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及其成藏模式

刘琼 何生

刘琼, 何生.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及其成藏模式[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引用本文: 刘琼, 何生.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及其成藏模式[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Liu Qiong, He Sheng.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POOL-FORMING MODELS OF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JIANGHAN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Citation: Liu Qiong, He Sheng.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POOL-FORMING MODELS OF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JIANGHAN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及其成藏模式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基金项目: 中国石化科技部研究项目(P0104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琼(1981- ),男(汉族),湖北宣恩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油气地球化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E122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POOL-FORMING MODELS OF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JIANGHAN BASIN

  • 摘要: 对江汉盆地西南缘的油源对比和流体势分析表明,北部地区的原油主要来自梅槐桥—牛头岗洼陷高成熟度烃源岩,南部地区的原油与本地的低成熟度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中部地区的原油则具有混源特征.该区的油气明显具有运移距离短、近源聚集的特点;其分布与聚集受到断层和圈闭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断层活动使上升盘储层与下降盘烃源岩对接,是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的关键;断层的封闭性上部要优于下部,控制着油气富集的层位.圈闭类型以断鼻和断块为主,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下降盘,而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上升盘.根据油气聚集特点和储集层位的差异,将本区的油气藏划分为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和下生上储3种成藏模式.

     

  • [1] 杨长清,陈孔全,程志强等.江陵凹陷形成演化与勘探潜力[J].天然气工业,2003,23(6):51~54
    [2] 卢明国,王典敷,林畅松.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充填与油气勘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25(1):19~20
    [3] 刘中戎,王雪玲.江陵凹陷西南部油气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1):21~23
    [4] 朱扬明,金迪威,张春明等.江陵凹陷原油的地化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5,17(2):26~32
    [5] 江荣沛,江继纲.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系统油源岩的地化特征[J].沉积学报,1997,15(2):19~25
    [6] 张青.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的油源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4):262~267
    [7] 陈孔全,程志强,詹海军.江陵凹陷西南缘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4,24(2):33~36
    [8] 彼得斯 K E,莫尔多万 J M.生物标记化合物指南:古代沉积物和石油中分子化石的解释[M].姜乃煌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68~169
    [9] 王雪玲,刘中戎.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2):142~146
    [10] Hubbert M K.Entrapment of petroleum under hydrodynamic condition[J].AAPG Bulletin,1953,37(8):1954~2026
    [11] 庞雄奇.地质过程定量模拟[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00~301
    [12] 卢明国,童小兰,王必金.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成藏期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1):28~30
    [13] 罗群,白华新.断裂控烃理论与实践:断裂活动与油气聚集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14~19
    [14] 王斌,袁月琴,周江羽等.塔里木盆地雅-轮地区断层封堵性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5):434~439
    [15] 付广,刘洪霞,段海风.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404~408
    [16] 胡见义,黄第藩.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242~245
    [17] 王燮培,费琪,张家骅.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63~6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52
  • HTML全文浏览量:  91
  • PDF下载量:  22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4-19
  • 修回日期:  2007-08-13
  • 刊出日期:  2007-09-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