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9卷  第5期

盆地·油藏
南海北部陆缘晚期油气成藏机理及动力学过程
刘宝明, 牛滨华, 孙春岩, 夏斌, 李绪宣, 金庆焕
2007, 29(5): 441-445.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41
摘要(808) PDF(369)
摘要:
总结了南海北部陆缘晚期(或浅层)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指出晚期油气成藏具有海底麻坑、气烟囱、"地震模糊带"和"亮点"等地震异常特征,从地化特征上可划分为浅层生物气、成熟—高成熟热解气和高含CO2热解气等3种油气成藏类型.在研究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逆断层、正断层和底辟—走滑断层3个断层活动区的晚期油气成藏机理,指出断层晚期活动和后期快速沉降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和再分配,晚期油气成藏主要沿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东方—乐东区和沿琼东南盆地二号断裂带及珠江口盆地坳陷边缘斜坡带等分布,有利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
中国南方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原型分析
周小进, 杨帆
2007, 29(5): 446-45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46
摘要(1131) PDF(428)
摘要:
中元古代末发生的晋宁运动在中国南方扬子陆块的周缘形成碰撞造山带,使华夏、川滇藏等陆块与扬子陆块拼合成统一的华南古大陆,奠定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盆地发育的基底.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中国南方在陆块裂解—离散—聚合不同的构造运动体制下,分别在扬子陆块的边缘和内部形成了不同的盆地原型及其演化序列.在扬子陆块的南、北缘,主要形成了裂陷—被动大陆边缘坳陷—前陆盆地的原型演化序列;在扬子陆内,由陆块离散拉张背景下整体下沉形成的碳酸盐岩台地演化为陆块聚合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台内坳陷盆地.而且,经加里东运动后,中国南方大陆得到了新的增生和统一,基本构造格局已经形成.
准南前陆盆地油藏类型和成藏模式
李斌, 宋岩, 孟自芳, 夏斌
2007, 29(5): 452-456.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52
摘要(829) PDF(259)
摘要:
以准南前陆盆地的烃源岩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为依据,划分出中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等4套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构造类型和油藏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压扭背斜油气藏和背斜—岩性油气藏,其次为断层遮挡背斜油气藏.综合准南前陆盆地构造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等,建立了该区中、东、西段3个油气聚集区带的成藏模式:西段油气成藏多为逆冲断裂带—不整合面单向充注型;中部地区多为断层封闭—多向充注型;东段地区多为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断层遮挡单向充注型.
北部湾盆地涠西勘查区反转构造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赵永强
2007, 29(5): 457-46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57
摘要(970) PDF(363)
摘要:
在系统分析北部湾盆地涠西勘查区地震剖面的基础上,认为北部湾盆地涠西勘查区发育两期反转构造即渐新世末期及中新世末期反转构造.这两期反转构造形成断层型反转构造和褶皱型反转构造两类,它们的形成与北部湾盆地演化的区域应力性质及方向的调整有关.该反转构造一方面形成良好的圈闭条件,另一方面使早期形成的断裂重新活动,有利于油气运移.同时两期反转构造形成的圈闭与勘查区内主要的烃源岩生排烃高峰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首选目标.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层序地层研究
陈新军, 徐旭辉, 朱建辉, 王果寿, 纪有亮
2007, 29(5): 462-465.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62
摘要(755) PDF(309)
摘要: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是一个西断东超型的箕状断陷盆地.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的综合研究,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十屋断陷划分出3个超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和水下重力流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在断陷的西部陡坡带,东南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浊积扇;中央凹陷带发育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相.研究表明十屋断陷经历过3次大的湖泛,层序在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中晚期继承性发育到达鼎盛的特点.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及其成藏模式
刘琼, 何生
2007, 29(5): 466-47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166
摘要(727) PDF(223)
摘要:
对江汉盆地西南缘的油源对比和流体势分析表明,北部地区的原油主要来自梅槐桥—牛头岗洼陷高成熟度烃源岩,南部地区的原油与本地的低成熟度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中部地区的原油则具有混源特征.该区的油气明显具有运移距离短、近源聚集的特点;其分布与聚集受到断层和圈闭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断层活动使上升盘储层与下降盘烃源岩对接,是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的关键;断层的封闭性上部要优于下部,控制着油气富集的层位.圈闭类型以断鼻和断块为主,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下降盘,而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上升盘.根据油气聚集特点和储集层位的差异,将本区的油气藏划分为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和下生上储3种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相—势”耦合作用探讨——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王永诗
