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30卷  第2期

目次
《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第2期目次
2008, 30(2).
摘要:
盆地·油藏
再议四川盆地西部坳陷深盆气
叶军
2008, 30(2): 109-114.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09
摘要(676) PDF(388)
摘要: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简称川西坳陷),在盆地类型、烃源岩性质、源—储组合关系、储层致密等方面具备深盆气成藏条件。但川西坳陷是一个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叠合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大量排烃作用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天然气主要在水动力和浮力作用下运聚成藏,在成藏机理上与深盆气有本质差异。上三叠统同一套储层在区域上不具气水倒置关系,天然气聚集带特征明显,主要受燕山期和印支期古隆起控制,气水分布规律与深盆气大面积饱含气不同,其最高单井日水产量可达1000m3以上。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现今气藏类型主要以复合圈闭为主,含气丰度和地层水分布受圈闭内的裂缝及成岩储渗体控制,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须4气藏可能是动态散失破坏的残余气藏,储量损失部分被地层水占据,含水丰度普遍较高。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常规机理成藏,经过了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的叠加—调整—改造后,成为具有非常规气水分布特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不属于深盆气范畴。
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罗群
2008, 30(2): 115-120.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15
摘要(1062) PDF(527)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多成因的叠合含油气盆地,不同学者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成因特征和形成机制认识有较大差异;在分析、归纳、总结了4种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构造发育史恢复、地震反射特征,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挠曲盆地、古近纪挤压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前陆盆地共4个阶段的新观点,统一了对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对深化盆地地质认识、正确评估盆地资源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部盆地喜山运动Ⅱ幕研究现状及问题
刘士林, 肖焕钦, 林舸, 鲁国明, 张德圣, 夏永健, 彭美丽
2008, 30(2): 121-126.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21
摘要(802) PDF(569)
摘要:
渐新世末至早中新世,喜山运动Ⅱ幕促使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由断陷沉降向整体坳陷转变,造成古/新近系地层的广泛不整合、盆内次级断层发育以及局部地区的正反转构造等特征;并且造成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由渐新世末的滨浅湖、冲积扇和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到中新世的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为主的转变。文中重点探讨了喜山运动Ⅱ幕活动时限、剥蚀程度、对油气成藏影响以及动力学机制等仍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中剥蚀恢复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综合利用声波时差、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多种剥蚀恢复手段可以有效地研究喜山运动II幕的剥蚀程度。喜山运动II幕的成因主要存在板块碰撞导致的走滑挤压模式和岩石圈弹性回返模式的争议。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赋存特征及意义
缪九军, 张欣国, 张彦霞, 邱岐, 李贶
2008, 30(2): 127-132.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27
摘要(674) PDF(350)
摘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及临清坳陷东部地区(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经过印支—燕山期的多期挤压以及喜山期的以拉张为主的构造作用后,形成了东西分带分块、南北分带的赋存状况。其中,印支—燕山期挤压抬升北东强、南西弱;喜山期拉张则南东大、北西小,由此造成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埋深不同的"断块体"。表现为北东断块体碎、小,而南西断块体相对大而成片。此外,2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使得石炭—二叠系残留的断块体厚度成"楔状"。其中,印支—燕山期的多期挤压抬升剥蚀及其所形成的构造反转,造成断块体东西两侧呈逐渐减薄的趋势;而喜山期的强烈拉张,使得断块体北深南浅,北翼深部呈"楔状"减薄,南部逐渐抬高。上述特征对该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晚期成烃(主要是二次生烃)、成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中的烃源条件分析——以江汉平原区为例
罗开平, 丁道桂, 吕剑虹, 刘光祥
2008, 30(2): 133-137.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33
摘要(824) PDF(307)
摘要: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地质条件和特点给烃源条件分析提出了新内容和新要求。对于晚期成藏来说,烃源岩的时效性比其原有品质条件更为重要,烃源条件分析和烃源岩评价应该打破"唯指标论"的习俗,立足于烃源岩演化史研究,突出"阶段性"和"时效性"分析,在确定有效烃源岩及其发育区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潜力分析并指导对勘探目标的选择。对于以晚燕山—早喜山期重建的封存体系为主要勘探对象的江汉平原区海相,断陷盆地的叠覆是促成二叠系烃源岩成熟和下古生界烃源岩二次(晚期)生烃的主要原因。初步研究表明,二叠系(碳酸盐岩)烃源岩为主要的有效烃源岩,其次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而主要的供烃区则是江陵凹陷、潜江凹陷等几个晚期断陷深凹的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黑山墩地区断裂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张卫华
2008, 30(2): 138-143.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38
