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9卷  第S1期

显示方式:
目录
目录
2017, 39(S1): .
摘要(300) PDF(122)
摘要:
油气勘探开发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特征及控储作用
兰明杰, 王洪涛, 马庆佑, 杨素举, 李宗继, 陈昕华
2017, 39(S1): 1-6.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01
摘要(1204) PDF(336)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区域应力场背景,厘定了其主要活动期次和形成机制。根据该断裂带在中下奥陶统的分段变形特征,将其分为直立—线状、正花—羽状及负花拉分破碎3个分段带,再结合已钻井的储层特征、断裂构造样式及反映储层特征的相关属性,认为负花—拉分破碎带储层最发育,正花—羽状次之,直立-线状最差。
塔里木盆地北部顺北一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分析
周红涛
2017, 39(S1): 7-12.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07
摘要(1327) PDF(246)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顺北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储层类型复杂。以成像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岩心等资料,将其储层类型根据其空间组合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其中主断裂以洞穴型储层为主,次级断裂主要发育裂缝、裂缝孔洞型;并开展了与相邻区块储层类型的横向上对比。结合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初步探讨了岩心上比较发育的水平缝的测井响应特征,成像处理结果表明这种类型裂缝渗流能力较差。
塔河油田中深层高放射性地层成因及应用
马雪健, 王晨光
2017, 39(S1): 13-16.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13
摘要(1062) PDF(139)
摘要:
塔河地区中深层是指中—下奥陶统内幕探明储量区计算油层底界附近的辅助层T751面到鹰山组T78面之间的层系,相当于地层划分的鹰上段下亚段和鹰下段。T751地震、测井追踪比较困难,通过大量统计发现,塔河中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存在三套高放射性层段,而这些高放射性地层可能是很好的油气储层,因此在中深层储层评价中,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评价高放射性储层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高放射性地层不仅可以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而且对于裂缝发育带和早期岩溶作用以及后期油气充注路径有很好的指示。
塔河油田三叠系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程兰, 王晨光, 周威
2017, 39(S1): 17-22.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17
摘要(1067) PDF(143)
摘要:
近年来,塔河油田9区的开发实践表明,该区三叠系下油组存在不同程度水淹。目前该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水淹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区块岩心水驱实验表明,水淹后油层电阻率呈单调下降特征,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及粒度均变化较小。在研究水驱实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9区三叠系下油组油层水淹后储集层性质的变化,总结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形成以重建原始电阻率法为主、以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比值法为辅的一套水淹层识别方法,与测试结果匹配较好。
塔河缝洞型油藏井组氮气驱影响因素分析
解慧, 郭臣, 陈勇
2017, 39(S1): 23-26.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23
摘要(980) PDF(99)
摘要:
氮气驱三次采油技术在塔河油田应用广泛,增油效果显著,但井组氮气驱效果差异大,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基于对缝洞型油藏的认识,将岩溶背景划分为风化壳+暗河复合岩溶、暗河岩溶和断溶体3大类型,研究不同岩溶背景下的储集体深度、剩余地质储量和注入气水比对井组注氮气增油效果的影响。从已完成评价的35个注气井组出发,分析不同岩溶背景下的注气效果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导油田的注气工作。
塔河油田AT2井区层状边水油藏氮气泡沫驱可行性研究
谢爽, 刘蕊, 窦莲, 郑小杰
2017, 39(S1): 27-31.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27
摘要(836) PDF(119)
摘要:
边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边底水侵入导致垂向矛盾与平面矛盾。氮气泡沫驱因具有气源广泛、价廉经济等优点,是目前泡沫驱中矿场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将氮气泡沫注入底水锥进的油井可发挥明显的压锥效应。塔河油田AT2井区注入水波及体积小,水驱效率低,为改善塔河油田AT2井区三叠系上油组开发效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氮气泡沫驱可行性研究。
表层吸收补偿技术在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应用
李赋斌, 费建博, 马学军
2017, 39(S1): 32-3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32
摘要(838) PDF(137)
摘要:
塔里木盆地沙漠地表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导致地震波的能量减弱、分辨率降低;沙漠表层介质的空间变化大,吸收衰减引起地震子波能量和相位的空间变化,如果该变化远大于储层信息的空间变化,会造成储层预测失败。表层吸收补偿技术是一种基于确定性近地表模型的定量分析及衰减补偿技术,通过地震记录的折射波主频转换得到相对衰减系数R值,由谱比法求取表层相对Q值,并利用稳定的吸收补偿算法对表层吸收衰减进行地震波补偿,能合理拓宽地震信号的有效频带并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同时有效解决近地表空变吸收问题。
缝洞型凝析气藏见水分析及对策研究
丁辉, 张浩
2017, 39(S1): 36-39.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36
摘要(942) PDF(115)
摘要: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气藏为碳酸盐岩缝洞型凝析气藏,生产后期因高含水严重制约产量的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了单井含水特征、缝洞型储层油气水相渗机理和见水模式,认为本区含水特征分为缓慢上升型、快速上升型、暴性水淹型和无水型4种类型;油气水相渗研究认为,裂缝-孔洞储层气流动能力比裂缝型储层高,且裂缝型储层中气体流动能力受液相影响更为明显和突出;总结出了纵深断裂沟通型、裂缝、孔洞沟通型和定容型3种水侵模式,并给出相应开发技术对策。
高温高压下CO2在原油和高矿化度地层水中溶解度实验——以塔河油田某区三叠系油藏为例
王丹, 赵瑞明, 崔茂蕾, 张晓宇, 王娜
2017, 39(S1): 40-43.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40
摘要(1475) PDF(245)
摘要: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温高压CO2溶解度测定装置,在110 ℃、50 MPa条件下测试CO2在高矿化度地层水、原油以及非饱和油水共存状态下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地层水溶解二氧化碳气体量为26.5 m3/m3,复配原油溶CO2能力为134 m3/m3,在油水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注入的CO2在油水中的分配系数为9.23。
塔河油田缝洞型凝析气藏注水保压技术研究
郝洋, 何寅, 李宗睿
2017, 39(S1): 44-47.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44
摘要(1089) PDF(120)
摘要:
塔河油田D区奥陶系凝析气藏是其主力气藏。其D2井区近年来产量递减迅速,如何提高该类气藏的采收率是区块持续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气藏储集体特征及开采特性,分析了注水保压机理、选井依据、先期注水与后期注水的适用范围及最佳时机,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注水量与压力恢复、储量动用的关系以确定合理注水量,提出了较完整的注水保压技术,通过现场实践表明注水保压可有效提高碳酸盐岩缝洞型凝析气藏天然气采收率。
一种计算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远井生产压差的新方法
丁磊, 郭忠良, 熊艳梅, 袁飞宇
2017, 39(S1): 48-51.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48
摘要(1044) PDF(107)
摘要:
塔河油田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远井储量动用压差的量化一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从矿场实践出发,应用注水指示曲线推导出一种计算远井储集体动用所需的生产压差的方法,通过矿场应用验证认为比较可靠,可用于指导生产。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深穿透酸化实践及认识
张世亮, 赵毓, 王培轶, 李璐, 丁磊
2017, 39(S1): 52-5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52
摘要(1123) PDF(119)
摘要:
随着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不断开发,受多轮次注水污染、能量下降裂缝闭合、完井酸压效果差等综合影响,远井裂缝导流能力差的井逐步增多,生产表现为供液不足,严重制约油井生产。前期主要依靠常规酸化、大型酸化等传统酸化理念改造,酸液进入近井地带即快速反应,作用距离十分有限,有效率低。通过实施深穿透酸化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远井通道导流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失效井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法
