赵元 蒋磊 黄静珠

夏新跃, 姜建华, 赵元, 蒋磊, 黄静珠. 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 39(S1): 106-10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引用本文: 夏新跃, 姜建华, 赵元, 蒋磊, 黄静珠. 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 39(S1): 106-10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Xia Xinyue, Jiang Jianhua, Zhao Yuan, Jiang Lei, Huang Jingzhu. System efficiency evaluation for heavy oil wells producing by mixing light oil[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7, 39(S1): 106-10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Citation: Xia Xinyue, Jiang Jianhua, Zhao Yuan, Jiang Lei, Huang Jingzhu. System efficiency evaluation for heavy oil wells producing by mixing light oil[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7, 39(S1): 106-10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夏新跃(1987-),男,工程师,从事采油工艺技术研究及电泵管理工作。E-mail:2605073768@qq.com。

  • 中图分类号: TE345

System efficiency evaluation for heavy oil wells producing by mixing light oil

  • 摘要: 针对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低问题,通过分析2012年石油行业标准《SY/T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发现不适应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考虑油套环空与油管内流体密度差,二是没有考虑流体黏度摩阻损失,低估了有效举升扬程,造成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偏低。在原有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密度差及黏度摩阻2个参数,制订了适合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通过将6口稠油掺稀井分别采用《SY/T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和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后者较前者系统效率平均提升10.7%,提高了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指导油田节能降耗。

     

  • [1] 甘振维,邓洪军. 塔河油田原油深抽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0,15(5):35-39.
    [2] 梅春明,李柏林.塔河油田掺稀降黏工艺[J].石油钻探技术, 2009,37(1):73-76.
    [3] 邹国君.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藏采油新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130-134.
    [4] 刘文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举升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07,30(4):59-61.
    [5] 国家能源局.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SY/T5264-2012[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SY/T5264-2006[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66
  • HTML全文浏览量:  54
  • PDF下载量:  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8-20
  • 修回日期:  2017-09-20
  • 刊出日期:  2017-11-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