摘要(705) PDF(293)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黑山墩地区存在上下2套构造系统,上下构造的分界线在T8反射层附近,其中上构造层是地区勘探目标层。上构造系统断裂依据其规模可以分为三级;一级、二级断裂主要为近南北向展布的逆断层,断至油源层以下;三级断裂主要为层间调谐正断层。断裂和局部构造主形成期为燕山早期,烃类排出期为燕山晚期,因此沟通油源并控制局部构造形成的一级、二级断裂对油气成藏起着积极的作用。结合钻后评估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黑山墩地区成藏主控因素是构造,断层控制的断背斜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场所;一、二级断裂在油气的初次分配中起着主要作用,三级层间断层在油气的再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据该认识,部署了nd17井,实钻获得15套油斑级以上油层。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勘探前景
张建良, 钟建华, 李亚辉, 段宏亮, 李雪静, 尹成明
2008, 30(2): 144-149.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44
摘要(767) PDF(365)
摘要:
在大量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及地震解释资料,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的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勘探前景。该区石炭系分布广、残留厚度大,烃源岩类型丰富。其中,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5%(风化校正后),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2%(风化校正后),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分别达到好烃源岩和中等烃源岩的标准。除宗务隆山前及都兰地区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外,其他地区烃源岩成熟度中等(Ro值平均为1.17%),有机质正处于成熟阶段的生、排烃高峰期,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该区发育多套储、盖层及多种类型油气圈闭,发生过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具有较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条件好,残留厚度大,为有利生油区。宗务隆山前逆冲带和托南断阶带为有利勘探区。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场研究
张奉东, 马收
2008, 30(2): 150-153.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50
摘要(711) PDF(343)
摘要:
结合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裂缝油藏的开发实践,对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油层构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面模型模拟构造应力场,并与实测地应力值相比较,从而得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用岩石的破裂准则,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通过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的发育分布研究,确定现场试验井组,指导压裂改造和油田开发井网部署的设计优化和现场实施。
石油地球化学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球化学规律
赵克斌, 刘崇禧, 李伟
2008, 30(2): 154-161.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54
摘要(799) PDF(322)
摘要:
从自流水盆地整体出发,研究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得出以下新认识:1)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使水化学成分从供水区到排泄区呈现有序变化,为研究油气水之间的关系、揭示油气成藏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2)自流水盆地内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水文地质系统,其变化受控于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3)自流水盆地内渗入成因水和沉积成因水的径流特征、驱动能量、水化学成分具有很大差异,对油气的生、运、聚、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二者形成的锋面是不同性质油气聚集的地理分界线;4)与油气有关的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可分布在自流水盆地的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尤其是控油断裂带与生油中心区上方。总体上看,含油气盆地地下水化学异常的变化特点与分布规律均与油气藏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可用于评价盆地含油气远景,预测油气赋存有利区。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平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潜力
孙宜朴, 王传刚, 王毅, 杨伟利, 许化政, 刘文斌, 伍天洪
2008, 30(2): 162-168.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62
摘要(825) PDF(440)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奥陶统台缘深水斜坡相平凉组烃源岩包括泥页岩和泥灰岩,厚度80~200 m,在西缘桌子山—刘庆7井—苦深1井—石板构—环14井—平凉—陇县等地和南缘旬邑以南、耀县以北的广大地区呈"L"形连片分布。干酪根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9.95‰,有机质类型指数约为100%,氯仿沥青"A"中饱/芳比大于3,以Ⅰ型有机质类型为主。有机碳含量大于0.2%,西缘露头和岩心的氯仿沥青"A"平均值分别高达232×10-6和380×10-6,生烃潜力(S1+S2)平均值分别高达0.42,0.37mg/g,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除了西缘逆冲带成熟度较低(生油窗)外,天环坳陷和南缘渭北隆起Ro值在1.60%~2.60%之间,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生烃模拟实验证实平凉组在达到Ro值2.1%演化程度时产烃率即可高达224.33 kg/t,地质历史上已累计生成资源量约4.323 8×108t油气当量。中央古隆起不但长期控制了平凉组烃源岩的油气运聚,而且提供了马家沟组马四段溶蚀白云岩有利储集空间,天环坳陷东缘和鄂南渭北隆起北部下古生界都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渤海湾盆地梁家楼地区油气充注的分子示踪
王广利, 张林晔, 陈致林, 宋长玉, 王茹, 王铁冠
