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1卷  第5期

目次
目录
2019, 41(5): .
摘要(273) PDF(108)
摘要:
盆地·油藏
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探井失利原因
金强, 程付启, 王秋彤, 王铜山
2019, 41(5): 621-629.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21
摘要(1037) PDF(209)
摘要:
探井失利的原因包括地质、工程或管理等问题,其中地质问题最为常见,常常从构造、储层等方面定性分析,结果不了了之。四川盆地H探井目的是勘探灯影组天然气,这里背斜构造很落实、储层很发育,可是失利了。通过有限的灯影组岩心,开展白云岩溶蚀孔缝洞充填的沥青光学分析、孔缝洞充填白云石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气体组成分析等,试图揭示有无原油成藏、天然气成藏和天然气保存过程:发现H井灯影组在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原油(沥青)成藏过程正常,可与区域成藏相对比;在中侏罗世—白垩纪原油裂解成天然气过程中沥青受到氧化和水洗作用,原因是该井所在背斜发生倾斜和断裂,天然气成藏时没有圈闭,造成天然气没有聚集;在之后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该井所在又恢复了背斜形态,但是没有天然气充注,导致H井失利。具有正常的原油和天然气成藏,且在新构造运动中保持稳定的构造应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油气勘探领域
乔桂林, 赵永强, 沙旭光, 周雨双, 罗宇
2019, 41(5): 630-637.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30
摘要(1081) PDF(129)
摘要: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地震相特点,结合台盆区主要钻井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TOC的关系,认为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相同,主要发育蒸发台地膏盐(泥)坪—局限台地云坪相沉积,生烃潜力比满加尔斜坡盆地相深水欠补偿沉积的深灰—黑色泥(页)岩差。解剖塔中隆起主要油气藏成藏富集特点,分析南坡潜山领域近20口钻井未获油气突破的原因,提出隆起上断裂带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特点。NW与NE向断裂的交会区、塔中Ⅰ号“Y”形断裂带内、靠近NE走滑断裂(<1 km)和通源断裂断距大(T81)及NE走滑断裂的断堑—张扭破碎带为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富集场所;塔中南坡潜山勘探领域应由潜山圈闭高部位向靠近主断层的白云岩潜山圈闭高部位转变;近油源、通源断裂发育、储盖组合好的大型背斜构造圈闭的高部位是寒武系盐下油气成藏富集有利区。
滇东北木杆向斜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杨平, 汪正江, 余谦, 刘伟, 熊国庆, 刘家洪, 何江林
2019, 41(5): 638-647.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38
摘要(862) PDF(116)
摘要:
基于Xd2井和Ydd3井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岩心测试结果,结合邻区资料,总结滇东北地区木杆向斜黑色页岩岩性、分布规律、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及含气性特征,评价木杆向斜页岩气资源潜力。木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主要为深水陆棚相黑色碳质泥页岩和粉砂质泥岩,其中龙马溪组一段可以分为1亚段、2亚段和3亚段,页岩优质段(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0%)厚40~70 m,平均有机碳含量为3.00%~3.61%,干酪根碳同位素值-30.21‰~-27.01‰,有机质含量高、类型好,等效镜质体反射率(VRo)为2.73%~2.79%。矿物组成具有较低含量的石英和长石,较高含量的碳酸盐岩和黄铁矿,由下至上,石英、碳酸盐岩和黄铁矿含量降低,长石和黏土含量增加。页岩孔隙度为2.39%~8.53%,横向渗透率(0.000 01~15.0)×10-3 μm2,以中等孔隙为主,低—特低渗透率,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演化形成的介孔和微孔。木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埋深约1 500~2 300 m,含气面积125.55 km2,资源量999.93×108 m3,主力含气层段位于五峰组上段—龙一段1亚段,厚度38~43 m,平均总含气量2.95~4.31 m3/t。木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横向上和纵向上连续分布,埋藏适中,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地区海相油气成藏特征与运聚过程
韩强, 黄太柱, 耿锋, 费剑炜, 杨喜彦
2019, 41(5): 648-656.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48
摘要(1123) PDF(133)
摘要: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海相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法对雅克拉海相油气的成藏期次进行厘定,并通过分析该区油气关键成藏期的构造演化过程,来确定油气聚集和调整的有利勘探区。雅克拉地区主要存在喜马拉雅早期(45.5~16.5 Ma)和喜马拉雅中—晚期(22~4 Ma)2期海相油气成藏过程,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雅克拉地区在喜马拉雅晚期的“构造翘倾”作用控制了海相油气的晚期充注和成藏有利区。喜马拉雅早期,雅克拉地区前中生界构造呈北东高、西南低的构造格局,油气充注范围广,雅克拉—雅东构造圈闭群均处于海相油气充注的有利范围内。喜马拉雅晚期受库车坳陷快速沉降,雅克拉地区中新生界构造发生了“翘倾”作用,前中生界构造由原来的北东高和西南低格局转变为北东低和西南高的构造格局,轮台断裂构造带及其以南圈闭是晚期海相油气充注的有利区。同时构造“翘倾”使喜马拉雅早期充注的海相油气藏遭受破坏或向南调整聚集。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
