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1卷  第3期

目次
目录
2019, 41(3): .
摘要(222) PDF(73)
摘要:
盆地·油藏
源-汇系统分析方法在大型储集体研究中的应用——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为例
刘金水, 陆永潮, 秦兰芝
2019, 41(3): 303-310.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03
摘要(922) PDF(175)
摘要:
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重矿物组合、成像测井及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及其物源区进行源-汇体系分析,研究了中央反转构造带大型储集体的形成过程。花港组沉积时期,中央反转带存在北部虎皮礁、西部海礁隆起与东部钓鱼岛隆褶带3个物源区;中央反转带发育轴向大型通道、西部下切谷通道以及东部隆褶带转换带通道等3种类型的砂体汇聚通道;中央反转带南北向存在北、中、南3个不同的大型砂体汇聚区。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北部的虎皮礁隆起物源砂体的长距离搬运以及西部海礁隆起与东部钓鱼岛隆褶带的物源点输入为特点的大型储集体形成特征。
东海陆架盆地椒江凹陷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高顺莉, 赵洪, 王建强, 徐曦, 侯凯文, 李宣玥
2019, 41(3): 311-318.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11
摘要(571) PDF(96)
摘要:
为确定东海陆架盆地椒江凹陷前新生代沉积基底的年龄,并对凹陷内断陷期的沉积物源进行示踪研究,选取了椒江凹陷内典型钻孔中的岩屑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分析测试,并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椒江凹陷前新生代基底以岩浆岩为主,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复杂,主峰值年龄为227 Ma,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形成环境属于大洋岛弧环境,和丽水东次凹及雁荡低凸起等已有岩浆记录具有一致性;断陷末期古新统明月峰组碎屑锆石具典型岩浆岩特征,其锆石主峰年龄集中在140~90 Ma,其形成环境属于大陆边缘环境。椒江凹陷古新世物源较为单一,与丽水东次凹具有较大可对比性,东部的雁荡低凸起为其古新世断陷期持续提供物源供应。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核桃园组“源势相导”控藏作用
罗家群, 彭金宁, 杨云飞, 刘桂兰, 郭飞飞, 张帆, 闫永芳
2019, 41(3): 319-325.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19
摘要(457) PDF(81)
摘要: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核桃园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受“源势相导”共控成藏,即烃源岩、流体势、地质相和输导层的协同控制。“源控”作用表现为近源控藏,“相控”作用表现为高孔渗、优相控藏,“势控”作用表现为低界面势能控藏,“导控”作用表现为断层和优势砂体控藏。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结果显示,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烃源岩、流体势、地质相的控油气作用的模式为“近源-低势-优相”,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高势-中相区和中势-优相区,油气运移遇断层后向钝角方向呈胡同式侧向运移,富集于正向断块。白秋地区核三段的油气汇聚优于魏岗地区,因此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特征及其意义
熊亮
2019, 41(3): 326-332.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26
摘要(731) PDF(220)
摘要:
以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有机碳测试、生物鉴定、现场含气量解析和测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富有机质页岩微相划分。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沉积相主要为深水陆棚亚相,根据矿物组成不同可划分为6种微相:黏土质硅质、富硅生物、硅质黏土质、钙质黏土质、含钙富黏土和富黏土深水陆棚微相。纵向上,前4种页岩相带具有高有机质丰度(≥ 3%)、高孔隙度(≥ 5%)和高含气量特征(≥ 2 m3/t),其中高有机质丰度为页岩气生成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生烃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孔为页岩气赋存提供空间,尤其是富硅生物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具有高孔、高渗特征,工程上易于压裂,是页岩气富集最有利相带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甜点层段;横向上,这4种有利相带在威荣页岩气田的西区较厚,其勘探潜力优于东区。
川东南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中的超压作用
王强, 魏祥峰, 魏富彬, 燕继红, 万梨
2019, 41(3): 333-340.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33
摘要(799) PDF(169)
摘要:
中国南方海相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高产页岩气藏普遍发育超压,为分析超压对于页岩气藏的作用,选取川东南涪陵页岩气田典型钻井进行了系统解剖研究。超压是页岩气藏良好保存条件的直接表征,其中,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增压是造成该地区异常高压的主要因素;涪陵焦石坝主体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层段地层均发育超压,页岩储层孔隙度高、含气量高。超压对页岩气藏的影响:一方面,超压能减缓作用在岩石骨架上的有效应力,使页岩储层保存相对较高的孔隙度,超压可形成页岩超压微裂缝,提高页岩储集层的渗流能力,同时超压意味着地层能量高,游离气含量高,页岩气藏含气性更好;另一方面,超压降低了作用在页岩储层的有效应力,同时超压微裂缝的发育有利于页岩压裂改造。
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保存条件差异性分析
李金磊, 尹成, 王明飞, 杨莎莎, 刘晓晶, 陈超
2019, 41(3): 341-347.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41
摘要(542) PDF(151)
摘要:
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涪陵焦石坝地区的页岩气保存条件在平面上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岩心观察、FMI测井解释以及地震综合解释预测等手段,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后期构造运动的差异改造是不同构造单元保存条件差异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裂缝发育规模的差异、裂缝封闭性的差异、断裂的叠加效应影响以及引起的地层变形程度差异。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规模(断距、延伸长度、断开层位、裂缝密度)以及断裂的性质决定了构造单元基本的保存条件;最大主应力与裂缝走向之间的锐夹角关系影响着裂缝的封闭性,锐夹角越大,封闭性越好;断裂系统的纵向叠加和横向叠加效应会形成立体的渗流通道,打破原有的封闭环境,引起页岩气的强烈扩散,值得高度重视,同时地层倾角作为构造作用强度的直观体现,页岩气顺层理方向上的扩散作用随倾角增大而逐渐增强,目标优选时尤其是针对复杂构造区需要考虑。
川东齐岳山断层北部差异构造变形特征
魏峰, 陈孔全, 庹秀松
2019, 41(3): 348-354.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48
摘要(842) PDF(116)
摘要:
根据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川东齐岳山断层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断层演化史进行了分析。齐岳山断层自北往南剖面形态上依次表现为“y”字形、“之”字形和铲形,地表出露断层倾向从北西变为南东;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式结构,断层西侧周缘构造样式自北向南由“巫山-吐祥段的隐冲加断滑褶皱”至“吐祥-忠县段的断展加滑脱褶皱”至“忠县-焦石坝段的基底冲断-断展褶皱”至“焦石坝-南川段的冲断褶皱”,断层东侧周缘则整体表现为冲断构造变形;齐岳山断层形成于早燕山期,之后又经历了燕山运动中期的挤压作用与燕山运动晚期的伸展作用,以断层中段变形程度最强。齐岳山断层差异构造变形导致断层两侧油气保存条件明显不同,断层周缘二级台阶构造形态呈铲形处为有利油气勘探区。
塔里木盆地塔中10号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彭丽, 王振彪, 阳建平, 陆永潮, 王倩, 张少伟, 王娜, 彭鹏
2019, 41(3): 355-362.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55
摘要(804) PDF(95)
摘要: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物性测试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10号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从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3方面开展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塔中10号构造带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主要由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和构造微裂缝。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潮道和砂坪微相形成于强水动力环境,原生孔隙发育且后期酸性溶蚀作用明显,储层物性好,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孔隙减少,而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可以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及成岩相
张永东, 赵永强, 马红强
2019, 41(3): 363-371.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63
摘要(953) PDF(101)
摘要:
运用碎屑岩储层和沉积研究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致密化机理及成岩相进行分析。东河塘组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孔隙为溶蚀孔隙。通过恢复原始孔隙度,确定出主要成岩作用对于孔隙的损益量,分析出储层的致密化原因主要为压实作用,仅在少量钻井为胶结作用。储层共有6种成岩相,分别为强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中等胶结中溶蚀相、弱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中压实强胶结强溶蚀相和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归纳总结6种成岩相储层的测井特征,并与非取心段储层进行相似度分析,共划分了8口井23个砂岩段的成岩相。下砂岩段优势成岩相分布在巴开8井区,上砂岩段优势成岩相分布在巴探2井区。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成藏特征——以陆梁油田YB4井区为例
刘明杨, 张永波, 谭建华, 路建国, 沈伟, 佟莹, 张雷, 刘长利
2019, 41(3): 372-378.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72
摘要(738) PDF(89)
摘要:
针对近年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成因理论,精细剖析了YB4井区已发现油气的成藏特征与条件。揭示该区百口泉组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岩性型,主要受控于“发育上倾尖灭的扇根河道或辫状河道砂体”、“上倾方向有泥石流封堵”、“上覆有高水位泥质盖层”和“下倾方向有沟通油源的断层”4个基本因素,其中“泥石流封堵”和“高水位泥质盖层”是其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该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百口泉组水进体系域上部的百二段顶部与百三段底部,是今后玛东斜坡区主要找油目标。
叠合盆地内部小尺度走滑断裂幕式活动特征及期次判别——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黄诚
2019, 41(3): 379-389.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79
摘要(1938) PDF(239)
摘要:
叠合盆地内部走滑断裂一般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其幕式形成演化过程与叠合盆地形成演化的重要构造变革期匹配。一般情况下,走滑断裂带在不同构造时期的会聚(或拉伸)应力场中,会在同期近地表构造层形成特有的伴生构造样式,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垂向构造序列。如果将各构造层特有的走滑伴生构造作为同期走滑断裂活动的地质记录,即可从现今地下地质结构中逐期恢复走滑断裂幕式活动过程,进而判定断裂活动期次。此外,在走滑断裂幕式滑移过程中,常会出现水平滑移方向改变和错断构造-沉积地质体的现象。这2种现象实际上体现了走滑断裂运动学特征的核心内容,即滑移方向和滑移距离,也可作为走滑断裂活动期次判定的重要依据。基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背景研究,将塔里木叠合盆地划分为5个构造层,厘定走滑断裂体系的垂向构造序列及主要伴生构造样式。通过对塔里木叠合盆地不同构造层走滑伴生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解析,形成了基于地震资料判别断裂活动期次的2类7种适用性技术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李家城则地区长6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与含油性
崔维兰, 韩华峰, 张永, 白玉彬
2019, 41(3): 390-397.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90
摘要(916) PDF(110)
摘要: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李家城则地区长6致密砂岩微观特征及含油性。长6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细粒长石砂岩,胶结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绿泥石和浊沸石;铸体薄片下,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粒间孔和各种溶蚀孔隙为主,平均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20~50 μm;储层物性差,局部发育微裂缝,孔隙结构非常复杂。综合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孔喉半径跨度从纳米级至微米级,但主要存在2个主峰,以孔喉半径小于2 μm的孔隙为主。长6砂岩含油性较差,总体以油斑级别为主,石油主要分布在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中。达到工业油流井的含油砂岩,其储层孔隙度下限为7.5%,渗透率下限为0.15×10-3 μm2,孔喉半径下限为0.1 μm。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沙河子组成岩作用及对优质储层的控制
韩志艳
2019, 41(3): 398-403. doi: 10.11781/sysydz201903398
摘要(806) PDF(111)
摘要:
通过岩性观察、薄片鉴定和矿物成分统计,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和北部斜坡带白垩系营城组-沙河子组优质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粒度较粗、可溶性组分含量较高、岩屑含量较低的砂岩中;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充填、溶蚀和构造裂隙作用等。在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大量减少,溶蚀作用则形成大量次生孔隙,构造裂隙是晚期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和储集场所。该区储层有“原孔式”、“孔溶式”、“溶孔式”、“裂隙式”、“裂溶式”5种主要的孔隙组合样式,控制优质砂岩储层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蚀作用及后期构造裂隙作用。砂岩组构好、溶蚀性强、构造裂隙发育、单层厚度大,且与烃源岩邻近的层段及区域,是今后勘探的方向和目标。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硅质碎屑颗粒溶蚀作用及机理
林小兵, 田景春, 刘莉萍, 李敏同
2019, 41(3): 404-410.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04
摘要(638) PDF(108)
摘要:
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煤系地层的须家河组优质储层为对象,运用普通薄片、主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对其中发育的硅质碎屑溶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川西须家河组硅质碎屑存在酸性地层水条件下有氟参与发生的溶蚀。在须家河组石英包裹体中测到的F成分,是F-、HF2-、未离解的HF分子及(HF)2等含F成分的总和,并且以未离解的HF分子和(HF)2为主。硅质溶蚀过程中,活性成分(HF)2或HF2-吸附于硅质颗粒表面,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其他矿物组合同时发生物质的交换与变化,包括长石、岩屑的溶蚀、硅质胶结等。硅质溶蚀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地球化学标志、硅质颗粒的部分溶解、致密砂岩背景下颗粒间接触缝的开启和矿物组合标志。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下段多河型地震地貌学特征
谈明轩, 朱筱敏, 刘强虎, 刘伟, 李顺利, 赵芳
2019, 41(3): 411-419.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11
摘要(720) PDF(89)
摘要: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是渤海地区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利用地震地貌学方法结合现代河流体系卫星照片,在重点区的若干典型地层切片中识别出顺直河、中-低弯度曲流河(弯曲度1.2~1.8)及辫状河等多种河流地貌类型,并在明下上亚段沉积阶段发现了辫状河、曲流河共存现象。古沉积坡降分析表明,在整体宽缓的沉积背景下,顺直河、曲流河坡降整体偏小,辫状河坡降相对较大。利用地貌-水动力关系进行古流量估算,认为辫状河满岸流量最大可达3 942 m3/s,曲流河满岸流量最小为145 m3/s,顺直河满岸流量一般小于300 m3/s。基于坡降-流量进行河流类型的判别,可增进对研究区不同河型发育特征、多河型地貌、辫曲共存现象及复杂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的认识。
油气地球化学
准噶尔盆地西缘下侏罗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高山林
2019, 41(3): 420-426.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20
摘要(500) PDF(92)
摘要:
对准噶尔盆地西缘下侏罗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数据表明岩石为碱性玄武岩,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微量元素具有洋岛玄武岩(OIB)配分模式。玄武岩岩浆来源于未受明显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具有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大陆板内裂谷火山岩的特征。西北地区吐哈、敦煌等盆地发育与西准噶尔具有类似成因的侏罗系玄武岩,其形成与区域性软流圈界面上升和岩石圈的减薄有关,为侏罗纪早中期伸展盆地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学条件。西北地区侏罗纪盆地伸展作用具有西早东晚、南早北晚的特征,是盆地烃源岩分布层位、成藏组合差异的基础原因之一。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拐子湖凹陷白垩系油源对比分析
