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1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西昆仑地震展布与塔西南“A”型俯冲
吴世敏, 马瑞士, 卢华复, 贾承造
1997, 19(1): 1-4.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01
摘要(639) PDF(321)
摘要:
通过对西昆仑地震展布、新生代火山岩及塔西南转换波测深、晚期第三纪以来沉积等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塔里木大陆岩石圈正往西南即西昆仑之下进行“A”型俯冲作用。最后,作者对“A”型俯冲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张希明
1997, 19(1): 5-11.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05
摘要(1531) PDF(401)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层序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构造活动控制了沉积层序的发育,层序具明显的旋回性;层序发育受构造运动影响完整性差;盆地边缘与腹地层序特征差异明显;海侵(泛)事件影响使层序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化。根据其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45个地压及测井层序.详细描述了层序的展布及结构特征,分析了体系域发育与储盖组合关系。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侏罗系油气储盖层特征及评价
王旭, 袁洪, 李兴平, 王国司, 许国民, 杨惠明, 张丽霞, 何贤英, 李钢, 文钢峰, 阎文新, 张万新
1997, 19(1): 12-18.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12
摘要(692) PDF(378)
摘要:
本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东道海子北一五彩湾凹陷及白家海凸起斜坡带石炭一休罗系的储盖层特征进行评价,将其评价结果在纵向上进行组合,划分出若干套储盖组合。认为J1s中上部/J1s底部、J1ba上部/J1ba下部组合最为重要,其余组合次之。根据储盖组合分布特点对研究区储盖组合进行了面上预测及评价。
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地区层序框架
李兴平, 李静琏, 王国司
1997, 19(1): 19-24.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19
摘要(671) PDF(354)
摘要: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该区划分了6个超层序,10个层序,建立石炭系风化面以上到侏罗系层序框架,以及低水位、水进、高水位体系域的平面展布。
东海TB线剖面构造模拟研究
徐旭辉, 江兴歌, 魏武, 张渝昌
1997, 19(1): 25-33.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25
摘要(623) PDF(351)
摘要:
本文解释了横穿钱塘凹陷、西湖凹陷直至钓鱼岛隆褶带长约147km的TB地震剖面;针对东海陆架盆地自古新世以来经历了断陷一被动大陆边缘一挤压一拗陷多时期构造相叠加的特点,建立了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利用作者开发的模拟软件包,计算恢复了各时期的地层原始厚度,再现了拗陷的沉降压实过程;由等面积和关键层平衡结合的方法,实现了T40-T20间挤压构造的复原,得到了平衡剖面并计算了各层面的缩短量;根据生长断裂信息反演犁式断裂在深部延伸的情况并计算了在拉张过程中上盘的位移场和运动轨迹;得到古新世时期从西湖凹陷至钓鱼岛隆褶带的拉张量约为10.4km。通过串接组合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实现了断一挤一拗转化叠加的模拟,再现整个构造沉降发展史,并以一定时间间隔的图形形式表达了模拟的动态结果。
南京附近高骊山组的群落生态和层序地层的关系
陈中强, 邵国强
1997, 19(1): 34-40.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34
摘要(604) PDF(307)
摘要:
本文认为南京附近的高骊山组主要为海相沉积,共识别出5个生态群落及3个沉积层序,着重阐述群落生态分析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恢复了维完早中期下扬子区海平面化的特征。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相比,下扬子区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
朝鲜天然气勘探技术代表团在石油地质中心考察
江其勤
1997, 19(1): 40-40.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40
摘要(536) PDF(234)
摘要:
以朝鲜咸北勘探管理局局长赵京朝为团长的朝鲜天然气勘探技术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6年12月17日到无锡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考察。在无锡期间,朝鲜代表团分别听取了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张义纲、章复康等教授所作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判别与天然气勘探决策”、“天然气测试分析技术与应用”的学术报告,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实验测试室。朝鲜代表团对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然气勘探技术和一系列现代化实验测试仪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苏南地区龙潭组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查前景
夏能新, 李丽娜
1997, 19(1): 41-46.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41
摘要(624) PDF(337)
