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8卷  第2期

目次
石油实验地质第38卷第2期2016年3月
2016, 38(2): .
摘要(475) PDF(1213)
摘要:
盆地·油藏
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及其对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郭书元, 詹伟, 黄太柱, 蔡习尧
2016, 38(2): 147-155.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47
摘要(1361) PDF(944)
摘要:
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前人称为"巴楚运动",认为发生于小海子组与标准灰岩沉积期之间。有研究者否认其存在,有人认为发生于小海子组与含灰岩段沉积期之间,有人认为发生于上泥岩段与砂泥岩段沉积期之间,多数研究者未提及。根据地表及钻井地层对比、地震资料解释追踪认为,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沉积之后发生一次抬升事件,依次剥蚀了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标准灰岩段、中泥岩段,直至巴楚组。而后海水由塔西南向东、向北侵入,超覆沉积了玛扎塔格组砂泥岩段、含灰岩段和小海子组。该次运动发生的时间大致在早石炭世大塘期中、晚时之间,造成塔西地区由寒武纪以来的北倾斜坡反转为南倾斜坡,使寒武-奥陶系成熟烃源岩排出的烃类运移指向南转换向北。位于麦盖提斜坡和巴楚隆起上海西晚期形成的构造带,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现已发现了和田河气田、鸟山气田、巴什托油气田、亚松迪气田和海米罗斯东含气构造等。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参区块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田鹏, 马庆佑, 吕海涛
2016, 38(2): 156-161.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56
摘要(1232) PDF(1031)
摘要:
通过对跃参区块近30口单井及其生产动态的分析解剖,结合岩心观察、分析化验等资料,深入探讨了跃参区块"X"形共轭走滑断裂体系对奥陶系岩溶缝洞体形成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带多期活动形成了大量的高角度构造裂缝,伴随后期热液流体改造而发育大型缝洞型储集体。油气沿主干走滑断裂带垂向向上运移后,再沿次级走滑断裂带发生再分配,控制着该区油气性质的变化及油气充注程度。主干走滑断裂带上油气充注程度高、原油物性好、已钻井产能较好,而次级走滑断裂带上油气充注程度低、原油物性相对偏差、已钻井产能也相对偏差。此外,走滑断裂带的展布方向、断裂左右盘的相对位置、离断裂带的远近等因素对油气富集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近NE向走滑断裂带的上升盘是油气最富集的部位。
库车坳陷依南地区阿合组致密砂岩气储层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
康海亮, 林畅松, 李洪辉, 王开忠
2016, 38(2): 162-169.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62
摘要(988) PDF(973)
摘要:
库车坳陷依南地区下侏罗统阿合组具有形成致密砂岩气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已获勘探证实。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资料、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的观察鉴定以及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为辫状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裂缝发育,孔隙度集中分布在4%~12%,平均为7.53%,渗透率集中在(0.1~100)×10-3 μm2,平均为12.33×10-3 μm2,其中小于1×10-3 μm2的样品占到75%,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形成与沉积背景、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因素相关。综合有利相带、特征曲线重构反演砂岩厚度、裂缝发育程度,结合构造背景对有利区进行了综合预测,指出有利区主要发育在依南2、依南5和吐孜2井一线南侧,其中依南2井南侧和西南侧潜力最大,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与柯坪露头中上奥陶统地层对比及烃源岩分布
刘存革, 李国蓉, 罗明霞, 邵小明, 罗鹏, 刘永立, 高利君
2016, 38(2): 170-177.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70
摘要(1187) PDF(953)
摘要:
