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65年  第0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普查勘探理论和方法—美国和东欧各国的化探工作
Г. A. 莫其列夫斯基, 张义纲
1965, 0(3): 1-3.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01
摘要(338) PDF(184)
摘要:
1962年10月9日至16日在布达佩斯召开了第三届石油工业中运用化学与微生物的国际科学会议。会议是由匈牙利、捷克、波兰的地质部門和石油研究所组织的,参加的代表是来自匈牙利、捷克、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苏联、奥地利、意大利、美国等国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会议听取和讨论了第一届国际会议(1957年于捷克召开)和第二届国际会议(1959年在波兰召开)以来的工作成果,一共是五十多个报告。
青海湖中沥青的形成及其与石油成因的关系
黄第凡
1965, 0(3): 3-9.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03
摘要(405) PDF(210)
摘要:
青海湖是一个至少在第四纪初期就已经形成的内陆山间湖泊,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断块差异运动密切相关,在早—中更新世它是一个半潮湿气候下的浅水湖泊,水质淡而偏咸(据Cl、孢粉、岩性)。
萨拉托夫—伏尔加河沿岸泥盆纪岩石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Ю. И. 高尔查吉娜, К. Ф. 兰乔诺娃, O. П. 契特韦丽高娃, М. Г. 康德纳切娃, 陈克仁
1965, 0(3): 9-17.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09
摘要(292) PDF(178)
摘要:
在俄罗斯陆台上广泛地发育着古生代的海相碳酸岩生油层。近年来,全苏石油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对萨拉托夫地区伏尔加河沿岸的泥盆系进行了综合性的地球化学研究。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对伏尔加河左岸和右岸地区岩石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化学分析及其地质应用—原油显示的研究方法
F. 比埃乃, 张义纲
1965, 0(3): 18-22.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18
摘要(351) PDF(157)
摘要:
原油显示中原油性质的对比在地球化学普查勘探方法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领域内,现有的分析方法通常限于重质油份(沸点>240℃左右)的研究。对地表的原油显示来说,在大多数场合下,研究重质油份就够了。对井下采油来说,可以用通常的蒸馏方法分出其中的轻质油份,这也是容易办到的。常常出现困难的场合是;在普查勘探中出现油浸建造,其中富含轻质油份,而缺乏合适的实验方法。在这时候重要的是要测定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求尽可能定量地抽提出其油浸的总数量,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
现代沉积物中的碳氮比
市原优子, 黑田纪子, 李兴运
1965, 0(3): 22-27.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22
摘要(451) PDF(189)
摘要:
一九六二年,作者们分析了有明海海底冲积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作为有明海综合研究的一个部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有机碳氮之比与沉积物的粘度组成有着明确的关系。为了了解其原因,进行实验,发现了两三种新的情况。虽然未能完全摸清沉积物粒度组成和有机碳氮比的关系,这里报导一下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结果。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直接测定方法
J. L. 爱林堡, J. E. 威尔逊, 任镇章
1965, 0(3): 27-28.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27
摘要(529) PDF(201)
摘要:
关于区分生油岩和作为生油岩标志的相对数值的方法Philippi已提出过报告。区分的根据是本地原油和运移原油的分异作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总含量和可抽提烃类的含量,标志着这种分异作用。用以划分生油岩的相对数值是根据可抽提烃类的含量而定的。沉积物中总有机质的测定是一个困难问题,不能根据常规的方法来处理,合理的总有机质含量并不是总有机碳含量。测定碳的方法是根据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然后测定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文献中所报导的方法主要是关于有机化合物中的总碳和钢铁中碳的方法,大多是在氧气中燃烧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一般用所产生气体的体积或重量测量。土壤中总碳的测量一般是用重铬酸氧化碳,然后称重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镁和钙的络合滴定法
B. H. 季洪诺夫, 李鸿生
1965, 0(3): 28-31.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28
摘要(400) PDF(214)
摘要:
