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第26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刘洪林, 赵国良, 王红岩
2004, 26(5): 411-414.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11
摘要(848) PDF(479)
摘要:
通过对中美两国煤层气生成地质条件的对比,认为中国煤层气形成和富集有着不同于美国的特征。我国华南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高煤阶煤层,煤层气资源丰富。在成煤后期多个方向和期次的构造运动改造下,部分高煤阶煤层的渗透性有可能得到改善。通过地质研究,可以在高煤阶地区找到高产富集区。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在我国沁水含煤盆地南部无烟煤地区发现了大型高煤阶煤层气田——沁水煤层气田。这不仅丰富了煤层气富集成藏理论,对于拓展煤层气勘探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沉积盆地复杂性的成因剖析及其油气赋存特征
童亨茂, 曹代勇
2004, 26(5): 415-421.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15
摘要(781) PDF(350)
摘要:
从9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沉积盆地的复杂性,表现为:1)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2)盆地类型丰富,地球动力学环境多变;3)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现象普遍;4)陆相沉积盆地占主体;5)断层数量众多,活动强烈;6)后期改造强烈;7)岩浆活动频繁,分布广泛;8)充填速率较快,沉积中心多有迁移;9)地热场空间不均。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沉积盆地复杂性的成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中国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陆块面积小、稳定性差,活动带规模大、活动性强,复杂的板块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历史是造成中国沉积盆地复杂性的根本原因。并简要分析了中国沉积盆地特殊的油气赋存特征。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的成因
张立宽, 王震亮, 于在平
2004, 26(5): 422-42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22
摘要(2143) PDF(608)
摘要:
将异常低压的形成机制归纳为4大类:1)构造抬升和地层剥蚀、孔隙水化学作用引起的孔隙体积增大;2)封闭层压力的释放、物性差异引起的非均匀流、渗析作用和轻烃扩散作用等流体排出造成的压力降低;3)饱和天然气藏的深埋;4)承压面低于地表。分析了每一类成因机制对形成异常低压的贡献大小。其中,构造抬升引起一定程度的孔隙回弹和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地层压力下降,是构造抬升强烈的沉积盆地中形成异常低压的主要原因。而在抬升幅度较小的地区,低压的形成则常与轻烃扩散和饱和天然气藏的深埋有关。孔隙水的化学作用和渗析作用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对异常低压贡献不大。除物性差异引起的非均匀流外,其它的低压形成机制都需要以好的封闭条件为前提,否则地层压力将衰减至常压。在中国西部盆地,因地形起伏较大,承压面低于地表,使得地层压力偏低,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低压,只是由于表达方式(起算深度是否等于地表)的原因而造成。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谢锐杰, 漆家福, 王永诗, 杨桥
2004, 26(5): 427-431.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27
摘要(906) PDF(460)
摘要: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经过去压实校正编制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剖面图以及沙一段沉积前和馆陶组沉积前的沙三段底面古构造图,并从演化剖面和平面古构造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较系统地总结了该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综合分析得出,现今的沙三段底面构造轮廓在沙一段沉积前基本形成,研究区盖层滑脱断层较为发育。该结果对分析研究类似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河西走廊及邻区中新生代成盆背景与盆地原型
罗开平, 范小林
2004, 26(5): 432-43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2
摘要(811) PDF(472)
摘要:
河西走廊地区在祁连加里东期褶皱基底上,于印支期以来长期的南北向挤压环境中形成了众多的、不同类型(原型)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展布、结构受控于新特提斯洋中块体增生、洋壳俯冲以及阶段性地体拼合后续的板内形变,与祁连山褶皱系和相邻地块内(间)非均一陆内块体活动密切相关。中新生代不同时期、不同成盆阶段在不同的板内形变机制主导下形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盆地(原型),复活山系前陆盆地、陆内断陷盆地、走滑盆地是该地区主要的盆地类型。
塔里木盆地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藏意义
杨威, 魏国齐, 顾乔元, 杨文静, 朱登朝, 彭轼
2004, 26(5): 437-441.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37
摘要(638) PDF(381)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裂缝在油气藏的形成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统计,发现取心段平均裂缝密度为3.3条/m,以小的半充填的斜交缝为主;裂缝主要发育2个带,第1条发育带位于不整合面之下,厚20~50m;第2条裂缝带与第1条相距约100m。通过分析化验资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主要发育2期构造裂缝;综合分析测井、试油和构造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断裂、不整合面和岩性等因素控制。裂缝发育程度与油气关系密切,裂缝发育区域油气高产的可能性大。裂缝发育于油气大规模运聚之前,为油气成藏提供通道。同时定量分析了裂缝对储层的贡献,认为其为储层提供一定的储集空间和绝大部分渗透率。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改造动力与油气成藏
