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黄石岩

黄石岩.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2): 167-1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2167
引用本文: 黄石岩.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2): 167-1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2167
Huang Shiyan. DISTRIBUTION MODE OF REMAINING OIL OF FLUVIAL AND DELTA RESERVOIR——TAKING THE SHENGTUO OIL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S AN EXAMPL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2): 167-1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2167
Citation: Huang Shiyan. DISTRIBUTION MODE OF REMAINING OIL OF FLUVIAL AND DELTA RESERVOIR——TAKING THE SHENGTUO OIL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S AN EXAMPL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2): 167-1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2167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doi: 10.11781/sysydz20070216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石岩(1966- ),男(汉族),湖南人,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管理.

  • 中图分类号: TE327

DISTRIBUTION MODE OF REMAINING OIL OF FLUVIAL AND DELTA RESERVOIR——TAKING THE SHENGTUO OIL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S AN EXAMPLE

  • 摘要: 通过对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模式,指出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剩余油平面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带、断层和砂体尖灭线附近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部位,受沉积微相、断层、砂体分布和井网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层内非均质控制,剩余油主要在河流相正韵律储层的中上部及三角洲相反韵律储层的中下部富集;微观剩余油在孔喉网络中的分布主要有网络状、斑块状、附着状、孤粒孤滴状和油水混相等5种模式。

     

  • [1] 俞启泰.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J].石油学报,2000,21(2):45~50
    [2] 李红南,徐怀民,许宁等.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404~408
    [3] 徐安娜,穆龙新,裘怿楠.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发开发,1998,25(5):41~44
    [4] 刘伟新,承秋泉,王延斌等.油气储层特征微观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5):489~492
    [5] 岳登台.综述老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J].石油学报,1998,19(3):46~51
    [6] 杨家福.胜坨油田砂体沉积类型与储层特征[J].石油学报,1988,9(2):43~56
    [7] 孙孟茹,高树新.胜坨油田二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26~2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97
  • HTML全文浏览量:  85
  • PDF下载量:  3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12-23
  • 修回日期:  2007-03-07
  • 刊出日期:  2007-03-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