王萍, 向连格, 姜海健, 陈清堂, 史大海, 陈强路, 王杰, 徐良发
2019, 41(3): 427-434.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27
摘要(994) PDF(96)
摘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拐子湖凹陷X井白垩系巴音戈壁组二段发现的高产油流展示了该低勘探盆地的光明前景。目前对原油的来源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为了有效预测油气藏和明确勘探方向,开展了油源对比研究。对X井苏红图组一段油砂、巴音戈壁组二段原油及苏红图组二段、巴音戈壁组二段、巴音戈壁组一段泥岩开展的族组分含量、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表明,油砂、原油与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各方面地化特征最为接近,生标上均具有高C30重排藿烷、高伽马蜡烷含量、低Pr/Ph值、高成熟度的特征,反映出X井苏红图组一段油砂和巴音戈壁组二段原油同源,均与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
四川盆地北缘下寒武统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韩雨樾, 冉波, 李智武, 刘树根, 叶玥豪, 王瀚, 于晓璇
2019, 41(3): 435-442.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35
摘要(880) PDF(105)
摘要:
针对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米仓山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开展了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等生物标志化合物为重点,探究绵阳-长宁拉张槽的成因机理及沉积环境。扬子板块北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低等浮游生物与细菌的共同贡献;盐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层的海水不仅为水体表层浮游生物的繁殖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还给厌氧的喜盐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筇竹寺组黑色页岩中检测出的4-甲基甾烷为典型热液喷口微生物的分子化石,其产出为绵阳-长宁拉张槽的拉张成因提供了证据。据此构建了该区古海洋模型,甲烷氧化菌、硫酸盐还原菌等热液喷口微生物,不仅为有机质提供了生物来源,还促进了浅部水体藻类的繁殖,提高了古生产力。
方法·技术
石油样品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新方法
王汇彤, 翁娜, 张水昌, 魏彩云, 张朝军
2019, 41(3): 443-450.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43
摘要(801) PDF(70)
摘要:
在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石油样品中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包括前处理方法在内的用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定量分析石油样品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正交分离的特点,使得常规的金刚烷系列化合物在色谱条件下就能很好地分离,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色谱定量分析。为减少前处理过程中低碳数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挥发损失,新方法中对现有的石油样品饱和烃馏分的分离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用小柱法分离收集饱和烃前馏分的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少、分析时间短、实验耗材少的特点,金刚烷回收率满足色谱定量分析的需要。与传统的色谱-质谱定量方法相比,全二维色谱定量方法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对内标物质要求低,7次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满足复杂体系的分析要求。
基于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建立致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为例
徐永强, 何永宏, 卜广平, 陈霖, 刘林玉, 朱玉双
2019, 41(3): 451-461. doi: 10.11781/sysydz201903451
摘要(937) PDF(130)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对微观孔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核磁共振、可视化多相渗流实验分析流体渗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参数对致密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9.33%和0.18×10-3 μm2;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粒间孔为主,平均面孔率为1.89%,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小于1 μm的范围内,其储集能力较强,但连通性差;主要受细小孔喉控制,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较低,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也有一定影响。选择孔隙度、渗透率、面孔率、平均孔喉半径、均值系数、排驱压力、可动流体饱和度、驱油效率作为评价参数,利用多元分类系数法进行分类并建立致密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由好到差依次分为Ⅰ、Ⅱ、Ⅲ和Ⅳ类。
综合信息
中国石化石勘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中国石化区块评价与优选系统(V2.0)
2019, 41(3): 462-462.
摘要(264) PDF(6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