王新民, 李相博, 郭彦如, 李天顺
2004, 26(5): 442-447.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42
摘要(790) PDF(518)
摘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地应力、重力和热力3种动力对盆地具有改造作用并影响油气成藏。地应力改造作用在盆地主要表现为抬升、挤压、伸展和走滑4种改造方式。其中抬升作用延缓了剥蚀区油气成藏的进程,使烃源岩热演化停滞于剥蚀前的热演化状态,这种改造对早生早排古油气藏的保存有利;挤压改造作用产生褶皱与断裂甚至构造反转等现象,为油气成藏储备了大量各种类型圈闭条件的同时,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通道,有利于油气成藏;伸展作用在盆地表现为早白垩世断陷以不同叠合(叠置)形式叠置在侏罗纪断陷之上,这种改造有利于提高侏罗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使源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并运聚成藏,同时,张性贯通断裂可使原有古油气藏保存条件部分改变或破坏,形成次生油气藏;大型走滑作用可形成一系列张扭性与压扭性构造样式,在走滑伸展沉降带内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并对前期盆地产生走滑分割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成藏环境及条件和改造破坏正反作用两个方面。重力改造作用以深埋及压实为具体表现形式,为盆地成烃、成藏提供了地温场、地压场和保存条件,深埋作用的快速发生还为盆地形成流体压力封存箱提供了条件,异常超压及其流体压力封存箱的存在有利于保存原生孔隙、发育次生孔隙并形成压力封闭成藏条件,这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有积极作用。热力改造作用在盆地主要表现为多期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对沉积盖层的改造,为油气成烃、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滨南地区玄武岩-烃源岩共生体的油气地质特征
翟庆龙, 金强, 曾怡, 万从礼
2004, 26(5): 448-451.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48
摘要(732) PDF(526)
摘要: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滨南地区主力生油层中发育规模不等的玄武岩,形成了玄武岩-烃源岩共生组合体。其中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富,而且岩性为钙质泥页岩和油页岩;玄武岩气孔和溶蚀孔洞发育,是良好的储集层。火山物质(包括过渡金属)与有机质在长期的埋藏作用中相互作用,使有机质生烃过程得到催化和加氢作用,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成大量烃类;玄武岩在有机酸作用下发生强烈蚀变作用,产生大量的储集空间。因此,玄武岩-烃源岩共生体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体。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成藏机理探讨
郝雪峰, 宋国奇, 宗国洪, 卓勤功
2004, 26(5): 452-456.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52
摘要(738) PDF(380)
摘要:
有效烃源岩、输导体系、成藏时间及期次是成藏机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油源对比、断裂-砂体研究、油藏充注史分析结果,认为梁家楼油田下第三系沙三中+下亚段及沙四上亚段有效烃源岩主要通过同生断层与沙三上亚段储层连通,断层是输导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断层活动产生的地震泵效应与地层流体异常高压是运移主要动力,3期断层活动史与3期油藏充注史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成藏机理可归纳为幕式断层活动控制油气幕式运移与充注。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储层评价
王国力, 张永生, 杨玉卿, 漆智先
2004, 26(5): 462-468.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62
摘要(603) PDF(400)
摘要:
以Ⅳ级盐韵律(单个韵律尺度: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韵律组合可达几米)为基本尺度,对广泛分布于潜江凹陷的盐间(包括盐岩层内)非砂岩储层进行储集岩、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及储层纵向分布等方面的精细描述和研究,得出盐间相对淡化段中的Ⅳ级盐韵律及其组合是最有利、最有希望获得工业油流的储层。孔隙度受钙芒硝(Gb)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钙芒硝的含量在10%~50%时,随其含量的增加,白云岩类和泥质岩类的孔隙度有所下降;而当其含量超过50%成为主要成分时,所形成钙芒硝岩的孔隙度则稳定在10%左右。在各类储集岩中,以白云岩类的孔隙度最高(平均达19%),泥质岩类次之(平均达13.4%),钙芒硝岩类最低(平均为10.6%),但渗透率却以泥质岩类最高(平均达68.8×10-3μm2),钙芒硝岩类次之(平均达36.2×10-3μm2),白云岩类最低(平均为25.3×10-3μm2),表明渗透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孔隙度的大小,而主要与孔隙结构的分选性以及构造裂缝等有关。盐间非砂岩储层的孔吼半径普遍较小,大径孔喉仅占很小比例,渗透性普遍较差。因此,欲有效开发此类非砂岩储层,有必要根据盐类矿物的溶解习性,以改善渗透性为目标对储层作适当的改造以利开发。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
赖生华, 余谦, 麻建明
2004, 26(5): 469-473.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69
摘要(757) PDF(391)
摘要:
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结合岩心等资料研究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根据冷家油田沙三段地震反射样式,可划分为斜坡、台地、凹地3种类型,共16种地震相。在圈定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相带的基础上,发现并圈定了滑塌沉积、湖心岛、砂坝、纵向扇、斜坡前积复合体、坡底扇、盆底扇、障壁体系等一系列单元。该区北部形成纵向三角洲,东部形成扇三角洲,西部形成斜坡前积复合体。
合肥盆地盆缘刘老碑组烃源岩特征探讨
张交东, 刘德良, 黄开权, 曹高社, 邱连贵, 雷敏
2004, 26(5): 474-478.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74
摘要(683) PDF(463)
摘要:
依据刘老碑组在合肥盆地周围的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地层特征、有机地化指标和岩相古地理的综合分析,认为刘老碑组有机质丰度达到烃源岩的要求,母质类型为Ι型干酪根,烃类转化率高,而且泥岩厚度大,总生烃量也大;虽然有机质已经过成熟,但完全可以生气,即处于热裂解成凝析油-湿气阶段,因此提出刘老碑组可作为合肥盆地的气源岩。此外,依据地层和盆地内的地球物理资料,推测合肥盆地内部可能存在刘老碑组,这为合肥盆地寻找天然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温条件下有机微凝胶体系研究
海玉芝, 王纪云, 张丽庆, 张浩
2004, 26(5): 478-478.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78
摘要(609) PDF(337)
摘要:
油田三次采油技术中,微凝胶驱油技术与聚合物驱相比,不仅克服了聚合物驱化学剂用量高、耐温耐盐性差的技术弱点,而且耐剪切,具有流度控制和调剖作用,是一项应用潜力很大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在高温油藏(75~105℃)中,在少量交联剂存在的条件下,低浓度聚合物溶液通过分子间为主的交联反应,形成微凝胶团,可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温耐盐性能。
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砂规律分析
段贺海, 史涣颠, 李晓良, 王庆魁
2004, 26(5): 479-483.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79
摘要(974) PDF(396)
摘要:
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砂体,岩性细、层薄,成岩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生产时普遍出砂。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岩石微观结构、开发措施等多方面,论述了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一段枣Ⅴ上油组油井出砂问题,基本搞清了地层出砂机理、原因和规律;通过定量计算,预测了出砂层位和出砂部位,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技术对策,即对出砂严重的油水井采取封堵出砂严重层位,新井避射薄油层和厚油层顶部,注水井控制好注水压力和合理配注。
热演化过程中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熊永强, 张海祖, 耿安松
2004, 26(5): 484-487.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84
摘要(1040) PDF(533)
摘要:
通过测定一个Ⅰ型干酪根在不同热演化阶段的残余率和残余部分的碳同位素组成,揭示其在热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有效气源岩的定量判识与评价提供同位素方面的依据。研究表明,在产甲烷早期(Ro<1.5%),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明显,可达3.8‰;当Ro达到1.5%~2%时,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残余干酪根的δ13C略微呈现出逐渐贫13C的趋势,变化幅度约为2‰;当热演化程度较高(Ro>2%)时,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则变化不大,变化幅度小于0.8‰。
焉耆盆地含氮化合物分布与油气运移特征
南红丽, 李永林, 赵德力, 田宏岭
2004, 26(5): 488-491.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88
摘要(744) PDF(380)
摘要:
利用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含氮化合物在焉耆盆地油气充注方向研究中的应用。盆地侏罗系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运移分馏作用,表现为自生烃中心向外,含氮化合物绝对含量由高到低,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暴露型化合物相对减少,异构体参数[a]/[c]的相对含量则由大变小。在同一构造带中,随埋深的减小,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表明,宝浪油田油气注入方向在平面上自南向北,在纵向上自深层向浅层运移聚集。
岩石低沸点轻烃指纹分析方法研究
蒋启贵, 陈伟钧, 金聚畅, 饶丹, 张志荣
2004, 26(5): 492-495.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92
摘要(961) PDF(434)
摘要:
利用轻烃指纹进行油气岩源对比分类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岩石轻烃的获得,利用某低沸点溶剂对岩石进行密封抽提,并采用高分辨率毛细柱进行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获得C5至C31以上的烃类物质信息,其中C5至C10之间的可分离出100多个烃类物质,能很好地满足油气地质研究的需要,是进行油气岩源三位一体研究较理想的技术支持方法。
多层宽过渡带油藏开采方法
杨志兴, 庄新国
2004, 26(5): 496-499. doi: 10.11781/sysydz200405496
摘要(676) PDF(337)
摘要:
南海海域希望1-B油田为多层宽过渡带油田,采用纯油区及过渡带同时布井开采,提高了油井控制面积,从而也提高了整个油田的驱油效率。位于底水油层或过渡带区域的油井射开程度30%~40%左右为最好,但要充分考虑到利用夹层、钙质层对底水的阻挡作用;位于纯油区且离边水距离小于200m的油井要适当考虑避射。油井合理的配产在油井生产中至关重要。油井生产管柱采用中心管生产管柱,层间用封隔器封隔。利用中心管中的滑套控制层系的生产,既可混采又可单采,取得了好的生产效果。采用分层防砂,可使各油组开采变得灵活,各油组取资料变得容易。由于油田采用的开采方法得当,油田表现出良好的生产前景。
岩心扫描图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刘宁, 陈攀峰, 郑胜利, 徐春华
2004, 26(5): 500-504. doi: 10.11781/sysydz200405500
摘要(627) PDF(451)
摘要:
岩心扫描图像分析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项岩心观察分析新技术。该文从岩心扫描、图像处理、地质分析3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阐述了岩心图像处理和相关沉积构造参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岩心图像进行孔缝目标提取及相关参数的自动计算。以车古201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与岩心扫描图像分析并结合实验室岩矿鉴定和常规物性分析,对该井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含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