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河西走廊及邻区中新生代成盆背景与盆地原型

罗开平 范小林

罗开平, 范小林. 河西走廊及邻区中新生代成盆背景与盆地原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5): 432-43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引用本文: 罗开平, 范小林. 河西走廊及邻区中新生代成盆背景与盆地原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5): 432-43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LUO Kai-ping, FAN Xiao-ling. BACKGROUND AND PROTOTYPE OF THE MESO-CENOZOIC BASINS IN HEXI CORRIDOR REG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5): 432-43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Citation: LUO Kai-ping, FAN Xiao-ling. BACKGROUND AND PROTOTYPE OF THE MESO-CENOZOIC BASINS IN HEXI CORRIDOR REG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5): 432-43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河西走廊及邻区中新生代成盆背景与盆地原型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项目(P0205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罗开平(1964- ),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E121.1

BACKGROUND AND PROTOTYPE OF THE MESO-CENOZOIC BASINS IN HEXI CORRIDOR REGION

  • 摘要: 河西走廊地区在祁连加里东期褶皱基底上,于印支期以来长期的南北向挤压环境中形成了众多的、不同类型(原型)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展布、结构受控于新特提斯洋中块体增生、洋壳俯冲以及阶段性地体拼合后续的板内形变,与祁连山褶皱系和相邻地块内(间)非均一陆内块体活动密切相关。中新生代不同时期、不同成盆阶段在不同的板内形变机制主导下形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盆地(原型),复活山系前陆盆地、陆内断陷盆地、走滑盆地是该地区主要的盆地类型。

     

  • [1] 孙秀玉,赵英娘,何卓杰. 西宁-民和盆地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地层时代、古植被、古气候的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1980,2(4):44~52
    [2] 孙秀玉,赵英娘,何卓杰."西宁-民和盆地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地层时代、古植被、古气候的探讨"的补充和修正[J]. 石油实验地质,1981,3(3):240~241
    [3] 万静萍,马立祥,周宗良. 恢复酒西地区白垩系变形盆地原始沉积边界的方法讨论[J]. 石油实验地质,1989,11(3):245~249
    [4] 马瑾乾. 酒泉盆地第三纪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1992,15(4):423~429
    [5] 徐旺. 酒泉东部盆地侏罗系的喷油与盆地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1994,16(2):103~118
    [6] 张虎权,杨中轩. 民和盆地的构造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1996,18(3):283~288
    [7] 张虎权. 民和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J]. 石油实验地质,1998,20(1):10~13
    [8] 赵应成. 酒西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J]. 石油地质实验,1998,20(4):362~367
    [9] 熊保贤,陈文学,陈文礼等. 巴彦浩特原型盆地形成与演化[J]. 石油地质实验,2001,23(1):19~22
    [10] 范小林,高尚海. 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与勘探目标[J]. 石油地质实验,2003,25(增刊):532~538
    [11] 康玉柱. 中国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4,26(2):153~160
    [12] 翟光明.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十三)[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13] 霍永录,谭试典. 酒泉盆地陆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实践[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14] 谭试典.河西走廊油气勘探的新领域[J]. 石油实验地质,1984,6(4):271
    [15] 康玉柱. 中国西北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
    [16] 康玉柱. 中国主要构造体系与油气分布[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170~191
    [17] 李德生,何登发.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石油地质[A].见:李德生编.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C].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60~67
    [18] 何登发,赵文智.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19] 赵文智,靳久张,薛良清等.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原型盆地形成与演化[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0] 吉让寿,钱一雄,范小林等. 中国西北中生代盆地与油气[M].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21] 王同和. 河西走廊拉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藏分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8(3):271~280
    [22] 霍永录,徐旺.河西走廊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3] 赵屠成. 贺西地区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J]. 石油学报,1999,20(5):13~21
    [24] 邱中建,龚再升. 中国油气区域(第二卷),西部油气区[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77~30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87
  • HTML全文浏览量:  58
  • PDF下载量:  47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2-20
  • 修回日期:  2004-07-14
  • 刊出日期:  2004-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