摘要:
本文试从苏南地区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龙潭组煤层特征(厚度、形态、结构、稳定性、分布及其煤炭资源)、煤层含气量、煤储层特征(储集空间与煤岩吸附特征)、煤变质程度、瓦斯压力、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总结龙潭组煤层气地质特征,为区内龙潭组煤层气资源现状及其勘查前景提供地质依据,并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合肥盆地侏罗系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与优质储层发育的潜力
王鑫
1997, 19(1): 47-51.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47
摘要(601) PDF(299)
摘要:
合肥盆地侏罗系地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储集砂岩发育,但砂岩储集物性与孔隙结构均较差,现有样品分析表明储层主要为低渗透致密层,仅上侏罗统具中等的储集性能.作者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多方面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对侏罗系砂岩低孔隙、低渗透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根据成因划分了四种储集类型,不同的储集类型具不同的储集潜力。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地震地层学等研究认为合肥盆地侏罗系地层具优质砂岩储层发育的潜力,并指出优质储层发育的方向。
塔里木盆地北部常规原油形成机制
陈正辅, 翟晓先
1997, 19(1): 52-58.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52
摘要(555) PDF(344)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有两种成因类型的常规油,与源岩类型及成熟度有关的常规油有:与中等成熟度的中生界源岩有关的陆相常规油,源区主要分布于库车拗陷,降解产物以轻质油一常规油为主;与中等成熟度的石炭系源岩有关的海相常规油,资源规模较小,集中程度也低,至今尚未发现以其为源岩的油气田(藏);与隆起及斜坡区奥陶系源岩有关的常规油,其中上统虽然有机质丰度偏低。但分布广、厚度大,降解产物为常规油一轻质油,其晚期的生油潜力值得重视。与成藏期及后生变化有关的常规油有:早期(海西期)成藏的油气经后生改造形成的残留油及重新组合形成的常规油;中期(印支一燕山期,最迟喜马拉雅中期)成藏的油气,由于成藏时封闭体系不严而形成的常规油。塔北地区不同源岩、不同演化阶段及相应的油气产物,经历了不同期次、不同程度的改造与变化,最终形成不同性质的油气藏,包括大量经后生改造而形成的常规油藏。
轻质原油地化新参数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岩探讨
周锦南, 钱志浩, 周桂英
1997, 19(1): 59-65.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59
摘要(611) PDF(2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轻质原油的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即质谱族组成分析方法。一次进样分析可快速获得链烷、环烷及芳烃共计11类化合物的族组成数据。作者用本方法分析了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几个不同地区的26个油样。为充分利用分析结果,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部质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由此提取出可用于研究石油成熟度、生油母质类型和油气运移程度的3个地球化学新参数。最后,作者运用这3个新参数对塔里木盆地可能的油源岩作了研究性的探讨。
预测油气田数目及规模分布的一种新途径──帕雷托截断分布模拟法
刘毅, 李军, 程学福
1997, 19(1): 66-70.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66
摘要(649) PDF(323)
摘要:
本文把油气资源评价的成因法和统计模拟法相结合,建立了帕雷托截断分布模拟法,预测大型含油气地质单元的油气田数目及规模分布。本方法提出了对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集中程度”参数,采用迭代过近算法实施模拟运算。最后应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进行了预测,并就有关参数的选取作了探讨.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K1q3+4)沉积环境
楼章华, 谢鸿森, 蔡希源, 王玉华, 李本武
1997, 19(1): 71-75.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71
摘要(650) PDF(336)
摘要:
通过研究取心井段的岩相、岩相组合和垂向沉积层序,可将扶杨油层(K1q3+4)的沉积环境划分出数种类型:砂质网状化河道、低弯度河道、决口扇、河间湖泊、水进式三角洲和滨浅湖相等。杨大城子油层沉积时期,北部、西部和南部沉积体系的网状化河、低弯度河在盆地东部汇合,发育曲流河。扶余油层开始沉积以后,在盆地西部河流汇水形成湖泊。在扶余油层沉积晚期,湖面迅速扩大,只有南部沉积体系,由于丰富的沉积物供给,发育水进式三角洲沉积,而其余地区,河口砂坝被改造成由粉砂岩和薄互层组成的滨浅湖相。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岩与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
宁正伟
1997, 19(1): 76-81. doi: 10.11781/sysydz199701076
摘要(601) PDF(376)
摘要:
本文以丰富的地质资料对华北地区石炭三叠系煤岩的割理、吸附、孔隙溶积、含气性、灰分产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煤岩与煤层气储层物性的关系。提出了镜质组含量高的煤岩类型有较好的煤层气储集物性条件。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在北部和南部煤岩类型相对较差,中部最好,为煤层气储集条件有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