柯坪露头奥陶系地层是塔里木盆地大型碳酸盐岩台地的西延部分,两者经历了相同的沉积演化过程。以古生物资料为基础,通过碳同位素地层对比,认为沙雅隆起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发育的中达瑞威尔阶碳同位素正漂移(MDICE)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内发育的凯迪阶早期古登伯格碳同位素正漂移(GICE),分别对应于柯坪露头萨尔干组下部和其浪组中下部的正漂移,推测其浪组上部存在加里东中期Ⅱ幕构造运动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之上的其浪组和印干组地层对应于沙雅隆起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受早-中奥陶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北部中下奥陶统台地东侧表现为陡坡,台地厚度向西北逐渐减薄,沙雅隆起西北地区和阿瓦提-柯坪北部地区属于斜坡-盆地沉积体系。萨尔干组海相烃源岩主要由达瑞威尔阶中晚期凝缩段沉积构成,结合露头和沙雅隆起钻井电性特征,认为该套烃源岩在阿瓦提和沙雅隆起西北地区也有分布。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柯坪、塔中和沙雅隆起小型碳酸盐岩台地之间的凹陷是GICE对应的良里塔格组烃源岩有利发育地区。印干组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广,在阿瓦提和沙雅隆起均有分布。
阿尔金南缘山前侏罗系页岩气地质特征
李伟奇, 康志宏, 周磊, 童雪飞, 皇甫静静
2016, 38(2): 178-182.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78
摘要(1650) PDF(981)
摘要:
阿尔金南缘山前侏罗系泥页岩发育,但页岩气勘探尚未涉及。以野外地质调查和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通过采样分析测试,厘定了阿尔金山前侏罗系泥页岩层段的分布和有机地化特征,识别出了有效页岩的赋存层位和分布区域。发育于半深湖环境的大煤沟组,是侏罗系泥页岩层段的主体,沿山前呈NE-SW向条带状展布。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于1.00%~5.19%,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分布于1.11%~2.87%,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借鉴北美经验,认为山前大煤沟组泥页岩层厚较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和热演化阶段适宜生气,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较好;月牙山区带、黑石山-三脚架区带、柴水沟-清水河区带以及茫崖1号沟区带为4个页岩气有利区。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张淼, 云金表
2016, 38(2): 183-188.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83
摘要(1236) PDF(1132)
摘要: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伸展-走滑关联断裂体系控制的中新生代盆地与大别地区变质核杂岩组成了完整的伸展拆离体系。盆地沿北西西与北东向基底断裂带分布特征、盆地沉降方向的转变过程以及与造山带北侧前陆盆地体系的时空分布关系,均揭示盆地群的发育经历了造山挤压与区域伸展2个发育阶段。它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由挤压到造山后伸展的演化过程具有同步特点。综合造山带深部地球物理特征、造山后期"气球膨胀式"花岗质杂岩的发育过程,推断造山带上叠伸展盆地具有区域伸展与造山带深部调整双重体制动力。盆地群的形成是东秦岭-大别造山带陆内俯冲、松弛与区域伸展共同控制形成的产物。
莺歌海盆地砂质块体搬运沉积及其天然气聚集
张迎朝, 王立锋, 李绪深, 钟泽红, 詹冶萍, 徐涛
2016, 38(2): 189-196.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89
摘要(1175) PDF(1455)
摘要:
通过莺歌海盆地XF13区三维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新识别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砂质块体搬运沉积体系,进而研究其沉积模式及优质天然气聚集机制。钻井岩心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发育块状层理、平行层理、突变接触面、泥岩撕裂和变形层等重力流沉积构造;地震资料上其与围岩差异显著,呈"削截"接触关系。砂质块体搬运沉积由多期构成,每期经历"早期侵蚀-充填迁移"和"晚期废弃"2个沉积阶段,相应发育近物源砂质碎屑流、块状厚层砂岩朵叶体和远物源泥质浊流、席状砂的沉积构型。构建了外陆架、海侵-高位体系域砂质块体搬运沉积新模式。以XF13大气田为例,从砂质块体搬运沉积、构造-岩性圈闭的形成到输导体系和天然气成藏过程分析,探讨了优质天然气聚集机制,认为莺歌海盆地中深部具备形成"优质储集体、高烃类气"天然气聚集的地质条件。
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
王同, 熊亮, 徐猛, 董晓霞, 周瑞琦, 付晓宁
2016, 38(2): 197-203. doi: 10.11781/sysydz201602197
摘要(1198) PDF(1563)
摘要:
根据川南地区绵阳-长宁拉张槽3口井的源储实验资料研究表明,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演化程度高、高脆性等特征,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B1井区保存条件较好。微观储集空间分为有机孔、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脆性矿物粒间孔、粒内溶蚀孔及黄铁矿晶间孔)和微裂缝(构造微缝、成岩收缩缝和溶蚀缝)3大类,并可进一步细分为9种类型,孔隙形态表现为细颈墨水瓶广体孔含少量狭缝形孔和平板、楔形缝2种结构,孔径分布复杂,以中孔为主,少量微孔及大孔。优质页岩孔容、BET比表面积较大,为页岩游离气及吸附气提供良好的储集吸附空间。其孔隙类型与分布特征的差异主要受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成岩作用、孔隙流体压力的控制。