郭新军
2019, 41(5): 657-662.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57
摘要(718) PDF(116)
摘要: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伏龙泉断陷近30条断裂平面与剖面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形成时期与控制作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3期3级:一级为控洼断裂,二级为同沉积断裂,三级则为晚期调节断裂,其中,伏龙泉断陷西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二、三级断裂。通过西部缓坡带F6同沉积断裂两侧钻井揭示到的油气赋存层系,分析了该断裂对油气的输导与封堵作用。断裂上盘主动盘发育大量诱导缝,断面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下盘被动盘中形成泥岩涂抹,对油气藏侧向封堵,证实了断裂主动盘侧利于油气输导、被动盘侧利于油气封堵的观点。根据同沉积断裂与调节断裂组合方式的差异,总结出断裂对伏龙泉西部缓坡带原生与次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混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王瀚, 李智武, 刘树根, 宋金民, 冉波, 叶玥豪, 韩雨樾, 姜巽
2019, 41(5): 663-673.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63
摘要(873) PDF(132)
摘要:
通过露头观察及室内薄片鉴定,将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混合沉积分为潮坪相相缘Ⅰ型、滩间海相相缘Ⅱ型、颗粒滩相相缘Ⅲ型及开阔海相事件Ⅰ型、开阔海相事件Ⅱ型混积。混积作用最强的潮坪相相缘Ⅰ型主要分布于龙王庙组底部、中部和顶部;而横向上,相缘型混积主要分布于西侧靠近陆源区的内缓坡地区,事件型混积主要分布于东侧远离陆源区的中(外)缓坡地区。川北龙王庙组整体表现为混积作用背景下北西—南东向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混合沉积不利于颗粒滩的原始沉积,且较强混积作用减弱颗粒白云石之间的胶结作用,使得颗粒间抗压实效应降低,不利于原始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同时,石英稳定性较强,在酸性环境下难以发生溶蚀作用,降低了成岩中—晚期有机酸对储层的改善效果。川北地区龙王庙组不具备发育大规模颗粒滩叠加溶蚀型优质储层的地质条件。
造山带隆升与非均衡沉降盆地的响应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
陈朝兵, 陈新晶, 黄锦袖, 石义, 朱玉双, 曹江骏, 解宇航, 阮昱
2019, 41(5): 674-681.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74
摘要(681) PDF(115)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及锆石U-Pb测年数据,分析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特征及对物源的影响、长7—长6油层组内发育的凝灰岩夹层、重力流及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体的时空分布,揭示造山带隆升与事件沉积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秦岭造山带自东向西“剪刀式”的俯冲闭合是导致盆地沉积中心不断迁移的动力,长7期在湖盆西南部形成最大深坳区。西秦岭隆升伴生的侵入型“S型花岗岩”为西南部深坳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深坳区内部广泛分布着事件沉积体,其中凝灰岩夹层与西秦岭的侵入型岩浆岩具有同源性,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薄;深坳区西南部坡折带发育浊流及部分砂质碎屑流沉积体,东北部发育砂质碎屑流及部分浊流、泥质碎屑流沉积体;由盆地西南—东北方向,震积岩岩心变形频率、幅度、规模逐渐降低,表明震源来自于西秦岭附近。因此,秦岭造山带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的非均衡沉降及事件沉积响应特征具有很好的时空耦合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近源砂砾质辫状河砂体构型与含气性
齐荣, 李良, 秦雪霏
2019, 41(5): 682-690.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82
摘要(1208) PDF(114)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地区独贵加汗一带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期处于公卡汉古陆的南坡,形成了一套近物源的砂砾质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的物性与含气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河道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很强,造成含气性差异也大。对该区盒1段砂砾质辫状河砂体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其岩相特征和主要构型单元。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分析,在盒1段划分出6种典型岩相,心滩和水道充填为主要构型单元。心滩砂体在纵向上一般具有Gm-Sgt-Sm、Gm-Sm-Sp、Sgt-Sm、Sm-Sp等4种岩相组合,水道充填砂体一般具有Gm-Sp、Gm-St、Sgt-Sp、Sgt-St等4种岩相组合,砂体内部这种岩相变化是形成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利用直井、水平井和地震资料统计心滩长度为230~1 050 m,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心滩宽度为43~386 m。心滩砂体与水道充填砂体侧向共生,但其物性和含气性有明显差异。统计资料表明,心滩砂体的物性和含气性优于水道充填砂体。
