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主编简介

发布日期: 2023-06-01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郭旭升院士简介

1685603788629019237.jpg


郭旭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 年4 月出生于山东省茌平县,1988 年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毕业,2001 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郭旭升院士长期工作在油气勘探科研生产第一线,是页岩气和超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的专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及重大工程项目。2008 年以来,他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2008、2011ZX05005-003)”技术首席、课题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区带目标评价与勘探技术(2017ZX05036)”项目长。

当时,面对我国页岩气成藏条件复杂、未发现大气田的困境,郭旭升院士研究认为,中美地质条件不同,北美理论技术难以适应我国海相页岩高成熟、构造改造复杂的地质特点;富集规律不清楚,缺乏有效技术,是制约我国发现大型页岩气田的根本原因。

他通过对复杂构造区高成熟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形成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规律新认识,即:深水陆棚相优质泥页岩发育是页岩气“成烃控储”的基础;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成藏控产”的关键,并据此构建了页岩气战略选区评价体系;提出基于密度信息的预测新思路,主持研发富集高产带预测新技术,成功预测富集高产带,发现并探明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战略突破,为国内大规模勘探开发页岩气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在海相碳酸盐岩超深层领域,国内长期未发现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生物礁大气田,国外也未见报道。针对该领域岩石致密化、储层发育和成藏模式不清、预测难等问题,他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和在四川盆地勘探实践探索,建立了超深层生物礁“孔缝双元结构”储层模型和成藏模式,为勘探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攻克元坝超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瓶颈,成功预测埋深7 000 m 储层,带领团队攻克川东北高温高压高含硫钻完井技术瓶颈,发现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

应用这些理论技术,郭旭升院士带领团队已发现6 个大中型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7 万亿立方米,三级储量合计3.1 万亿立方米(24.8 亿吨油当量)。

郭旭升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 项、一等奖4 项,发明专利6 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4 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7 篇。他是“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 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 年获得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4 年荣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6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郭旭升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带领团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和国务院国资委“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019)”。他还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实验地质》期刊主编。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3-06-01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