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1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热演化及油气远景评价
张士亚
1990, 12(4): 345-352. doi: 10.11781/sysydz199004345
摘要(603) PDF(257)
摘要:
本文以大量镜煤反射率资料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变质区带进行了划分。煤系的埋深和地温是控制热演化的重要因素,煤系的油气生成与煤系变质区带密切有关。二、三叠纪已进入中高变质带的煤系,油气形成早,如无良好盖层大部均可散失;在新生代形成的中高变质带及其邻区,油气形成较晚,具有较好前景。
古东秦岭洋关闭和华北与扬子两地块拼合
吉让寿, 秦德余, 高长林
1990, 12(4): 353-365. doi: 10.11781/sysydz199004353
摘要(695) PDF(362)
摘要:
东秦岭古海洋是一个从晚元古代开始发育,晚志留开始关闭的古海洋。其关闭的后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开始拼贴,340Ma基本拼贴结束。古秦岭海洋的北部(华北板块南部)从晚奥陶世起,由原来的被动边缘转化为一具沟、弧、盆体系的活动大陆边缘,而其南部(扬子板块北部)边缘仍为被动大陆边缘。泥盆纪到石炭纪,上述两类大陆边缘拼贴。根据东秦岭造山带内的大型推覆体构造组合及其配置关系、推覆岩片的变质相倒置、推覆岩片内应变标志物特征及其应变参数测量(发育在420—340Ma期间的推覆体)以及前陆盆地(泥盆—石炭纪)的研究,认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是以仰冲兼右行剪切方式碰撞拼贴。
龙门山式推覆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张冠群
1990, 12(4): 367-374. doi: 10.11781/sysydz199004367
摘要(558) PDF(266)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龙门山地区的构造发展史和沉积发展史,认为该区存在早晚有别、方向相反的两期推覆,即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曾一度向西推覆,而从晚第三纪之后改为由西向东的推覆,称为龙门山式推覆。推覆体之下是寻找油气的有利地区,早期推覆体下则更为优越。
源岩吸附烃和天然气轻烃指纹参数的开发和应用
胡惕麟, 戈葆雄, 张义纲, 刘斌
1990, 12(4): 375-394. doi: 10.11781/sysydz199004375
摘要(956) PDF(480)
摘要:
通过源岩吸附烃和天然气轻烃指纹特征的研究,开发并筛选出甲基环己烷指数(MCH)和环烷指数Ⅰ(CA1),分别作为轻烃指纹中最佳的母质类型参数和成熟度参数。运用轻烃指纹参数指标,可以识别天然气和源岩的母质类型、成熟度等特征;进行气/气、气/源岩直接对比,追索气源岩,为天然气成因分类和气源岩评价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经济的新方法。
三元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周雷风, 王荣福
1990, 12(4): 395-406. doi: 10.11781/sysydz199004395
摘要(564) PDF(205)
摘要:
三元抽提物系指岩样在氯仿抽提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元溶剂(苯、甲醇、丙酮)抽提,所得这部分的可溶有机质称为三元抽提物(MAB)。本文主要对该抽提物和重质组份进行讨论,从而获得对原始有机质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
西蒙·布拉塞博士来锡讲学
江其勤
1990, 12(4): 406-406.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06
摘要(504) PDF(206)
摘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有机地球化学专家西蒙·布拉塞博士和张之孟博士应邀于9月19日到无锡进行讲学和访问。
熔岩流单元测井响应模式
董冬
1990, 12(4): 407-411.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07
摘要(560) PDF(228)
摘要:
该文据潍北凹陷实际勘探资料,以研究熔岩流地质相模式为基础,建立与其相对应的测井相模式,找出了各种熔岩流地质相与测井响应特征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并据△t(声波时差)及p(密度)与熔岩原生气孔含量(A)的统计对应关系,提出了求熔岩气孔含量的关系式,从而可应用测井资料,有效地来识别和划分井下熔岩储层的各岩相段,并能定性解释其储集物性和作出有利储集层段的预测与评价。
流体包裹体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潘长春, 周中毅
1990, 12(4): 412-420.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12
摘要(674) PDF(304)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两口钻井及一条石炭系地表剖面中的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的研究,结合镜面反射率资料,论述了该区生油层热历史及其油气形成、演化特征。对石英-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其地质意义作了深入的讨论。
镜质体反射率是成熟度的通用“标尺”吗?
郭迪孝, 酆轩增
1990, 12(4): 421-425.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21
摘要(627) PDF(290)
摘要:
作者在对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热模拟实验中,发现不同类型有机质经过相同热演化后,它们之间镜质体反射率(R°)差异较大,同温阶的R°差值可达0.24—0.60。低温阶段(<360℃),Ⅱ型比Ⅲ型的镜质体反射率偏低,而高温阶段(>360℃)则相反。这种现象与自然剖面的观察结果相符,说明镜质体反射率受母质类型影响。鉴此可认为,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成熟度“标尺”只对同类型有机质有效,不同类型之间堆以进行对比,不能作为通用“标尺”应用,需要进行校正。
有机岩石学研究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改进
陈建渝, 郝芳
1990, 12(4): 426-431.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26
摘要(617) PDF(350)
摘要:
作者对我国两个盆地的43个干酪根和煤包体样品进行了有机岩石学研究。用透射光、反射光和荧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显微组份定量,测定了荧光光谱和镜质体反射率,并建立了荧光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关系图版。结果表明,通常所用的类型指数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无定形为主的干酪根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化学类型,它的富氢程度取决于其来源及沉积和早期成岩环境,荧光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富氢和贫氢无定形,建立干酪根的光学分类与元素分析的关系;另外一些干酪根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异常低(系吸附效应的结果),不能反映有机质成熟度,荧光参数可以弥补R°的不足,建立荧光参数与R°的关系图版,用荧光参数推测镜质体反射率值。
煤和不同主岩干酪根镜质组反射率差异性的研究
吴保军, 赵师庆
1990, 12(4): 432-437.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32
摘要(792) PDF(506)
摘要:
主岩岩相对其中的有机碎屑的镜质组反射率的影响,是应用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淮北矿区对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的煤和几种主要岩石中的干酪根作了反射率测定,同时对分散有机质镜质组反射率数据处理和取值的方法作了具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同层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相比,泥岩、砂岩和灰岩的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6—-10%、-1—-16%和+4—-14%。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分散有机质而言,反射率数据处理与取值的方法比反射率测量本身更为重要。
青海南部晚三叠世结扎群孢粉和疑源类
冀六祥, 王从风
1990, 12(4): 438-447. doi: 10.11781/sysydz199004438
摘要(944) PDF(255)
摘要:
本论文材料来源于青海省南部结扎群,共发现孢粉和疑源类化石51属70种,其中包括一个新种。组合中羊齿类孢子为45%,裸子植物花粉为34%,疑源类21%。孢子中主要为Apiculatisporis 7.9%, Punctatisporites 6%, Dictyophyllidites 3.7%, Raistrickia 3.6%, Lycopodiacidites 2.7%, Lophotriletes 2%, Concavisporites 1.5%, Marattisporites 1.5%, Undulatisporites 1.2%等。花粉主要为Chordasporites 6.7%, Psophosphaeva 3.9%, Ovalipollis 3.6%, Caytoni pollenites2.7%,Cycadopites 3.9%等等,疑源类主要为Micrhystridiam 9.1%, Brocholaminaria 2.2%, Laminarites1.2%等等。这些微体化石组合地质时代属于晚三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