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

马金龙 张宝权

马金龙, 张宝权.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引用本文: 马金龙, 张宝权.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Ma Jinlong, Zhang Baoquan. STRUCTURAL-DEPOSITIONAL FEATURE AND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THE TANGYUAN FAULT DEPRESS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Citation: Ma Jinlong, Zhang Baoquan. STRUCTURAL-DEPOSITIONAL FEATURE AND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THE TANGYUAN FAULT DEPRESSIO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马金龙(1965- ),男(汉族),山东乐陵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22.3

STRUCTURAL-DEPOSITIONAL FEATURE AND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THE TANGYUAN FAULT DEPRESSION

  • 摘要: 汤原断陷是发育在前中生界基底之上受依兰—舒兰地堑东、西2条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且被北西向断裂所切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格架。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了白垩系和下第三系2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和成藏单元。研究表明:汤原断陷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断陷期、新生代断陷发育期和断陷后期3个发展阶段,最大沉积厚度达6 000 m,下第三系和白垩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受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后期运动的影响,原形盆地遭受了强烈改造,原来的构造格局和地层沉积格架发生了显著变化,油气藏遭受了很大破坏,圈闭变得复杂。断裂和岩性对该区油气藏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在凹陷或斜坡区寻找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同时,加强对白垩系地层油气勘探,寻找保存完好的古构造是近期该断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 [1] 罗群,白新华.汤原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29(3):247~251
    [2] 王永春.伊通地堑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9
    [3] 许浚远.依舒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14(2):137~144
    [4] 罗群.断裂控烃理论与油气勘探实践[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6),751~756
    [5] 童亨茂.伊通地堑边界断裂的性质与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2002,8(1):35~38
    [6] 白新华,罗群.汤原断陷中生界地层及含油气远景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4),30~32
    [7] 谯汉生,纪友亮,姜在兴.中国东部大陆裂谷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53~60
    [8] 付广,吕延防,付晓飞等.断陷盆地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17~20
    [9] 谈彩萍,刘翠荣,周新科等.中国东部老油区油气成藏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2):144~150
    [10] 胡朝元.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J].石油学报,1982,3(2):9~13
    [11] 黄清华,张莹,王庆隆.裂变径迹测年法在汤原断陷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2):14~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3
  • HTML全文浏览量:  71
  • PDF下载量:  33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11-11
  • 修回日期:  2006-04-18
  • 刊出日期:  2006-05-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