2007, 29(5): 472-476.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72
摘要(818) PDF(311)
摘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勘探实践表明,同一成藏动力条件下,油气充注成藏过程中油气等流体突破储层进/出口界面的抵抗力(突破压力)存在差异,导致选择性地进入储集体和孔隙.将油气的这种突破作用和选择性充注归因于储层介质属性(相)、流体流动能力(势)和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重点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相—势"耦合控藏模型,揭示储层有效接纳油气的临界条件,指出随着油层变浅,远离烃源岩,浮力和烃源岩剩余排替压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储层介质接纳油气的临界渗透率和临界孔隙度逐渐变大,从而建立油气成藏的临界条件预测模型,进一步丰富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
黔西北地区下古生界盖层条件研究
王津义, 付孝悦, 潘文蕾, 贺自爱
2007, 29(5): 477-48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77
摘要(700) PDF(338)
摘要:
黔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同为刚性稳定基底,对比四川盆地钻探实践,黔西北地区仅保留中、下含油气系统,对黔中地区而言,有现实意义的只有下含油气系统.下组合盖层中以娄山关群膏质岩和金顶山组、牛蹄塘组泥岩最为重要,它们是保持勘探潜力的关键因素,构成整体封盖.特别是晚期经历了多期、多次构造运动,娄山关群膏质岩仍能完好保存,对下含油气系统构成整体封盖,发挥压力封闭作用;泥岩盖层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能,突破压力大于15.97 MPa,属Ⅰ类盖层.研究表明,黔西北地区压力封盖仍存在可能性,这是因为黔中隆起晚期抬升幅度虽较大,但-C1—-C2-3整体封盖系统未被破坏,与威远气田类似,仍具有效封盖功能.在封存有效的前提下,成藏最有利部位是黔中隆起主轴大方—金沙构造带及其南北两翼斜坡部位.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时保宏, 张艳, 赵靖舟, 王清华
2007, 29(5): 482-485.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82
摘要(764) PDF(313)
摘要: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的构造背景、油源条件、储盖层条件、聚集和保存条件的分析,探讨了英吉苏凹陷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认为英吉苏凹陷具备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同时烃源岩特定的演化特征决定了该地区中生界构造主要以富气为主.英吉苏地区独特的构造环境和成藏特征,使得中生界构造的主要油气源为下伏的古生界古油(气)藏,所以活动时间长、沟通古油(气)藏与中生界构造的断裂成为中生界构造能否达到工业聚集的关键控制因素.另外,有效盖层和古隆起背景也是该区能否形成天然气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石油地球化学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储层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陈义才, 罗小平, 赵俊兴, 沈忠民, 常振恒, 胡玉杰
2007, 29(5): 486-489.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86
摘要(793) PDF(301)
摘要: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埋藏较浅,储层中的烃类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储层孔隙中自由烃、矿物表面吸附烃和矿物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气相色谱、色质资料对比分析揭示,在未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同一油砂样品中3种相态的烃类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但某些指标存在差异.相似性主要反映在γ蜡烷含量高(γ蜡烷指数为0.28~0.81),姥/植比相对较低(0.21~0.51),表明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强还原性的盐湖沉积环境.差异性则表现为自由烃的饱和烃主峰碳数相对较低(在C22—C24之间),包裹烃的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成熟度指标为0.25~0.35.在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包裹烃的正构烷烃分布基本完整,但自由烃和吸附烃的正构烷烃基本消失,反映储层中的油气是不同期次充注的产物.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性质与成因
周陆扬, 刘怀山, 姜建群, 金祥纯
2007, 29(5): 490-494.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90
摘要(1281) PDF(278)
摘要:
油—油精细对比揭示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低熟油和成熟油共存,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原油相比总体上成熟度较低.表现在原油族组成中饱和烃和饱芳比值低(饱/芳值小于3.0)、生物标志物中反映成熟度的参数明显偏低、饱和烃和芳烃碳同位素值(分别为-26.00‰~-27.50‰和-25.00‰~-26.50‰)也明显低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单体烃碳同位素类型曲线特征也揭示其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揭示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来自沙三中下段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物资料揭示源岩热演化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因而造成该区原油成熟度较低.
