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中上扬子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砂岩构造意义及盆山耦合关系
刘云生, 郭战峰, 梁西文, 杨振武
2006, 28(3): 201-205.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1
摘要(933) PDF(386)
摘要:
利用Dickinson等人建立的砂岩碎屑模型,对中上扬子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砂岩的组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碎屑岩的物源区类型,认为晚三叠世—侏罗纪砂岩物源主要来自东秦岭—大别造山带、龙门山、江南逆冲带,具有明显的再旋回造山带属性,碎屑组分变化序列是盆缘造山带三期逆冲活动的沉积响应。通过分析晚三叠世—侏罗纪碎屑岩组分的构造意义,确定晚三叠世—侏罗纪中上扬子地区盆地性质为发育于碰撞造山、逆冲推覆带之前缘的前陆盆地,并探讨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及其盆山耦合关系。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
王锋, 刘池洋, 赵红格, 杨兴科, 翁望飞
2006, 28(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摘要(956) PDF(375)
摘要:
通过对小松山断裂特征的再分析和对顺层断层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发育于贺兰山北段西麓的小松山“推覆”构造实际上是一个滑覆构造。该区于晚侏罗世之后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贺兰山沉积特征及玄武岩环境指示该区是一大陆裂谷斜坡,在中生代早中期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东西向挤压应力环境。滑覆面之下的三叠系—中上侏罗统的褶皱变形及顺层剪切是这种滑覆引起的局部构造变形,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发育的典型的东西向逆冲形成明显对比,值得重视。
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
姜振学, 林世国, 庞雄奇, 王杰
2006, 28(3): 210-21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0
摘要(1016) PDF(744)
摘要:
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常规天然气资源最重要的后备资源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历史背景,动态的研究致密砂岩气藏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与储层致密演化史二者之间的关系,将致密砂岩气藏划分为两种类型:储层先期致密深盆气藏型(“先成型”深盆气藏)与储层后期致密气藏型(“后成型”致密气藏)。对2类致密气藏成藏特征、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先成型”深盆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为凹陷中心对称分布、前陆侧缘斜坡分布及构造斜坡分布3种;“后成型”致密气藏为“早常规聚集-晚期改造”的成藏模式并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成藏特点和成藏特征。准确判识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于指导天然气勘探和合理制定开发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张义楷, 周立发, 党犇, 孙伟
2006, 28(3): 215-21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摘要(682) PDF(380)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一次运聚与成藏;燕山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二次运聚与成藏;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NE—SSW向,该时期为油气运聚调整和最终就位期。
汤原断陷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分布规律
马金龙, 张宝权
2006, 28(3): 220-224.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0
摘要(710) PDF(338)
摘要:
汤原断陷是发育在前中生界基底之上受依兰—舒兰地堑东、西2条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且被北西向断裂所切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格架。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了白垩系和下第三系2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和成藏单元。研究表明:汤原断陷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断陷期、新生代断陷发育期和断陷后期3个发展阶段,最大沉积厚度达6 000 m,下第三系和白垩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受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后期运动的影响,原形盆地遭受了强烈改造,原来的构造格局和地层沉积格架发生了显著变化,油气藏遭受了很大破坏,圈闭变得复杂。断裂和岩性对该区油气藏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在凹陷或斜坡区寻找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同时,加强对白垩系地层油气勘探,寻找保存完好的古构造是近期该断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断陷—拗陷原型迭加系统的生烃史——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为例