鄂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及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
张焱林, 段轲, 刘早学, 金春爽, 陈科, 罗凡
2019, 41(5): 691-698.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91
摘要(880) PDF(140)
摘要:
综合大量野外露头、钻井、气测录井、地震、岩石矿物学分析、有机地球化学以及现场解吸等数据,对鄂西宜昌—秭归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含气页岩特征、岩石物性、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鄂西宜昌—秭归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主要以深水陆棚沉积为主,TOC含量平均值约3.2%,有机质处于过成熟阶段,矿物成分富含碳酸盐矿物,石英次之。页岩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发育,现场解吸及气测录井均显示含气性较好,且页岩单层有效厚度和总厚度越大,页岩含气性越好。
南祁连盆地阳康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特征
姚海峰, 王佳, 谭先锋, 陈磊, 杨成, 肖龙, 刘世明, 蒋聪
2019, 41(5): 699-707. doi: 10.11781/sysydz201905699
摘要(847) PDF(100)
摘要:
采用野外地质剖面实测与岩石薄片鉴定等方法,综合运用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及含油气盆地分析等理论,对南祁连盆地阳康隆起及周缘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岩石组合类型、沉积相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主要由阳康隆起、哈拉湖坳陷、下日哈坳陷3个构造单元构成,中二叠统—上三叠统地层发育完整,岩性多变,沉积相包含了碳酸盐岩台地相、浅海陆棚相、滨岸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泊相,具有2个明显的沉积旋回,对应2次大规模的海进和海退沉积。研究区构造演化是决定其沉积演化的关键因素,自加里东运动以来,阳康隆起就一直以古隆起形式存在,控制着整个二叠纪—三叠纪沉积古地理环境,阳康隆起自晚志留世之后再未接受沉积,仅在哈拉湖坳陷和下日哈坳陷沉积了二叠系—三叠系。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断陷层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李浩, 王保华, 陆建林, 左宗鑫, 徐文, 吕剑虹
2019, 41(5): 708-716.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08
摘要(860) PDF(90)
摘要: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的断陷层勘探程度低,沉积充填具有“火山—沉积”二元特征,成藏组合类型多,且不同构造带主力成藏组合差异大。从成藏组合类型划分入手,剖析不同成藏组合的差异,分析了长岭断陷研究区火山岩与致密碎屑岩两大类油气成藏组合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构建了3种成藏模式:(1)营城组火山岩油气成藏组合主要表现为近源、近火山口亚相、断裂输导、区域盖层、继承性古隆起控油气富集;(2)营城组下生上储式碎屑岩成藏组合表现为直接盖层、不整合—断裂复合输导、近源、继承性斜坡带(超剥带)控油气富集;(3)沙河子组源内致密油气成藏主要表现为优势相带、埋深、反转构造带控油气富集。基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成藏组合油气评价关键参数及标准,分类分区计算了不同成藏组合的油气富集概率,指出了查干花地区营城组火山岩成藏组合、东岭斜坡带、龙凤山反转构造带以及伏龙泉地区致密碎屑岩成藏组合为下步重点勘探方向,尤其是沙河子组源内致密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澳洲北卡那封盆地深水区三叠系异常体识别
许晓明, 杨松岭, 尹川, 闫青华, 谭卓
2019, 41(5): 717-723.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17
摘要(709) PDF(88)
摘要:
北卡那封盆地东北部的比格坳陷深水区勘探程度低,三叠系发现的小天鹅异常岩性体既具有发育碳酸盐岩生物礁的古构造背景,但同时也不排除该地质异常体为火成岩的可能性。针对这个异常体是火成岩与生物礁的辩证识别,探索形成了一套“相面、解体、寻根、溯源”四步法深水无井区异常体识别分析技术。第一步是“相面”,在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识别特殊异常体的形态;第二步是“解体”,综合利用波形聚类、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精细解剖异常体结构;第三步是“寻根”,提取异常体所产生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推断异常体的岩性及规模;第四步是“溯源”,通过古构造恢复及岩相古地理分析重构异常体形成环境,调研区域火山活动特征,判定火山活动期次及时间。最终认为小天鹅特殊异常体为火成岩的概率较大,并识别出特殊异常体火山通道相、火山侵入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沉积相等重要地震相特征。这套深水无井区异常体识别分析技术在无井、仅有三维地震资料的深水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勘探初期较好地对异常体进行甄别,减少钻井投入。
