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2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试论成烃的地球化学场
刘文汇
2000, 22(1): 3-8.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03
摘要(663) PDF(534)
摘要:
本文从场的基本概念出发,简述了地球化学场的特征,着重论述了成烃过程中地球化学场的演化及其特征,并探讨了其他地质场(地热场和应力场等)与有机地球化学场在成烃过程中的耦合作用。认为各种场的相互匹配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因素。
煤二次生烃作用程序热解模拟试验研究
汤达祯, 王激流, 林善园, 杨立国
2000, 22(1): 9-15.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09
摘要(606) PDF(562)
摘要:
通过煤二次生烃作用程序热解模拟,详细描述了煤二次生烃作用主要参数如瞬时生烃率、累积生烃率、累积生烃量、降解率和残余碳的变化。随原始煤化程度的不同,子样二次热解峰温出现滞后、提前和固定的多程式变化。中期热解成烃阶段的煤,弱化学键和沥青化物质的存在导致成烃反应温度区间向低温方向扩展,二次生烃作用起步更快。早、晚期热解成烃阶段的煤,成烃反应主要依赖于煤主体结构的热解,二次生烃作用的激活需要达到或超过此前的成烃反应条件。煤的二次生烃潜力是由初次成烃演化程度所限定。根据煤二次生烃作用阶段性特点及煤层气的自生自储特性,生烃高峰期(Ro.m≌0.95%)前叠加变质作用最利于煤的产气潜力的发挥。
煤成大、中型气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石昕, 孙冬敏, 秦胜飞, 戴金星
2000, 22(1): 16-21.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16
摘要(665) PDF(497)
摘要:
本文根据我国典型大、中型气田的283组碳同位素数据,通过煤成气与油型气的对比,探讨了我国大、中型煤成气田烷烃气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烷烃气碳同位素具有以下特征:甲烷及其同系物随碳分子数的增加,δ13C频率区间值展布缩小,主频率值变重;④煤成气与油型气相比,具有低的δ13C1 主频率峰值,高的δ13C2值;㈣Δ(δ13C213C1)与δ13C1 呈负相关关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系列只有两种形式,即正碳同位素系列和同位素倒转系列;5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特征取决于显微组分、演化程度和成藏机制。
云南景谷盆地中新统生油条件分析
吴征, 贝丰, 宋振亚, 温景萍, 谢岗平, 郭赤旗
2000, 22(1): 22-27.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22
摘要(549) PDF(440)
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的有机地化研究后认为:下中新统三号沟组暗色泥质岩系是盆地重要的烃源层,中-上中新统回环组暗色泥质岩系是潜在的烃源层。中新世良好的古气候条件和还原的沉积水介质环境有利于中新统生油岩系的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唐文连, 张万选, 邢军, 于永生
2000, 22(1): 28-34.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28
摘要(622) PDF(544)
摘要:
含油气系统作为油气勘探过程中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文中依据油气源、油气赋存的层位及储盖组合,将鄂尔多斯盆地初步划分为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和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同时,重点描述了下古生界含气系统的特征,总结了下古生界天然气分布的规律,并指出了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带
南海珠三坳陷油气系统分析
何光玉, 吴景富, 刘海滨, 徐顺利
2000, 22(1): 35-39.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35
摘要(720) PDF(446)
摘要:
通过详细的油气地质特征研究及油(气)源对比,确定了珠三坳陷的主力生、储、盖层。根据广义的油气系统概念和研究方法,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分析,对坳陷进行了油气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珠三坳陷中油气系统发育具有不同的特征,即早期(渐新世晚期—早中新世)只在文昌A凹陷中发育一个石油系统,而到了晚期(中中新世—上新世)则在多个凹陷及凸起上发育多个油气系统。此外,对每个油气系统的特征及其中的油气运移规律和成藏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勘探建议。
库车坳陷南缘地层超覆圈闭特征及含油气前景
周小进, 陈跃, 黄继文, 马红强, 王恕一
2000, 22(1): 40-45.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40
摘要(672) PDF(499)
摘要:
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下段在库车坳陷南缘由北向南尖灭,形成一系列地层超覆圈闭。侏罗系圈闭以侏罗系下段滨浅湖砂体为储层,中上段滨浅湖沼泽相泥质岩为盖层。下白垩统下段滨浅湖砂体为储层,中上段浅-半深湖泥质岩为盖层,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圈闭底板为前震旦系和震旦-下奥陶统,其底板的封堵性直接影响圈闭的有效性。研究认为3种情况下底板可以形成较好的封堵:(1)底板为前震旦系;(2)底板为震旦-奥陶系碳酸盐岩,当圈闭前端底板岩溶不发育,可成为有效封堵面,形成有效圈闭;(3)底板为震旦-奥陶系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但地层圈闭储层与底板岩溶储集体连为一体,圈闭前端震旦-奥陶系与前震旦系呈断层接触,上覆下白垩统中上段盖层,构成复合圈闭。库车坳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缘地处坳陷内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源、运移聚集和圈闭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库车坳陷南缘地层超覆圈闭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
博士庄地区下第三系石油成藏条件研究
陈刚, 刘林玉, 雷鸣, 魏国彪, 黄金山, 薛玉玮
2000, 22(1): 46-49.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46
摘要(605) PDF(361)
摘要:
本文运用地质、测井约束条件下的地震综合反演技术,对博士庄地区下第三系内陆河湖相薄层砂体进行了以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为主要内容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石油成藏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综合分析并初步预测了该区下第三系沙二、三段含油目的层系的石油运聚成藏条件、富集规律及其有利的圈闭类型和勘探方向。
一个大型弧后裂谷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以松辽盆地为例
陈建文
2000, 22(1): 50-54.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50
摘要(901) PDF(495)
摘要: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反映了该盆地为弧后裂谷盆地的性质。本文根据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在构造演化分析、沉积相分析和沉积充填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类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李维锋, 高振中, 彭德堂, 王成善
2000, 22(1): 55-58.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55
