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张义楷 周立发 党犇 孙伟

张义楷, 周立发, 党犇, 孙伟.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15-21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引用本文: 张义楷, 周立发, 党犇, 孙伟.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15-21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Zhang Yikai, Zhou Lifa, Dang Ben, Sun We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STRESS FIELDS AND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ORDOS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15-21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Citation: Zhang Yikai, Zhou Lifa, Dang Ben, Sun We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STRESS FIELDS AND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ORDOS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3): 215-219.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doi: 10.11781/sysydz200603215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002CCC014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2146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义楷(1980- ),男(汉族),河北易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E121.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STRESS FIELDS AND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一次运聚与成藏;燕山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二次运聚与成藏;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NE—SSW向,该时期为油气运聚调整和最终就位期。

     

  • [1] 万天丰.古构造应力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22~35
    [2] 汤锡元,郭忠铭,陈荷立等.陕甘宁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勘探[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116~123
    [3] 汤锡元,郭忠铭,王定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带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勘探[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1):1~10
    [4] 王双明.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336~349
    [5] 张泓.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1):87~92
    [6]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6~38
    [7] 任纪舜.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A].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编辑部编.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9号)[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31~44
    [8] 孙肇才.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291~296
    [9] 唐文连,张万选,邢军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及勘探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1):28~34
    [10] 赵林,夏新宇,戴金星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2):136~139
    [11] 赵孟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与运移时间和运移方向的确定与勘探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1996,18(4):340~347
    [12] 席胜利,刘新社,王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3):229~235
    [13] 张福礼.多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2):138~14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82
  • HTML全文浏览量:  41
  • PDF下载量:  38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5-03
  • 修回日期:  2006-03-29
  • 刊出日期:  2006-05-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