付栋, 李桂云, 秦雪源, 唐博超, 杨烽, 黄米娜, 杨凤民
2017, 39(S1): 56-61.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56
摘要(943) PDF(156)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多期构造作用、岩溶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由孔、洞、缝组成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自2005年在TK741井注水开发试验取得成功以来,西北油田针对能量快速递减的缝洞型油藏实施大规模注水开发,随着开发不断深入注水失效井逐步增多。以采油三厂为例,结合注水替油失效井注采比、注水排量、能量指示曲线以及注水指示曲线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合理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及油藏工程技术方法,针对不同失效类型进行剩余油分析,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法,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开发实践及选井认识
谷海亮, 杜明慧, 任科, 李桂云
2017, 39(S1): 62-6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62
摘要(757) PDF(132)
摘要: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储集体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变化大的特征,储集体类型以缝洞型油藏为主。随着油田的开发,能量和底水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自然递减的主要因素。在水驱采油能力大幅下降的同时,注气提高采收率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在塔河油田注气过程中通过实践摸索,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注气开发的经验及规律,在注气选井原则提出新的认识,为碳酸盐油藏提高气驱效率、指导注气开发拓宽思路和方法。
碳酸盐岩油藏提高注气效率方法技术研究
魏林杉, 杨凤民, 刘洪源
2017, 39(S1): 66-69.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66
摘要(878) PDF(122)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随着注水效果逐渐变差,有必要探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的新方法,其中注气开采是有效手段之一。以提高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气效率方法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比溢出口距离、注气时机、注气速度和注气作业的气水比,提出了提高碳酸盐岩强能量油藏注气效率的方法。
在线液面连续监测在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黄米娜, 王幼, 谷海亮, 李桂云, 刘洪源
2017, 39(S1): 70-74.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70
摘要(1024) PDF(104)
摘要:
塔河油田主力油藏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辖区油井分布广且井间距离大,前期主要是依靠人工井口测试获取液面数据;受到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数量及运行情况的影响,测试工作量大、监测数据存在滞后,人工监测不能实时全面反映油井能量变化、机采井异常等情况。针对油田生产中动液面无法连续测量的问题,开展了液面远程在线监测,实现液面的连续监测和远程采集。通过液面远程在线连续监测,为油水井动态分析提供完整液面数据,可及时判断油井生产状况、调整优化机采工作制度,保证油井处于高效、安全的生产状态,达到节能降耗和油井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塔河油田托普台3区志留系钻井液难点及对策
罗剑波, 刘仕银
2017, 39(S1): 75-7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75
摘要(920) PDF(116)
摘要:
塔河油田托普台3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泥岩互层发育,层厚一般为340~420 m,埋深一般在井深5 570~6 200 m,且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增厚、埋深逐渐加深的态势。通过分析柯坪塔格组岩性、井壁失稳及井漏发生的原因,结合室内评价抑制剂、防塌封堵剂,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钾胺基防塌钻井液体系配方;制定了详细的柯坪塔格组防塌防漏技术措施、工程预防措施,通过物理防塌与化学防塌相结合,强化分段静堵和随钻封堵技术,高软化点乳化沥青与刚性粒子组合防塌封堵;工程上通过控制起下钻速度、起下钻分段顶通循环等手段。该钻井液体系在TP346X井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柯坪塔格组井径扩大率为7.45%,掉块垮塌明显减少,未出现漏失等复杂情况。
“三定法”动静结合在塔河油田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任科, 唐博超, 黄米娜, 刘刚波, 芦海涛, 杨烽, 谷海亮, 李桂云