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原油类型及成因分析
任拥军, 邱隆伟, 刘魁元
2007, 29(5): 495-499. doi: 10.11781/sysydz200705495
摘要(609) PDF(270)
摘要:
根据原油物性、含硫量和族组分组成,将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原油分为中—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原油和中—高密度、中—高粘度、高含硫原油2大类.根据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2类原油的成因和成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类原油以该区淡水—微咸水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沉积的沙三段成熟烃源岩为母源,保存条件良好,基本没有发生次生变化;第二类原油为至少2期不同来源、不同保存条件下形成的混源原油,沙四段盐湖—咸水湖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提供的成熟度较低的高含硫原油为最初来源,成藏之后,由于埋藏较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生物降解,之后沙三段成熟烃源岩提供的原油再次混入,此外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提供的低熟油也有一定贡献,导致了该类原油组成和分布的复杂性.
江苏地区句容凹陷油气充注史研究
宫色, 彭平安, 刘东鹰
2007, 29(5): 500-505.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00
摘要(676) PDF(342)
摘要:
江苏地区句容凹陷是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勘探较早的地区,油气显示丰富.根据有机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将容2井储层方解石脉中的有机包裹体分为不同的期次;用离线压碎的方法对容2和容3井储层方解石脉中有机包裹体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储层中的轻质油进行了对比;结合句容地区的埋藏史对该区油气来源及充注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容2井和容3井油藏存在多期油气的充注;包裹体油代表了早期充注的油气,而不同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证明容2井早期充注的烃类经历了生物降解过程;早期充注的烃类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而现今三叠系储层中的轻质油为后期充注的,其主要来源于晚白垩世末二叠系及部分三叠系烃源岩的急剧沉降而生成的大量油气.
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模拟
蒋恕, 蔡东升, 朱光辉, 仝志刚, 贺清, 朱筱敏
2007, 29(5): 506-51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11
摘要(791) PDF(358)
摘要:
利用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的结果,构建了包含隐蔽砂体的精细沉积剖面,并使用法国石油研究院的Temis2D软件对隐蔽油气藏成藏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和实际钻探情况一致.模拟结果表明: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沙河街组透镜体隐蔽油气藏以初次运移为主,地层油气藏靠储集体以侧向二次运移为主,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形成较早,大概于东营组沉积末期至馆陶组沉积初期最终成藏,但远离生烃中心的隐蔽油气藏由于运移距离较长其成藏定型时间有一定的延迟;东营组隐蔽油气藏以断层作为主要的输导通道以二次运移为主,也有借助于微裂缝或者靠超压突破盖层压力以初次运移为主,东营组隐蔽油气藏成藏较晚,于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时期(12 Ma)开始成藏,而远离生烃中心的隐蔽油气藏甚至于6 Ma以后才开始成藏.隐蔽油气藏形成与输导体系、侧封和顶封密切相关,如果输导通道的输导性能过强而封堵性差,油气可能漏失.