络合滴定法在对于像镁和钙这种在分析化学上认为是困难的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镁和钙已有许多文献,本文无法一一介绍这方面的所有文献,仅仅列举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沉积岩中测定碘和溴的新方法
Л. A. 古柳耶娃, E. C. 依特金特, 李鸿生
1965, 0(3): 31-32.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31
摘要(310) PDF(195)
摘要:
在岩石中测定碘和溴通常是应用Л.C.谢列瓦诺夫方法进行分析的,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深灰色和黑色的岩石要预先放在马弗炉中于450℃小心灼烧,置于铂坩过中熔融,熔融物提取出来,在120℃—150℃蒸发溶液至呈干燥残渣,用乙醇从干燥残渣中把碘和溴萃取出来。蒸发乙醇,将残渣溶解于水中,碘化物和溴化物用次氯酸盐氧化成碘酸盐和溴酸盐,在不同的酸度下用碘量法滴定碘和溴离子来得到测定的结果。
地质试样化学分析偶然误差的测算
B. И. 季托夫, E. П. 阿谢哥, Э. A. 安东诺娃, 李鸿生
1965, 0(3): 33-37.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33
摘要(359) PDF(191)
摘要:
为了研究在分析中的偶然误差,我们根据现有的内检数据,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石以及非金属矿物原料中16个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这些元素是用重量法(Al-Be-Zr),容量法(Al-Sn-Fe-Ti-Zr-BF)极谱法(Cu-Zn-Sn-Pb),光度法(Fe-Co-Ni-Ti-Zr--BF)和火焰光度法(Li)测定的,这些元素在岩石中的含量为10-4~10-3%(Ge-Be-Co)到50%以上(Fe-Ti-Al等)。我们试图查明不同实验室的均方根分析误差的平均值,找出它们与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即找出偶然误差的方程式),并检验地质岩样分析的偶然误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在工作中利用了1958~1961年期间为地质系统服务的20个实验室所分析的十万多个样品,从中任意选择出25000个样品平行测定的数据。
岩石矿物研究及其地质应用—裂缝性岩石储集性质的镜下研究
宫森
1965, 0(3): 38-45.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38
摘要(334) PDF(182)
摘要:
裂缝性岩石储集性质的研究,在解决裂缝性岩石储油性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为地质工作者所重视。近几年来苏联学者大量开展了此项工作,特别是:E.M.斯麦霍夫,E.C.罗姆,П.П.戈密德等的研究工作更加发展了此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我国西南广大碳酸岩地区自1959年以来也先后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工作,亦取得了很成功的经验。很多研究者指出"裂缝的储油性能是不容怀疑的,特别是微裂缝具有令人满意的渗滤性能"。
某某构造凉高山层储油岩石的薄片研究
张荫本
1965, 0(3): 46-54.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46
摘要(380) PDF(191)
摘要:
凉高山层的储油性质,不少同志先后进行过研究。有从电性上去探讨;有从裂缝上下结论;有从油层物理参数上去研究;也有从试采资料上去探索。各家均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释。构造上的许多钻井,没有取心,或取不上心,因此,直观的岩性研究法就有一定的困难。或者,有取心的油井,其储油参数与实际情况是两回事。因此,笔者试图从泥浆返上的岩屑(经过选择和剖面校对的岩屑)制成薄片,利用岩石偏光显微镜作直观研究。
小颗粒矿物制片法“翻片术”简介
张荫本
1965, 0(3): 54-55.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54
摘要(402) PDF(159)
摘要:
对于象芝麻样大小的矿物颗粒,一般都是以油浸法来作鉴定。但是,有时往往得不到理想的光性测定。如果能够把小颗粒制成标准厚度的薄片,再结合油浸法鉴定,就会更准确地鉴定出矿物的名称。
裂隙性岩心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П. П. 叶基莫夫, 张义纲
1965, 0(3): 55-56.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55
摘要(609) PDF(258)
摘要:
在裂隙性岩石中孔隙的几何形态及其分布与在粒状岩石中是很不相同的。在粒状岩石中孔隙从整体来说是均匀的,而在裂隙性岩石中孔隙是局部分布在个别角落里的。如果粒状岩石的个别岩心能表征其渗透性的话,那末对于裂隙性岩石来说,即使采集了大量岩心也较难估价其岩石物理性质。
按岩石破坏类型的裂隙分类—(Невский В.А.)
Невский В.А.
1965, 0(3): 57-57. doi: 10.11781/sysydz196503572
摘要(372) PDF(300)
摘要:
区别裂隙和断层的三个标志如下:l)断裂破坏的规模,2)其结构特点,3)其发育历史。虽然巨大裂隙和微小断层之间的界线总的来说是假定性的,但可以把裂隙看做比较小的断裂构造,常常没有可见的位移,结构简单,其发育历史通常较短而且不复杂,本文对现行裂隙分类提出了若干补充修改意见,并试图描术所划分的各个裂隙成因类型。
沉积岩粗显裂隙研究方法的数学基础—(Полянский М.Н.)
Полянский М.Н.
1965, 0(3): 57-57. doi: 10.11781/sysydz196503057
摘要(279) PDF(262)
摘要:
作者制定了粗显裂隙的定量比较法,以严格的数学结论为基础。因为比较褶皺区各种沉积岩裂隙系的方位时,要求消除岩层倾角的影响,并且要求选择一定的坐标予以确定裂隙面与岩层产状要素的相对位置,所以,必须把岩层想象成水平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