不同泥岩相有机质赋存特征及对比表面积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为例
刘伟新, 朱晓军, 马安林, 蔡进功, 卢龙飞
2016, 38(2): 204-210.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04
摘要(1504) PDF(1021)
摘要:
对沾化凹陷古近系L井沙三下亚段不同埋藏深度的泥页岩岩心和薄片进行分析,及X-射线衍射、热解、比表面积检测,结果显示,L井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可分为贫有机质纹层的岩相A和富有机质纹层的岩相B,前者有机碳含量(TOC)低,比表面积较大,后者有机碳含量高,比表面积较小。从比表面积与TOC相关性来看,岩相A呈正相关收敛状,而在岩相B则呈发散状,表明岩相A中的有机质主要吸附于矿物表面,而岩相B的有机质主要呈纹层状富集。有机质赋存状态的差异对泥页岩比表面积的影响较为明显,富有机质纹层岩相B的岩石比表面积低于贫有机质纹层岩相A,而不同岩相中矿物对比表面积的贡献度相近,表明不同岩相(A和B)比表面积的差异与有机质纹层的多寡有关。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储层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
王芙蓉, 何生, 郑有恒, 侯宇光, 吴世强
2016, 38(2): 211-218.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11
摘要(1619) PDF(1187)
摘要:
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潜江组潜二-四段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各样品具有差异的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潜二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1.38%,总体处于未熟-低熟阶段(Ro为0.26%~0.5%),矿物中蒸发岩类矿物含量高;潜三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2.53%,总体处于低熟-中等成熟阶段(Ro为0.5%~0.88%),矿物中石英和黏土含量较高;潜四段页岩有机质以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为主,TOC平均值为0.69%,总体处于中等成熟-成熟范围(Ro为0.55%~1.3%),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与北美及中国其他地区的页岩相比,潜江组盐间页岩具有"低黏土矿物、低石英、高碳酸盐、低脆性矿物"的特征,但其中潜三段的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56%),脆性指数较大(平均75.3%),具有较好的脆性,是潜江组盐间页岩最有利的勘探层段。
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初始期的厘定——以中东鲁卜哈里盆地为例
姜辉, 樊生利, 赵应权, 张哨楠, 周瑾, 刘志强
2016, 38(2): 219-223.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19
摘要(891) PDF(892)
摘要:
鲁卜哈里盆地奥陶系S组为一套典型的超深致密化砂岩储层,石英次生加大为主的硅质胶结作用是导致本区储层致密的最主要因素。利用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自生伊利石矿物同位素测年,结合构造沉降史、埋藏史和热演化史,以首批油气充注的尾声即焦沥青在孔隙中的充填映射储层致密初始期的时间下限;以首次石英次生加大集中发育导致孔隙急剧缩减映射其时间上限,估算奥陶系储层致密初始期约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并计算出储层致密化速率约30.6 m/Ma。此外,储层致密化后油藏继续热演化,部分原油热裂解生成天然气可在圈闭内部重新调整聚集形成凝析气藏,部分裂解天然气朝上倾方向继续逃逸或通过颗粒间微孔隙透析成为弥散状油气分布体。
伊拉克哈勒法耶油田塞迪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高孔低渗成因分析
王昱翔, 周文, 郭睿, 伏美燕, 沈忠民, 赵丽敏, 陈文玲
2016, 38(2): 224-230.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24
摘要(1454) PDF(1152)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实验压汞数据等资料,对伊拉克哈勒法耶(Halfaya)油田塞迪(Sa'di)组以生物体腔孔为主的高孔低渗生物灰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该类储层岩石类型包括颗粒灰岩、泥粒灰岩、粒泥灰岩和泥(晶)灰岩,其中颗粒灰岩分为鲕粒灰岩和生物灰岩。塞迪组以缓坡相为主,发育内缓坡和外缓坡2个亚相,下段储层各项物性参数均好于上段。储层优势孔隙类型为体腔孔和粒内溶孔,压汞数据反映出排驱压力较高、喉道半径小,渗流能力差。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控制,不同微相储层特征差异较大,成岩改造作用对次生孔隙的形成有建设性作用,整体胶结作用较弱。生物体腔孔发育,连通性较差;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被改造程度差;储层受沉积过程控制,成岩改造很弱;孔隙类型多样,但优势孔隙类型对渗透率贡献低是导致储层高孔低渗成因的关键因素。
油气地球化学
渤南洼陷页岩生烃组分动力学分析及其对页岩油气勘探的意义
