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

王锋 刘池洋 赵红格 杨兴科 翁望飞

王锋, 刘池洋, 赵红格, 杨兴科, 翁望飞.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引用本文: 王锋, 刘池洋, 赵红格, 杨兴科, 翁望飞.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Wang Feng, Liu Chiyang, Zhao Hongge, Yang Xingke, Weng Wangfei. TECTONIC REVERSE OF MESOZOIC AT THE WE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AND ITS MEANING[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Citation: Wang Feng, Liu Chiyang, Zhao Hongge, Yang Xingke, Weng Wangfei. TECTONIC REVERSE OF MESOZOIC AT THE WE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AND ITS MEANING[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06-20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0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2146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锋(1966-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盆地构造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542.3

TECTONIC REVERSE OF MESOZOIC AT THE WE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AND ITS MEANING

  • 摘要: 通过对小松山断裂特征的再分析和对顺层断层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发育于贺兰山北段西麓的小松山“推覆”构造实际上是一个滑覆构造。该区于晚侏罗世之后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贺兰山沉积特征及玄武岩环境指示该区是一大陆裂谷斜坡,在中生代早中期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东西向挤压应力环境。滑覆面之下的三叠系—中上侏罗统的褶皱变形及顺层剪切是这种滑覆引起的局部构造变形,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发育的典型的东西向逆冲形成明显对比,值得重视。

     

  • [1] 汤锡元,郭忠铭,陈荷立等.陕甘宁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勘探[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1~99
    [2] 汤锡元,郭忠铭,王定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带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勘探[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1):1~10
    [3] 郭忠铭,张军,于忠平.鄂尔多斯地块油区构造演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2):22~29
    [4] 杨俊杰,赵重远.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掩冲带构造与油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0~95
    [5]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36
    [6] 孙肇才.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291~296
    [7] 张庆龙,解国爱,任文军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北向断裂的发育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2):119~125
    [8] 张泓.鄂尔多斯聚煤盆地的形成及构造环境[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23(3):1~9
    [9] 张进,马宗晋,任文军.再论贺兰山地区新生代之前拉张活动的性质[J].石油学报,2004,25(6):8~11
    [10] 刘池洋,赵红格,王锋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J].地质学报,2005,79(6):737~747
    [11] 王锋,刘池洋,杨兴科等.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25~27
    [12] 高山林,李芳,李天斌等.汝箕沟晚中生代玄武岩的确定与煤变质作用关系简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3):8~10
    [13] 刘池洋,赵红格,杨兴科等.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4):307~313
    [14] 苏春乾,杨兴科,刘继庆等.从贺兰山区的三叠侏罗系论国内前陆盆地的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4):318~32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57
  • HTML全文浏览量:  94
  • PDF下载量:  37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6-21
  • 修回日期:  2006-03-28
  • 刊出日期:  2006-05-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