2017, 39(S1): 79-84.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79
摘要(1035) PDF(127)
摘要:
塔河缝洞型油藏开发动态分析形成“动态三定法”技术序列,即:酸压曲线定井储关系,注水指示曲线定体积变化,能量指示曲线定泄油半径变化。与储集体地球物理识别缝洞中心点的“静态三定法”刻画技术深入融合、相互印证,可指导现场应用实践,合理选择改造措施,实现油井控制储量最大化。
新型一袋化堵漏技术在塔河油田中的应用
潘丽娟, 牛晓, 何仲, 方静
2017, 39(S1): 85-8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85
摘要(894) PDF(88)
摘要: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易井漏、堵漏浆难以滞留、堵漏配方和工艺复杂的难题,提出了理想填充-紧密堆积理论结合的思路。通过优选可酸溶堵漏材料及其颗粒级配,研究形成封堵1~5 mm不同尺寸裂缝的5套堵漏配方,室内承压能力在10 MPa以上,酸溶率超过75%。上述堵漏配方分别生产为一袋化产品,在塔河油田X13H井和X193井奥陶系储层堵漏均一次成功。新型一袋化堵漏技术的配方颗粒级配和施工工艺合理有效,且实现了可酸溶解堵。
塔河油田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现场应用
韩军伟, 杨红满, 卢世浩, 王健, 徐明, 陈颖
2017, 39(S1): 89-9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89
摘要(928) PDF(99)
摘要:
石油钻探过程中,井控工作关乎人员、设备、生产安全,及时、精确发现溢流是井控安全预防的关键。塔河油田结合目前常规的监测方式,研发出高架槽上能够减缓钻井液波动、提升溢流监测的灵敏性“双挡板”装置和钻井液罐上的减缓液面波动装置,进行了现场试验;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溢流预警模型,开发出智能监测溢流预警系统,并应用于现场钻探中;探索了电磁流量计在钻井现场监测出口流量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与目前综合录井溢流监测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提高溢流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应用效果良好。
纤维防漏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王治国, 周鹏成
2017, 39(S1): 96-99. doi: 10.11781/sysydz2017S1096
摘要(1771) PDF(105)
摘要:
为解决塔河油田在固井期间存在的碳酸盐岩孔洞、裂缝性漏失,通过对堵漏机理和堵漏材料的优选,研制了纤维防漏水泥浆体系。通过对5,10,19 mm的堵漏纤维ALF-1水泥浆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5 mm的堵漏纤维ALF-1加量在0.2%~0.3%的范围最为适宜,对1 mm的裂缝和孔洞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承压能力高于7 MPa。在塔河油田TP337X井尾管固井中,采用该纤维防漏水泥浆在施工过程中全程无漏失,声幅测井显示固井质量良好。
采油气工程
塔河油田抽油杆断脱统计分析及优化对策
邓淇文, 何寅, 安国良
2017, 39(S1): 100-10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0
摘要(843) PDF(91)
摘要:
近年来抽油杆断脱成为塔河油田抽油机井检泵作业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造成大量经济及产量损失。通过统计分析认为,交变载荷大造成的疲劳断以及泵挂深导致的抽油杆偏磨断是造成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针对断脱的主要因素,在2015年开始从优化设计、加强管理、引入新技术等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降低了杆断检泵频次,年节约修井费用181万元,年减少产量损失439 t,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夏新跃, 姜建华, 赵元, 蒋磊, 黄静珠
2017, 39(S1): 106-108.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6
摘要(866) PDF(99)
摘要:
针对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低问题,通过分析2012年石油行业标准《SY/T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发现不适应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考虑油套环空与油管内流体密度差,二是没有考虑流体黏度摩阻损失,低估了有效举升扬程,造成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偏低。在原有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密度差及黏度摩阻2个参数,制订了适合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通过将6口稠油掺稀井分别采用《SY/T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和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后者较前者系统效率平均提升10.7%,提高了稠油掺稀井系统效率,指导油田节能降耗。