蒋启贵, 申宝剑, 仰云峰, 李志明, 马媛媛, 钱门辉
2016, 38(2): 231-239.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31
摘要(1308) PDF(1331)
摘要:
中国东部古近系页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成烃生物以浮游藻为主,主要为Ⅰ型有机质。利用热解色谱仪对Ⅰ型有机质进行了烃源岩生烃组分动力学分析,并结合热史外推地质过程,对渤南洼陷烃源岩层段页岩油气生成潜力、组分及含油饱和度进行了研究。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烃源岩层系轻烃及重烃生烃转化率分别为31.1%和43.8%,已进入主生油期,如排烃不畅,则层系油饱和指数为273.24,有一定的页岩油潜能,但油质重,不利于页岩油开发;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层系轻烃及重烃生烃转化率分别为73%和83.5%,原油已大量生成,甲烷生烃转化率为33.2%,已进入大量生成甲烷阶段,湿气生烃转化率为58.1%,是生成湿气的高峰,如排烃不畅,则层系油饱和指数达571.17,且油气并存,弹性驱动力强,是页岩油开发重要目标区;沙四中及下亚段,生油已结束,是甲烷生成高峰期,如排烃效率低,已生成的原油将会裂解,除非形成超压体系,此时烃源岩层系主要是以气为主,应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主。
烃源岩人工模拟过程中苯并藿烷的成熟度指示
宋晓莹, 张彩明, 郑伦举, 张渠, 承秋泉
2016, 38(2): 240-243.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40
摘要(1361) PDF(1383)
摘要:
通过对吉林桦甸盆地新生代古近系油页岩热压模拟实验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苯并藿烷类化合物在340℃的模拟产物中已经基本消失,而在此模拟温度之前,苯并藿烷指数(BHI)与实测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烃源岩成熟之前,苯并藿烷指数可以作为一项较好的成熟度评价指标,同时苯并藿烷也可作为未成熟和低成熟烃源岩的特征标志物。
塔河油田西北部于奇西1井奥陶系中-轻质原油地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罗明霞, 夏永涛, 邵小明, 刘永立
2016, 38(2): 244-250.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44
摘要(1198) PDF(1323)
摘要:
于奇西1(YQX1)井在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超重质油区获稳产中-轻质油流,为了确定其原油成因,作者通过与邻区奥陶系超重质油、雅克拉凝析油的物性、族组成、饱和烃、芳烃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YQX1井原油具有高饱和烃、中等芳烃、低非烃和沥青质的特征,正构烷烃系列分布完整,呈单峰前峰型分布,色谱图上出现较强的"UCM"鼓包。甾萜烷分布与于奇西超重质油以及雅克拉凝析油具有相似性,确定其同源;而Ts/(Ts+Tm)、4-/1-MDBT等成熟度参数对比显示,YQX1井原油成熟度较邻区超重质油藏高,而和雅克拉凝析油相近,属高成熟原油。结合塔河西北部晚期的油气成藏背景和构造演化特征,尤其是轮台断裂在喜马拉雅期的控油作用,推断YQX1井中-轻质油主要来自北部。喜马拉雅晚期的高成熟轻质油气沿轮台断裂运移,至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由北向南对前期的超重质油藏进行混合改造,形成了一定范围的中-轻质油藏。
四川盆地南江栖霞组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李小宁, 黄思静, 黄树光, 黄可可, 袁桃, 罗文
2016, 38(2): 251-258.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51
摘要(1032) PDF(1374)
摘要:
四川盆地南江桥亭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二段灰岩局部白云岩化,基质白云岩主要由非平直晶面他形晶白云石构成,孔洞缝中充填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溶解作用主要发生在白云石中。在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碳氧同位素、元素、包裹体均一化温度、阴极发光测试手段,结合埋藏史、热史以及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非正常地热增温事件,研究了基质白云石和鞍形白云石的特征和成因。研究表明:基质白云石、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别为100~110,130~230,130~230℃;富含基质白云石、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样品的δ18OPDB值分别为-4.27‰~-6.28‰,-4.87‰~-5.80‰,-5.16‰~-6.50‰,δ13CPDB值分别为3.97‰~5.22‰,4.88‰~5.35‰,2.73‰~4.29‰;与基质白云岩相比较,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的δ18O值略负,并显示三者碳源为同时期海水。反演的基质白云岩形成流体的δ18OSMOW值分布在3‰~6‰之间,鞍形白云石δ18OSMOW主要分布在7‰~14‰之间,盐度均显著高于同期海水,因而两者都是在高温和高盐度的流体中形成的。三者都受到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活动所引起的热事件影响,高温和高盐度克服了白云石沉淀的动力学屏障,形成交代灰岩的基质白云岩和孔洞缝中充填的鞍形白云石,流体的持续高温和Mg2+的消耗,导致了高温方解石的沉淀,显示热液对碳酸盐岩的改造作用。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金山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路清华, 顾忆, 宋振响, 周卓明, 李贶