油气地球化学
淡水湖相页岩小层精细划分及地球化学特征——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王玮, 黄东, 易海永, 赵容容, 岑永静, 李育聪
2019, 41(5): 724-730.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24
摘要(857) PDF(128)
摘要:
通过岩性、电性、旋回特征以及页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和资源潜力评价。大安寨段页岩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小层,其中大一三c小层主要发育滨—浅湖相块状泥页岩,横向变化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殖型的Ⅱ2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在1%左右,平均S1含量为0.8 mg/g;大一三b小层主要发育半深湖相页岩夹薄层介壳灰岩条带,厚度分布稳定,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泥型的Ⅱ1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大于1.5%,平均S1含量为1.18 mg/g;大一三a小层主要发育浅湖相页岩夹中—薄层介壳灰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泥型的Ⅱ2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1.5%,平均S1含量为1.21 mg/g。结合地质特征、资金、技术条件以及勘探成效,认为川中北部公山庙地区的大一三a和大一三b小层,可以作为湖相页岩油气先导试验区的工作对象。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主力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朱连丰
2019, 41(5): 731-738.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31
摘要(839) PDF(107)
摘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二段普遍发育一套湖相烃源岩,勘探证实这套烃源岩对油气成藏贡献很大,为盆地内主力烃源岩。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热模拟实验表明,巴音戈壁组二段样品的总烃累计产率为265.50~798.06 mg/g,“生油窗”内(模拟镜质组反射率EasyRo=0.7%~1.5%)的总油产率为263.99~778.74 mg/g,大量生气阶段(EasyRo>1.5%)的气态烃产率为191.19~582.69 mL/g,预示着这套源岩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依据热模拟烃类产物的产率变化特征,可分为4个主要成烃演化阶段:(1)干酪根热解生油阶段,EasyRo=0.57%~0.8%(样品热模拟的起始EasyRo为0.57%),该阶段以干酪根热解生油为主;(2)凝析油生成阶段,EasyRo=0.8%~1.5%,以早期生成的油裂解为轻烃和干酪根裂解生气为特征;(3)油裂解生气阶段,EasyRo=1.5%~3.3%,此阶段以早期生成的油裂解生气为主;(4)气裂解阶段,EasyRo>3.3%,以C2-5裂解成甲烷为特征。
不同性质原油保存能力评价实验及应用
王强, 宁传祥, 马中良, 郑伦举, 庄新兵, 李风勋
2019, 41(5): 739-745.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39
摘要(803) PDF(105)
摘要:
深层原油保存能力的评价制约着原油勘探的深度下限。为了评价不同性质原油保存能力,以不同性质原油与灰岩介质为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参照基础理论,提出了原油保存指数概念,并以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桥梁,对原油保存能力进行评价。原油保存能力主要受热演化程度控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VRo<1.2%,VRo=1.2%~2.0%和VRo>2.0%的缓慢裂解、快速裂解和极限裂解阶段保存指数分别降低0.230,0.324和0.350。原油组成的差异决定不同性质原油具有不同的保存能力。轻质油早期保存能力较强,进入裂解门限后,保存能力迅速降低;重质油因较多的杂原子和侧链,致使保存能力呈现早期弱、晚期强的特点,但保存下来多是固体沥青等大分子缩聚物。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预测了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深层液态烃的保存下限,满西地区奥陶系原油勘探下限深度为8 200 m。
方法·技术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三角洲薄层砂体刻画
张福顺, 瞿长
2019, 41(5): 746-751.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46
摘要(738) PDF(94)
摘要: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层埋深大,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常规波阻抗难以区分砂泥岩,砂体刻画难度大,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进程。在砂体地质模型的约束下,采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地层切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塔河油田卡拉沙依组砂体进行刻画。研究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使砂体的纵横向识别精度同步提高,实现了研究区卡拉沙依组3 m以上薄砂层的预测,反演结果与已知钻井匹配程度较高,后验井符合率达88.1%,有效提高薄层砂体的识别能力;地层切片分析目的层段砂体的变化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水进和水退的沉积演化,刻画出三角洲薄层砂体的平面分布范围,可为寻找有利砂体发育区提供地质依据。