水套炉烟道吹扫机设计及应用
毛谦明, 芦林山, 胡子龙, 杨荣荣, 赵忠文, 艾克
2017, 39(S1): 109-111.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09
摘要(888) PDF(101)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属于高黏、高凝稠油油藏,在集输过程中地面水套炉已成为单井、流程、场站重要设备之一,但随着炉道、烟道积碳严重,严重影响稠油集输生产。目前传统的清理烟道、烟筒的方式为人工清扫,采用该方式清理,现场维护工作量较大,同时难以对烟道U型管道清理干净。该文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塔河油田现场应用的水套炉烟道吹扫机,该设备配置与烟道内径相匹配的刮刀,能针对U型管进行自由弧度弯曲清理,同时利用吹扫部件将烟道内刮削下来的积碳及时排出。通过现场试验,烟道清理时间大幅缩短,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清理效果好,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稠油掺稀机抽井功图量油方法研究与应用
苏宏通, 杨世国, 温波, 王栋, 操银香
2017, 39(S1): 112-115.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12
摘要(1168) PDF(116)
摘要:
塔河油田为超深、超稠油田,稠油黏度高需配合掺稀油生产;受掺稀泵压的波动,掺稀油生产过程中易于波动,导致掺稀机抽井混合液黏度波动大,井口出液不连续,油井产液计量精度低,影响稠油掺稀井产能评价及日常管理。通过对塔河油田稠油掺稀机抽井工作原理的分析,充分考虑稠油掺稀机抽井大间隙泵不同黏度下漏失量特征,同时结合塔河油田不同区块体积系数不同,利用稠油功图的有效冲程计算抽油机运行过程中的抽吸量,从而准确计算出稠油掺稀机抽井产液量,指导稠油掺稀抽油机井日常管理。
利用功图计算液面的研究与应用
刘燕平, 李海硕, 田磊
2017, 39(S1): 116-121.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16
摘要(1401) PDF(100)
摘要:
从机抽井示功图形成机理、功图载荷分析入手,研究利用功图计算液面的方法,并选取塔河油田工区内的试验井,试验对比不同方法计算液面的准确度。对比得出,针对功图载荷无异常波动,工作制度、含水率稳定的机采井,利用交变载荷线性回归法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交变载荷线性回归法求取液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载荷、工作制度及含水率,因此,载荷异常波动大、含水变化大、工作制度调整频繁及泵况异常油井,不适合应用该方法计算液面。
一种新型抽油杆打捞筒的研制及应用
夏新跃, 欧雪慧, 王磊磊, 睢芬, 程婷
2017, 39(S1): 122-123.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22
摘要(983) PDF(198)
摘要:
塔河油田油井深度普遍在5 350~6 600 m,且以裸眼完井为主,打捞落鱼难度大,特别是油井内抽油杆随油管一并断脱形成复杂落鱼,进一步加剧打捞难度。为提高抽油杆打捞成功率,研制出一种新型抽油杆打捞筒,该装置由引筒、翻板及套铣筒3部分组成,引筒引导落鱼逐步进入翻板及套铣筒,实现打捞抽油杆下部接箍的目的。通过在TH10341井应用抽油杆打捞筒6次,成功捞获井筒内全部弯曲抽油杆,提高了修井进度,减少了作业成本,恢复油井产能5 400 t,创造效益864×104元。
顺北区块完井及配套工具研制及应用
李娟, 邹伟, 张岳华, 周生福, 张小龙
2017, 39(S1): 124-129.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24
摘要(887) PDF(112)
摘要:
塔里木盆地顺北区块具有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特征,其井身结构决定了完井工艺。现有的完井工具不能满足该区需要,特别是不适合5-1/2″小尺寸、高钢级、薄壁厚套管的封隔器,另外完井配套工具,特别是传统的球座、水力锚、压井滑套等可靠性较差,因此,开展了多项技术研发改进,实践证实其满足了顺北区块勘探开发的需求,解决了完井技术瓶颈问题,形成了一套符合顺北区块工况的完整的完井工具工艺体系。
井下液面取样器研制及应用
李靖, 张冬丽, 樊凌云, 邹伟
2017, 39(S1): 130-133.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30
摘要(928) PDF(108)
摘要:
许多油气井因地层能量不足或者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油气产量逐渐减小,在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了解井筒液面的位置及液性变化情况是判断地层产能、注氮或者酸化、压裂等改善措施的重要途径。如果所获取的地层流体样品质量不高,实验评价不正确,会使后面的工序决策失误。设计一种新型的液面浮力激发的井下液面自动取样器,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自喷机抽一体化完井井口密封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钟晓, 邹伟, 谢进
2017, 39(S1): 134-136. doi: 10.11781/sysydz2017S1134
摘要(818) PDF(176)
摘要:
为降低成本,减少自喷井后期修井转抽作业,塔河油田一些油气井采用自喷机抽一体化井口,但存在一定的井控风险。为保证井控安全,研制了自喷机抽一体化完井井口密封装置,提高了井口承压能力及可靠性,保证了井控安全,节约了由于压力偏高进行紧急压井、上修更换井口等的作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