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

何大伟 毛小平 杨甲明 吴景富 潘明太

何大伟, 毛小平, 杨甲明, 吴景富, 潘明太.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5): 527-530.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引用本文: 何大伟, 毛小平, 杨甲明, 吴景富, 潘明太.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29(5): 527-530.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He Dawei, Mao Xiaoping, Yang Jiaming, Wu Jingfu, Pan Mingtai.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POOL-FORMING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5): 527-530.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Citation: He Dawei, Mao Xiaoping, Yang Jiaming, Wu Jingfu, Pan Mingtai.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POOL-FORMING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7, 29(5): 527-530.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研制

doi: 10.11781/sysydz20070552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732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何大伟(1964- ),男(汉族),博士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22.3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POOL-FORMING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 摘要: 在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包括快速底层数据建模、模拟数据的透明化、油气初次运移模型、多因数控制的油气运聚模拟、油气最优运移路径的法线追踪等,建立了地质模型,并将地质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提升了该系统的模拟能力,使该系统成为地质学家的一个油气系统三维可视化分析工具.利用该系统对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开展了实际应用,得出丽水凹陷总生烃量为158×108t,其中生油78×108t,生气79×1011m3,从而对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

     

  • [1] 周总瑛.成因法与统计法油气资源评价对比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67~73
    [2] 李日容.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1):78~82
    [3] 吴冲龙,王燮培,毛小平等.油气系统动力学的概念模型与方法原理:盆地模拟和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的新思路、新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1998,20(4):319~327
    [4] 吴冲龙,刘海滨,毛小平等.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2):203~212
    [5] 张厚福.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345
    [6] 李明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第3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350
    [7] 石广仁.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第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215
    [8] 郭秋麟,米石云,石广仁等.盆地模拟原理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18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16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24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4-11
  • 修回日期:  2007-08-13
  • 刊出日期:  2007-09-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