等时格架下陆相页岩多尺度岩相精细识别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
曹冰, 杜学斌, 陆永潮, 刘惠民, 刘占红, 马义权, 王勇, 赵珂, 杨盼, 彭丽
2019, 41(5): 752-761.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52
摘要(858) PDF(128)
摘要:
由于陆相页岩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页岩岩相的精细识别及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也一直没有明确。通过近年来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泥页岩岩相及控制因素的持续研究,总结了不同级次等时地层格架下陆相页岩岩相多尺度精细识别标志与发育特征,提出了2种尺度的控制因素。岩相可分为层耦、层耦组、岩相域和岩相层序4个尺度,其中层耦受古生产力、季风、氧化—还原条件联合控制,层耦组—岩相域—岩相层序受物源、气候、构造联合控制,多种因素叠合造就了陆相页岩岩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刻画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特征、深入理解不同尺度岩相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西曹固构造带断层圈闭成因机制及定量评价
肖瑶, 李小冬, 郑荣华, 刘聪, 赵正权
2019, 41(5): 762-768.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62
摘要(620) PDF(103)
摘要:
对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西曹固构造带的断层圈闭进行了解剖,该区断层圈闭的主要类型分为同向和反向断层型圈闭,并通过断距的变化特征绘制出断距—距离曲线,恢复了断层的分段生长过程,明确了断层圈闭的成因机制。同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分段生长时期的断裂带上盘区域;反向断层圈闭形成于断层成核时期的断裂带下盘区域的分段生长点之间,此部位也是断裂带下盘区域中断距最大的部位。在此基础上,对断层的主要物性参数即断层与地层之间的关系(同、反向断层)、最大断距、断层倾角与走向、地层倾角、断层段长度、旋转角度等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同、反向断层圈闭面积的模式和定量计算方法。应用晋93断圈进行了验证,计算误差值仅为2%左右,说明断层圈闭定量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裂缝对气藏储层渗透率及气井产能的贡献
梅丹, 胡勇, 王倩
2019, 41(5): 769-772.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69
摘要(686) PDF(106)
摘要:
裂缝是气藏储层渗流的重要通道,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十分明显,但目前难以量化评价。针对这一难题,综合考虑裂缝尺度(缝高、缝宽和裂缝贯通程度),通过对岩心进行人工定量造缝后开展气测渗透率实验测试,分别研究了贯通和非贯通(贯通程度分别为20%,40%,60%,80%)2种情景下裂缝对岩石渗透率的贡献。结果表明,贯通和非贯通裂缝对地层岩石渗透率均有贡献。贯通裂缝对岩心渗透率贡献十分明显,可提高岩石渗透率80%以上,其作用大小与裂缝开度(缝高×缝宽)密切相关;非贯通裂缝对岩石渗透率也存在一定的贡献,对基质起到沟通作用,改善储层整体的渗流能力,其作用大小与裂缝贯通程度关系密切。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单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沟通能力和基质供气能力三方面因素,建立了裂缝对气井产能贡献数学模型,结合气田实际气井的基础参数评价了裂缝对气井产能的贡献。
基于页岩现场含气量测试结果预测产能的方法
姜志高, 曹海虹, 丁安徐, 高和群
2019, 41(5): 773-778. doi: 10.11781/sysydz201905773
摘要(596) PDF(98)
摘要:
国内外还没有较好的提前预测页岩气井产能的方法,且由于含气量测试结果与后期产量差异较大,导致页岩气含气量测试在业内争议较多。通过对解吸过程剖析,初步解答了很多含气量相当的井产量差异较大的这个业内难题,认为单一含气量数据不足以表征含气性,还应该考虑其解吸过程,如解吸速率、游离气占比等因素,将解吸过程结合起来,由此定义了一个新的指数,即含气性指数,对其计算方法进行定义:含气性指数=解吸速率×游离气占比×总气量,并对其内在含义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含气量测试数据,对产量具有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筛选,挑选出含气性指数和压力系数对日产量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并通过含气性指数和压力系数2个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到日产量预测公式,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现场验证,发现此公式预测出产能与后期实际日产量高度吻合,使得今后现场含气量测试结束后,即可对其产能进行初步预测。
综合信息
中国石化石勘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壤中游离气采集钻具
王国建
2019, 41(5): 779-779.
摘要(370) PDF(9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