摘要(710) PDF(509)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三叠统广泛发育由辫状河进积到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这种三角洲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其它类型的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沉积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它们由许多下粗上细的砂岩透镜体在垂向上相互叠置而成,单一透镜体最大厚度在0.5~4m不等。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其中尤以水道砂体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由于辫状河三角洲形成时物源供给丰富且粒度粗,沉积物堆积速率快,因而湖泊的波浪对其影响改造甚微。三角洲砂体孔隙度及渗透性均好,且整个三角洲砂体分布稳定,为理想的储集层。
盐湖盆地的古厚度恢复
李兰斌, 孙家振, 陈钟惠, 陈文礼, 赵全民, 肖学
2000, 22(1): 59-63.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59
摘要(716) PDF(407)
摘要:
本文针对盐湖盆地地层结构特点,采用一种沉积物厚度去压实(古厚度计算)的改进算法,考虑了由剥蚀作用、盐运动及互层引起的厚度和埋深变化。根据岩层现今厚度、岩性、剥蚀厚度、异常压实及盐层厚度的变化,计算各地层时代末期的古厚度。这将为准确进行盐湖盆地埋藏史分析,构造演化分析提供重要途径。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研究
郝黎明, 郝石生
2000, 22(1): 64-70.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64
摘要(641) PDF(467)
摘要:
本文利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朝(朝阳沟)长(长春岭)地区白垩系和外围汤元地区第三系低熟源岩的排烃过程,样品分别在150℃、200℃、250℃、300℃4个温度点各作一次实验。结果表明,低熟源岩的排烃过程具有“地质色层效应”,主要表现在排出烃与残留烃的族组成、气相色谱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指标的差异上。本文计算并校正了模拟实验各温度点的排烃量和排烃效率,得出了朝长地区低熟源岩排烃效率与演化程度的经验公式。研究认为,低熟源岩排烃主要受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成熟度及地下水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区低熟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和排烃潜力,故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非震物化探综合信息油气预测研究
郭少斌, 刘庆海
2000, 22(1): 71-73.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71
摘要(655) PDF(393)
摘要:
由于构造油气藏相继被发现,勘探重点向难度较大和成功率较低的各类隐蔽油气藏转移,油气直接检测的研究便成为当今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其方法是利用物探、化探手段检测油气产生的微观效应和异常。作者选择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地区作为实验区,在层序地层、储层及断层封闭性研究及总结前人地表物化探油气预测经验的基础上,选取化探酸解烃、ΔC、土壤热释光、测氡及土壤电导率进行了地表实际测量,并利用BP和SOM两种神经网络方法对物化探综合信息进行了油气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化录井油气层判别模型及其在科尔沁油田的应用
孟元林, 肖丽华, 张庆昌, 侯创业, 李太浩, 郝翠娟, 张崇刚, 李戈
2000, 22(1): 74-76.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74
摘要(591) PDF(450)
摘要:
本文应用地球化学录井和地球物理测井中的 3项参数 Pg、AC、Rt,通过三维趋势分析,建立了一个油气层综合判别模型。
提高油层渗透率的酸—岩作用原理与油层改造应用实例
张守鹏, 王伟庆, 夏云
2000, 22(1): 77-80.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77
摘要(621) PDF(515)
摘要:
为了提高酸化改造油层的成功率和单井原油日产量,运用储层微观岩石学分析技术和油田化学、钻采工艺学原理,研制了提高碳酸盐岩和碎屑砂岩两种主要储油岩石类型油层渗透率的酸配方,提出了有效提高油层渗透性的实验方法。
陕北韩渠油田长2储层伤害地质因素分析
吴亮, 李雪雁, 段小群
2000, 22(1): 81-84.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81
摘要(741) PDF(459)
摘要:
通过对陕北韩渠油田长2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特征、填隙物成分及地层流体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引起长2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有机垢堵塞、酸敏以及水锁效应是导致长2储层伤害的主要地质因素,水敏、速敏及流体性质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储层伤害。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建议向地层中注入防蜡剂、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控制注入水的水质标准及增加采油压差等方法来预防或减轻可能出现的储层伤害。
实验温度对沥青质热解的影响
熊永强, 耿安松, 王春江, 盛国英, 傅家谟
2000, 22(1): 85-89.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85
摘要(681) PDF(453)
摘要:
本项研究主要是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沥青质热解实验,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降解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恢复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340℃时,沥青质组分具有最大的产油率。另外,300℃之前,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分布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采用生物标志物恢复的方法来进行油/油对比时,300℃是沥青质热解实验较合适的温度。
新的碘催化比色测定法及其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薛建华, 徐洋, 顾俊, 任以发
2000, 22(1): 90-93.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90
摘要(609) PDF(409)
摘要:
以Fe(SCN)3-NaNO2为本底反应的碘催化比色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达10-8,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准确度高,分析简便、快速。本方法在油气化学勘探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轻质原油(含凝析油)的烃族组分分析
苟捷, 谢小渝
2000, 22(1): 94-96. doi: 10.11781/sysydz200001094
摘要(742) PDF(587)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顶替色谱法进行轻质原油及凝析油的烃族组分分析。将样品加到色谱柱内,用硅胶作固定相,用乙醇顶替被硅胶吸附的烃类,根据折光率大小,确定不同时间内流出烃类的组分。利用烃类混合物折光率的可加性计算各族组分流出体积,从而计算其体积百分含量。其适用范围也可推广到重质原油的轻质部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