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5年  第7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蒙脱石的成岩转化与油气的形成和初次运移
罗瑞兰, 卢书锷, 周国清, 承大光
1985, 7(4): 257-267. doi: 10.11781/sysydz198504257
摘要(527) PDF(305)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蒙脱石成岩转化模拟实验,探讨烃类的初次运移。为此,作者选用了不同地区的蒙脱石粘土样品,选择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等条件进行成岩模拟实验.同时,对苏北盆地几口井的粘土矿物样品也做了相应的实验和分析。通过这些实验和分析对比,发现这几口井从上至下有着明显的成岩变化规律,现讨论如下。
模拟干酪根演化史的简易方法——演化指数法
杨文宽
1985, 7(4): 268-275. doi: 10.11781/sysydz198504268
摘要(598) PDF(284)
摘要:
利用一个建立在化学动力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干酪根的自然热降解过程,这是有机地球化学和油气资源量预测技术的一项重要进展。利用数学模拟方法,人们根据少量基础资料(干酪根类型、温度史等)就能够定量地估计干酪根在各个地史时期的演化水平,从而有可能相当准确地回答其他研究方法(样品分析、人工热降解实验等)难于回答的某些重要问题。例如圈闭形成过程与油气生成过程是否配合良好,某些目前尚未钻探的地区或层位有无钻探价值,如此等等。
天然气组成特点及其成因机理分析
何志高
1985, 7(4): 276-282. doi: 10.11781/sysydz198504276
摘要(627) PDF(197)
摘要:
地质体中的天然气组成复杂多变,导致成因研究困难。然而,长期积累的大量分析资料,己为理论上科学论证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联系天然气的实际组成,研究可能生成烃类天然气的四大类型以及三种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系统地对各类型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是求反应产物(烃类气体)的相对丰度比值,而不是求单一烃类化合物的转化率及反应产物的分压等参数,从而近似地消除了地质体中极为复杂的平衡体系中的温度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在求比值的数学方法上是取地质体中的极限条件,消元解方程,近似求解,因此,复杂的化学问题以及地球化学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简化,进而能够从理论上阐明多种天然气的成因。在掌握了组成与成因的规律后,后生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就会变得容易得多,这是十分有利于油气勘探与开发的。
根据泥岩压实探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盆地类型和油气关系
张博全, 崔武林, 王岫云, (曰它)皋
1985, 7(4): 283-293. doi: 10.11781/sysydz198504283
摘要(542) PDF(288)
摘要:
沉积盆地的沉积物,随着自身的加厚和深埋,上覆负荷的增加和地温的升高,沉积物必将发生压实作用和固结作用。在这种成岩作用下,沉积物中的岩石矿物类型、岩石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也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本文主要根据泥岩压实及有关资料探讨盆地或坳(凹)陷的有关机制、类型和油气关系。
近岸水下冲积扇相特征及实例
董荣鑫, 苏美珍
1985, 7(4): 294-302. doi: 10.11781/sysydz198504294
摘要(626) PDF(202)
摘要:
研究区为苏北东台坳陷中的一个北缓南陡的箕状凹陷——高邮凹陷。该凹陷形成于始新世末,其中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陆相砂泥岩地层,剖面层序如表1。前人曾认为戴南组的砂体是三角洲相。近年来,笔者对戴南组的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戴南组的沉积受古地理环境的控制,北部缓坡带上,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以三角洲相为主;南部陡坡带上,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南部,其沉积特征与三角洲明显不同,为另一种沉积物类型——近岸水下冲积扇相,本文着重讨论戴南组的近岸水下冲积扇相的特征。
对川北西部地区千佛崖组非常规储集层综合分级的探讨
王当奇
1985, 7(4): 303-312. doi: 10.11781/sysydz198504303
摘要(606) PDF(205)
摘要:
川北西部地区千佛崖组是较重要的复杂的非常规含油气组.该区含油气层达数十层之多,累积厚度近百米。部分井层测试资料表明,一些井层获得了可喜的工业性油流;另一些井层则为低产层,甚至是干层。值得注意的是:在构造位置相同,生、储、盖配置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高产能层位的砂岩基质孔隙度与微孔结构差于低产能层位,甚至差于只有显示或干层层位的砂岩基质孔隙度,充分显示了千佛崖组砂岩储集层的非常规性。判断千佛崖组非常规储集层优劣的标准,直接影响到能否较准确的选择试油层位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立足于17口完钻井地质资料和各项实验分析数据、测井和测试资料及其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苏北坳陷泰州组微古生物组合及其石油地层学意义
李哲, 张锡南
1985, 7(4): 313-319. doi: 10.11781/sysydz198504313
摘要(542) PDF(341)
摘要:
泰州组露头仅零星见于仪征县小河口地区,广大苏北坳陷内据钻井揭示,除建湖隆起及其它个别地区外,一般均有分布,厚度在30—300米间,最厚达400米。并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即上部泥岩段和下部砂岩段。其岩性除金湖凹陷和高邮凹陷西北部,以咖啡色、棕灰色、紫红色等一红到底的杂色砂泥岩互层,上下分层不明显外,其它各区的上部泥岩段则多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局部地区在其顶部有厚度不等的杂色泥岩、砂泥岩层;下部砂岩段,以棕灰色、浅灰至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灰紫色或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底部常有厚度不等的砂砾岩或砾岩存在。
试论三角洲沉积与生长断裂
杨承先, 焦振兴
1985, 7(4): 320-323. doi: 10.11781/sysydz198504320
摘要(514) PDF(256)
摘要:
一般新生代的生长断裂及其伴生的滚动背斜(rollover anticline),大多隐伏在沉积盆地中,很少出露地表,在含油气盆地中这种滚动背斜往往是含油气构造。石油勘探时通常使用人工地震及钻井等方面来确定,作者在滇西地区地质考察时,在丽江断陷蛇山的第四系内发现一条小型的生长断裂及其伴生的滚动背斜,规模虽小,形成机制较典型。兹介绍如下,以供探讨。
初探电子计算机在孢粉鉴定中的应用
陈民敏
1985, 7(4): 324-329. doi: 10.11781/sysydz198504324
摘要(775) PDF(261)
摘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化石孢粉形态描述己发表了3000多个属,20000个以上化石种,还在以每周11个新孢粉型增加着,它们以不同的语种散布在200多种期刊上。孢粉工作者用在查找和阅读文献上的时间比用在研究化石孢粉粒的时间要多得多。
西藏聂拉木中、晚侏罗世菊石组合划分及时代讨论
黄亚平
1985, 7(4): 330-339. doi: 10.11781/sysydz198504330
摘要(518) PDF(232)
摘要:
藏南聂拉木地区有关侏罗纪的地层及古生物的研究,前人己有报导。本文对该区的中、上侏罗统菊石的组合特征,并结合邻区及国外有关地区的菊石组合及其时代,将本区的菊石进一步划分为五个组合及一个菊石层。同时,对其上下层位关系与时代分布也作相应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