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油气显示特征及找油意义

全裕科 柳广弟 丁文龙

全裕科, 柳广弟, 丁文龙.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油气显示特征及找油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604370
引用本文: 全裕科, 柳广弟, 丁文龙.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油气显示特征及找油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604370
Quan Yuke, Liu Guangdi, Ding Wenlong.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S OF HYDROCARBON SHOWS IN THE NIQIUJI SAG,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604370
Citation: Quan Yuke, Liu Guangdi, Ding Wenlong.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S OF HYDROCARBON SHOWS IN THE NIQIUJI SAG,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6, 28(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604370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油气显示特征及找油意义

doi: 10.11781/sysydz20060437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全裕科(1962- ),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目前从事油气田开发技术管理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22.3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S OF HYDROCARBON SHOWS IN THE NIQIUJI SAG,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

  • 摘要: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共施工了16口油气探井,有7口探井见油气显示,其中位于大王庄构造上的南12井试获工业油流,累计产油32.26m3.对凹陷内油气显示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规律:油显示主要集中在下第三系双浮组;储集岩类型主要为中砂岩和细砂岩;油和气显示的深度分别集中在1 000~2 000m和3 000~4 000m;原油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特征;遭受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等次生变化.研究结果还表明,该凹陷存在至少一次煤成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并初步指出了在该凹陷的找油方向,即除了寻找原生煤成油油藏外,还要注意寻找次生油藏;上白垩统残留地层是凹陷内古生界源岩产生的油气向新生界圈闭运移聚集的遮隔层,为成藏的不利因素.

     

  • [1] 全裕科.倪丘集凹陷油源对比及找油方向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增刊):38~42,70
    [2] 全裕科.倪丘集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J].河南石油,1992,6(1):43~48
    [3] 徐辉.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砂岩的储集性及受控地质因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1988,10(4):344~358
    [4] 宁正伟.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岩与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1):76~81
    [5] 陆婉珍,张寿增.我国原油组成的特点[J].石油学报,1980,20(1):92~105
    [6] 王启军,陈建渝.油气地球化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1~327
    [7] 陈锦石,陈文正.碳同位素地质学概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1~157
    [8] 戴金星,宋岩.煤成油的若干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4(5):38~45
    [9] 张大江,黄第藩,李晋超.克拉玛依原油的生物降解[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4(4):11~19
    [10] 张渠,梁舒,张志荣等.原油模拟生物降解的饱和烃色谱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81~8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14
  • HTML全文浏览量:  75
  • PDF下载量:  30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12-30
  • 修回日期:  2006-07-06
  • 刊出日期:  2006-07-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