2016, 38(2): 259-265.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59
摘要(1006) PDF(1382)
摘要:
金山地区位于梨树断陷的东南斜坡带上,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区。通过对金山地区已发现油气藏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金山地区天然气有2种不同类型的成因:(1)金2井天然气CO2含量高,为非烃气藏,CO2为无机成因气,烷烃气干燥系数高,为干气,属无机与有机的混合成因气,有机成因气主要为油型气;(2)其余各井天然气非烃含量低,为烷烃气藏,烷烃气中CH4含量较低,为典型湿气,属成熟-高成熟煤型气。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
孟苗苗, 康志宏, 徐耀辉, 于超, 刘琪
2016, 38(2): 266-272.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66
摘要(1644) PDF(1295)
摘要: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有很好的勘探前景,但除阿克莫木气田外,并无其他突破,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主力烃源岩层认识不清。通过对喀什凹陷9个野外剖面系统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下石炭统和中-下侏罗统为喀什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层系,其中下石炭统Ⅱ型海相泥岩和泥灰岩为中等-好烃源岩,分布广泛,厚度大,现今处于高成熟阶段,以生干气为主;中侏罗统杨叶组Ⅱ型湖相泥岩和下侏罗统康苏组Ⅲ型沼泽相泥岩较次,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以生油和轻质油为主。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孜苇油苗、克拉托油砂和阿克1井油源均来自于石炭系,研究认为石炭系为喀什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有限且分布范围局限,对油气成藏贡献较小。
方法·技术
盐湖盆地复杂岩性区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
罗劲, 李铭华, 郭丽彬, 钟庆良, 孔金平, 查光煜
2016, 38(2): 273-277.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73
摘要(1197) PDF(1131)
摘要:
通过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王-广-浩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4段0油组半咸化期砂岩储层的预测,形成了一套剖析盐湖盆地复杂岩性区储层的预测方法——"四定法"储层预测技术,即:地质地震复合相定相带、岩石物理建模定标志、多属性地质综合分析定边界、确定性反演定厚度。近3年来,采用"四定法"在潜江凹陷进行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发现了多个高产滩坝岩性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复杂岩性区储层预测的准确性。
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在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页岩岩心分析中的应用
马晓潇, 黎茂稳, 庞雄奇, 黄振凯, 蒋启贵, 李志明, 曹婷婷, 李政
2016, 38(2): 278-286. doi: 10.11781/sysydz201602278
摘要(1445) PDF(1766)
摘要:
中国陆相湖盆沉积相变快,表现出很强的岩石组构和化学组成非均质性。为高效刻画这种非均质性,需要获得高密度地质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基础信息。利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以济阳坳陷沙三、沙四层段泥页岩系统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优化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岩心测试的实验条件,并选取泥页岩和砂岩典型样品进行方法测试,明确了不同岩性的XRF响应特征。通过对系统岩心高密度XRF测试,实现了高效获取岩心元素组成和岩石学特征的目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运用于岩性和岩相划分、岩石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分析、泥页岩非均质性表征等方面,并为页岩油赋存机理研究重点样品优选奠定基础。
综合信息
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页岩高压等温吸附技术
2016, 38(2): 287-287.
摘要(321) PDF(9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