徐旭辉, 江兴歌, 朱建辉
2006, 28(3): 225-230.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25
摘要(668) PDF(351)
摘要:
断陷—拗陷型盆地中油气物质的生烃史,势必受断陷—拗陷原型迭加的埋藏史约束和控制,从油气源岩到圈闭建立油气成藏的观念,必须纳入到盆地系统中,明确盆地地质作用与油气响应之间的关系,确立原型控制油气P(压力)、V(体积)、T(温度)动态变化的边界条件,同时利用TSM盆地模拟系统动态地进行生烃量计算和生烃史的分析,从而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查服务。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周松柏, 刘光祥
2006, 28(3): 231-235.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31
摘要(738) PDF(385)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发育了3套盆地原型,即P2—T2-3的后裂谷期充填盆地、T33—J1-2的裂谷后前渊盆地、J3—E的陆内前陆盆地的并列叠加作用;发育了3套主力生油岩系,即上二叠统芦草沟组、红雁池组和上三叠统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及下、中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并赋存于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五彩湾凹陷、黄草湖凹陷之中,形成了多个供油中心。生储盖分析表明,该区油气保存条件良好,并具备在不同区块分别勘探油和油气的特点。构造分析表明,博格达推覆构造和2组(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断块构造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表明,该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较好,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领域。
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王恕一, 黄继文, 蒋小琼
2006, 28(3): 236-242.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36
摘要(651) PDF(436)
摘要:
晚奥陶世是塔里木盆地沉积—构造重要的转换时期,在寒武—中奥陶世西浅东深的古地理基础上,叠加了南北向隆坳相间的格局,形成了塔里木盆地中西部的混积陆棚沉积体系和东部的深海槽盆沉积体系。由于构造运动的不均衡,中西部的混积陆棚沉积体系无论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有很大变化。纵向上呈现出由早期有较多内源碳酸盐沉积到晚期以大量陆源物为主的变化。早中期发育以恰尔巴克组为代表的碳酸盐缓坡沉积(塔北南部和巴楚唐王城一带)和以良里塔格组为代表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形成了塔中、塔北及巴楚唐王城3个碳酸盐台地;晚期则发育以碎屑岩为主的桑塔木组斜坡—潮坪沉积。横向上,远离周边隆起的深坳地区发育却尔却克组混积外陆棚深水盆地浊积沉积(混积陆棚东部)和混积外陆棚深水盆地静水泥岩沉积(柯坪、沙西、阿瓦提一带)。水体较浅、海底坡度较缓的巴楚断隆地区则为混积内陆棚沉积。东部深海槽盆为超补偿深海浊积沉积,与中西部陆棚之间仍保持着地形陡变的坡折带,与外陆棚沉积比较,其浊积层序更发育,粗碎屑也明显增多。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聚与成藏
马红强, 王恕一, 蔺军
2006, 28(3): 243-248.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43
摘要(724) PDF(388)
摘要: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有效烃源岩为寒武系—中下奥陶统和石炭系,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2套烃源岩演化历史有较大的差异。该区油气运移疏导系统主要为储层孔隙和裂缝系统、断裂系统与不整合面;主要有3期成藏,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油藏多被破坏;海西晚期油藏保存有好有差,后期又有调整;喜马拉雅期主要为气藏形成与古油藏调整期。根据主要成藏时期及成藏条件的配置关系、源岩及储层的关系,认为巴楚—麦盖提地区大致存在4种成藏模式:早期成藏他生、早期成藏次生、早期成藏—破坏—晚期成藏和晚期成藏。
基于河水位变化的层序地层模式——以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为例
董春梅
2006, 28(3): 249-252.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49
摘要(751) PDF(405)
摘要:
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的沉积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模型和油藏精细地质模型,为提高油气采收率奠定了基础。与已有的国内外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不同,文中依据沉积构造、岩性及颜色、粘土矿物类型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在垂向上的变化等特征所反映出的河水位的变化情况,划分出河流洪泛期、丰水期和枯水期;识别出洪泛期、丰水期和枯水期3种体系域类型,分别发育漫积、侧积和慢积3种准层序组沉积类型。由此建立了洪泛期体系域、丰水期体系域辫状河、丰水期体系域曲流河和枯水期体系域4种河流相沉积模式。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
范文科, 王建功, 刘丽芳, 李国永
2006, 28(3): 253-258.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53
摘要(744) PDF(321)
摘要:
洪泽凹陷是位于苏北盆地最西部的一个中小型断陷,可划分为管镇、顺河、苏巷和嘉南等4个含油气系统,其中前两者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较好但差异较大,又可分别划分为南北2个成藏体系。在成藏体系中,大规模的油气运移与构造圈闭的形成基本同步,三垛运动是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关键时期。构造沉降和热演化是影响含油气丰度的主控因素,烃源岩成熟时间晚、程度低,具有低熟、低充注的成藏特点。管南和顺南成藏体系中的深断带、管北和顺北成藏体系中的深斜带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最好,管北和顺北成藏体系中的其他区带成藏条件较差,仅在靠近烃源岩的部位(枢纽带)较好。
福建推覆构造研究
陶建华, 陈福龙
2006, 28(3): 259-263.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59
摘要(781) PDF(367)
摘要:
通过地表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论证了福建推覆构造的存在,并根据其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东部逆冲推覆带、中部逆冲褶皱带和西部挤压推覆带。在区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福建推覆构造发育于印支期,鼎盛发展于燕山早期,定位消减于燕山晚期;推覆运动方向由北西往南东;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剧烈运动有关。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有机相展布与成烃模式
秦建中
2006, 28(3): 264-270.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64
摘要(721) PDF(331)
摘要: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J3s,J3x,J3b和J3x4套主要烃源层的成烃生物主要为宏观藻类。J3s和J3b烃源层主要发育Ⅱ1和Ⅱ2有机相,J3x烃源层主要发育Ⅱ1,Ⅱ2和木本有机相,均从盆地或坳陷中部向盆地东北部逐渐变差;T3x烃源层各类有机相均有发育,从盆地或坳陷南、北部的Ⅰ或Ⅱ1有机相向中央隆起区逐渐过渡为木本有机相。羌塘盆地中部多正处于成熟中晚期,侏罗系Ⅱ1有机相是最有利的生油相带区;北羌塘坳陷中西部多处于高成熟阶段,侏罗系Ⅱ1有机相是有利的凝析油或轻质油气相带区;羌塘盆地T3x1有机相已经处于过成熟,是有利的生气相带区。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
赵孟军, 张水昌, 赵陵, 刘培初
2006, 28(3): 271-275.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71
摘要(803) PDF(528)
摘要: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总体上在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就已经进入了过成熟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同时油气生成史表明,南盘江盆地东部地区大致在晚二叠世末期或早三叠世初期,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完全裂解成甲烷天然气;西部地区则在晚三叠世,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才彻底裂解成甲烷天然气。
塔河油田成藏期次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高波, 刘文汇, 范明, 张殿伟, 南青云
2006, 28(3): 276-280.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76
摘要(705) PDF(403)
摘要: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塔河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塔河油田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不同程度抬升;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成碳同位素发生倒转;原油中普遍含有25-降藿烷。这些特征表明该区油藏经历了至少两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受到高成熟原油充注。塔河油田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成熟度较高,为成熟—过成熟阶段产物,亦显示了两期充注的特征:早期充注的为典型的原油伴生气,充注时间与后期原油的充注时间相同;晚期充注的为高温裂解气,充注方向为自东向西。因此,塔河油田至少存在着3次油气充注过程。
塔里木盆地原油碳硫同位素特征及油源对比
郑冰, 高仁祥
2006, 28(3): 281-285.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81
摘要(709) PDF(411)
摘要:
以碳、硫同位素在石油生成演化过程中的分馏作用为基础,对塔里木盆地原油、油源对比进行了探讨。原油的δ13C继承了生物母质的δ13C值,海相原油的δ13C小于-32‰或大于-24‰,陆相原油的δ13C为-32‰~-24‰。原油中有机硫来源于源岩中的硫酸盐,温度高于成熟原油(80~120℃)的δ34S与油源岩中硫酸盐的δ34S接近,但原油δ34S似要比相应的硫酸盐δ34S轻3‰~4‰。根据碳、硫同位素特征和原油其它物理化学特性可以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分为4种。第1种为寒武—奥陶纪原油,其δ34S为21‰~26‰,δ13C小于-32‰,为典型的海相原油,并可细分为寒武纪原油(δ34S在24‰~26‰)和奥陶纪原油(δ34S为21‰~22‰)。第2种为石炭—二叠纪原油,其δ34S为5‰~7‰,δ13C小于-32‰,亦为海相原油,如沙3井原油,但母质类型较差。第3种为三叠—侏罗纪原油,δ34S在10‰~14‰,δ13C在-26‰左右,为典型的陆相原油。第4种则是前3种原油的混合相原油,δ34S介于海相原油与陆相原油之间,-C—O和C—P两种海相原油混合,其物理化学性质仍为海相原油特征,而-C—O与T—J原油混合则具有混合相原油的性质,没有发现C—P原油与T—J原油的混合油。
川东北地区致密碎屑岩动静弹参数实验研究
李智武, 刘树根, 罗玉宏, 龚昌明, 单钰铭, 刘维国
2006, 28(3): 286-291.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86
摘要(767) PDF(321)
摘要:
利用“MTS系统”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上三叠统和中侏罗统致密碎屑岩进行了模拟地层条件下的波速及力学参数同步测试,并讨论了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动静态参数间的关系。随着岩石中泥质含量和孔隙度的增加,波速和杨氏模量均降低。多数情况下,平行层理方向样品的波速、动态杨氏模量和体积模量大于垂直层理方向。随着温度的升高,波速、动态杨氏模量和体积模量都呈下降趋势。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加,波速、动态杨氏模量和体积模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而泊松比在饱水时降低、干燥时增加。随着轴向差应力的增加,波速先增后降;对于砂岩,纵横波峰值速度大致在极限强度的80%和50%处。饱水样品的纵波速度和动弹模量明显大于干燥样品,而横波速度与饱水与否无关。动杨氏模量大于静杨氏模量,而动静泊松比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不明显。
双重介质系统液固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周德华, 葛家理
2006, 28(3): 292-295.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92
摘要(754) PDF(390)
摘要:
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藏中孔隙—裂缝介质受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双重作用,这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彼此作用、相互影响,称为耦合作用。对双重介质而言,耦合作用可能导致油藏物性参数的变化,影响油气藏压力和流体的分布,因此有必要建立并利用液固耦合模型来模拟双重介质系统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利用有效应力概念,可以建立双重介质渗流系统液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有限差分,获得数值解。通过实例模拟计算,获得了耦合效应对油气藏动态的影响:压力系数越高、储层物性越差,液固耦合效应越明显。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液固耦合效应对井底压力的综合影响会逐渐消失,并非所有的双重介质系统渗流都需要考虑液固耦合效应。
多介质立体取样及在北黄海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蔡峰, 孙萍, 龚建明, 陈建文
2006, 28(3): 296-301.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96
摘要(708) PDF(273)
摘要:
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化探测试指标受到不同的因素干扰,所以不同介质样品的应用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介质样品特点,分别采集海底沉积物、底部海水和低空大气3种介质样品,并采用在海底沉积物柱状样不同深度部位取样的立体取样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对不同介质和深度样品的多项化探指标互相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可以抑制干扰因素的影响,为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依据。运用该方法在北黄海盆地油气勘查中进行初步尝试,并据此划分了三级化探异常区,提出了有利的含油气远景区,均与已知油气区和区域地质分析的结果相符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煤层排烃系数的定量计算方法——以临清坳陷东部康古4井为例
徐春华, 孔凡顺, 王欣辉
2006, 28(3): 302-306. doi: 10.11781/sysydz200603302
摘要(587) PDF(292)
摘要:
煤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煤成气源岩和特殊的储集岩,在热演化程度一定的前提下,其生气量和甲烷生成量是一定的,其吸附气量与排出量互为增减,并处于动态平衡。根据这一认识,首次提出定量计算煤层排烃系数的思路与方法。利用热压模拟试验确定煤的不同显微组分的生气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煤层显微组分组成不同的特点,提出采用公式法计算煤层的甲烷生成量;同时重点对Kim建立的煤层甲烷含量与煤的变质程度和埋深的关系曲线进行了计算机拟合,得到不同演化阶段埋深与吸附气量的关系曲线和方程,用以预测煤层的含气量。以临清坳陷东部康古4井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为例进行了煤层排烃系数的计算,计算出的甲烷生气量与模拟甲烷生气量可比性较好,但仍存在小于5%的误差;计算出的煤层排烃系数随煤层成熟度的增高而增大,由低演化阶段的77%逐渐增至高演化阶段的90%以上。
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重复压裂技术研究
谈士海
2006, 28(3): 307-310. doi: 10.11781/sysydz200603307
摘要(596) PDF(602)
摘要:
初次水力压裂后产生的支撑裂缝周围会形成诱导应力场,进而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时启裂改向,其延伸方向依然取决于地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围压条件进行的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证实了重复压裂造新缝的可能性。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采用了暂堵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在老裂缝重张过程中加入暂堵剂进行封堵形成高压环境,产生新裂缝并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随后加入支撑剂构建新的高导流裂缝体系,使泄油面积大大增加。现场试验的裂缝监测和效果分析资料证实产生了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