方法·技术
岩石C6—C15轻烃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蒋启贵, 张彩明, 张美珍, 张渠
2007, 29(5): 512-515.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12
摘要(840) PDF(289)
摘要:
采用低沸点溶剂密封抽提技术和色谱"程序升温蒸发进样(PTV)切割反吹"分析技术,选用色谱内标法对岩石样品中C6—C15轻烃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由于轻烃组分的不同挥发性,C7以前的轻烃组分在前处理过程中受到了更多的损失,故在研究中以1-己烯做内标物来控制C6—C7间烃类物质的定量,以1-壬烯做内标物来控制C7—C15间(含C7)烃类物质的定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大于85%,岩石样品的重复性分析相对误差小于10%,方法稳定可靠.分析结果在提供C6—C15轻烃定量数据的同时还提供了轻烃指纹参数,因而其资料信息丰富,在油气田勘探和资源评价领域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成熟凝析油色—质谱分析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张云献, 沈忠民, 王英, 刘海燕
2007, 29(5): 516-521.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16
摘要(779) PDF(275)
摘要:
色—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23气田、白庙、桥口深层以及塔里木盆地中1井共11个凝析油样品轻烃组分色谱—质谱分析资料,进行了异构烷烃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并应用一些新的轻烃地球化学指标,准确地判定了油气特征.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文23气田主要为煤型凝析气藏,其凝析油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成的煤型凝析油;白庙凝析气藏所含的凝析油主要为泥岩地层在生油高峰—高成熟阶段生成的凝析油;塔里木盆地中1井2个样品所含凝析油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生成的凝析油,与东濮凹陷文23气田以及白庙地区的凝析油存在显著差别.
粗糙毛细管通道中油水驱替数值模拟与分析
刘长春, 刘石, 王雪瑶
2007, 29(5): 522-526.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2
摘要(696) PDF(311)
摘要:
油水运移和聚集研究,对认识油气藏的成藏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张力是油水运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不同几何形状的运移通道中,表面张力可能是驱替的动力或阻力.采用表面规则的突起台阶模拟粗糙元,使用非定常的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体积函数(VOF)界面追踪方法,使用连续表面张力(CSF)模型考虑表面张力的影响,对毛细管通道中的油水驱替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元的形状和尺寸是影响油水界面形态和流量的重要因素;由表面张力驱动的流体通过粗糙元形成的喉道时会发生水相被油相包裹的现象;在入口压力驱动下,油水发生分段流动现象.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
何大伟, 毛小平, 杨甲明, 吴景富, 潘明太
2007, 29(5): 527-530.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摘要(701) PDF(248)
摘要:
在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包括快速底层数据建模、模拟数据的透明化、油气初次运移模型、多因数控制的油气运聚模拟、油气最优运移路径的法线追踪等,建立了地质模型,并将地质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提升了该系统的模拟能力,使该系统成为地质学家的一个油气系统三维可视化分析工具.利用该系统对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开展了实际应用,得出丽水凹陷总生烃量为158×108t,其中生油78×108t,生气79×1011m3,从而对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
流体排驱压力差异性实验研究
聂海宽, 徐波, 李雪超
2007, 29(5): 531-534.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31
摘要(656) PDF(250)
摘要:
借助实际岩心夹片方法,利用显微观察技术,通过实验对油驱水、气驱水的微观运移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和气驱水排驱压力均随孔隙度的降低而呈明显增加趋势,统计规律服从幂函数变化规律,但两者之差与孔隙度具有复杂变化关系,形成了代表不同成藏意义的3段曲线.当孔隙度大于10%~12%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小,形成气藏和油藏的概率几乎均等;当孔隙度大于5%,小于10%~12%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大,表现为油驱水排驱压力明显大于气驱水,说明储层对石油主要是起封闭遮挡作用,对其运移可能无效,即不能作为油的储层,但可以作为天然气的储层;孔隙度小于5%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小,毛细管排驱压力对油、气运移具有相同的阻挡作用,油藏和气藏形成难度均较大.实验结果合理地解释了根缘气与根缘油在成藏概率上的差异性,以及致密砂岩作为盖层的机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