2008, 30(2): 169-173.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69
摘要(743) PDF(305)
摘要:
梁家楼油田是发育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的一个深水浊积扇,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2套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优质烃源层。运用分子成熟度梯度、含氮化合物等指标对不同原油族群的示踪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油气有3个主要充注点,分别从西北、东北和南部3个方向沿断层和砂体向梁北、梁中和梁南块进行垂向和侧向运移,并充注成藏;尽管主要成藏期均发生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包裹体分子记录结果仍然表明沙四段油气的充注早于沙三段。
羌塘盆地上侏罗统索瓦组烃源岩分布特征及远景分析
杜佰伟, 陈明
2008, 30(2): 174-178.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74
摘要(821) PDF(352)
摘要:
羌塘盆地迄今为止共发现200多处油气显示点,其中5处液态油苗,多处油页岩,表明盆地具备生烃的物质基础。上侏罗统索瓦组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1%~1.90%,以中等至好烃源岩为主;其次为泥质岩,仅在北羌塘坳陷中、西部有所分布,有机碳含量介于3.71%~28.14%之间,为好烃源岩。根据干酪根显微组分的分析结果认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镜质体反射率介于0.94%~2.7%之间,烃源岩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构造运动造成索瓦组烃源岩抬升剥蚀,综合分析认为该烃源岩总体上对整个盆地的油气远景贡献较差,但在北羌塘坳陷西部和东北部仍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S74井稠油热模拟实验研究(一)——模拟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刘光祥
2008, 30(2): 179-185.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79
摘要(907) PDF(371)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S74井稠油开展了热模拟实验,对原油、模拟残渣抽提物、排出油的族组分及其碳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并对饱和烃进行了气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同时进行了烷烃气碳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1)模拟残渣抽提物饱和烃结构组成、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随模拟温度的变化具较大幅度的变化,而排出油除在350℃出现异常外,饱和烃结构组成、甾萜烷生标特征随模拟温度的变化不大;2)模拟残渣抽提物及其馏分碳同位素随模拟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变重,而排出油及其馏分碳同位素随模拟温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3)烷烃气碳同位素随模拟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变重,各模拟温度点烷烃气碳同位素呈正常组合序列分布。
贵州凯里地区下古生界原油油源分析
高林, 刘光祥
2008, 30(2): 186-191.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86
摘要(693) PDF(389)
摘要:
在分析贵州凯里地区及邻区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凯里地区下古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凯里地区下古生界原油、油砂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下古生界烃源岩抽提物碳同位素组成较为接近,而与二叠系烃源岩抽提物的差异较大,反映原油与下古生界亲缘关系较好。但原油、油砂在规则甾烷组成特征、四环萜烷相对含量、γ蜡烷指数等生标特征参数上,却与二叠系烃源岩更为相似,表明研究区下古生界原油、油砂中的石油可能为下古生界烃源岩和二叠系烃源岩生成油的混源油;结合研究区及邻区构造—沉积演化史、烃源岩生烃演化史探讨了混源油形成的地质过程。
方法·技术
硫化氢生成模拟实验研究
谢增业, 李志生, 王春怡, 郝翠果
2008, 30(2): 192-195.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92
摘要(804) PDF(380)
摘要:
利用封闭体系的高压釜实验装置进行硫化氢生成的模拟实验已有报道,但硫化氢的生成量很少或很难检测到。因此研制了开放体系的石英管模拟方法,探讨了硫酸钙、硫磺、黄铁矿分别与正己烷反应生成硫化氢以及低成熟泥灰岩生烃模拟过程中硫化氢的生成特征。结果表明,硫酸钙与正己烷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反应,但反应比较困难,且硫化氢的生成量较少;单质硫与正己烷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发生反应,并可生成大量的硫化氢;黄铁矿与正己烷可以发生反应并生成大量的硫化氢,主要是黄铁矿高温分解形成的单质硫与烃类反应的结果。低成熟泥灰岩生烃模拟过程中能够生成大量的硫化氢与其含有较多的黄铁矿有关。硫化氢生成的成功模拟为其成因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和依据。
标定氢同位素工作标准气的一种新方法
杨华敏, 陶成, 把立强, 李广友, 张美珍
2008, 30(2): 196-199. doi: 10.11781/sysydz200802196
摘要(618) PDF(252)
摘要:
氢同位素实验分析的准确性需要一种工作标准物质作为前提。钢瓶氢气可作为氢同位素实验分析的工作标准气来衡量仪器的误差及稳定性。实验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很大,准确标定工作标准气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天然水中氢同位素实验分析时,以H2-H2O(ι)体系氢同位素分馏平衡方程的理论计算为依据,实现了氢同位素工作标准气的标定,其结果与高温裂解铬还原法一致。用标定出的数值对国家标准水GBW04401和GBW04403进行验证,准确度和精度都符合要求,可用于氢同位素实验分析之中。
模拟硫化氢生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实验研究
代金友, 陈安定, 何顺利
2008, 30(2): 200-202. doi: 10.11781/sysydz200802200
摘要(758) PDF(347)
摘要:
为探讨硫化氢生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条件,从鄂尔多斯盆地选取石膏、地层水和天然气样开展了模拟实验。实验在密闭的温压釜中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除需要石膏、烃类外,还必须有地层水参与才能进行;硫化氢生成量与反应温度、时间正相关;硫化氢生成过程存在34S同位素分馏,且温度越高分馏幅度越小。研究说明,在石膏、烃类气体存在的前提下,高温、密闭还原、有地层水是该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把握这5个条件是建立区域硫化氢生成模型的基础。
松辽盆地宾县凹陷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
毕素萍, 张庆龙, 王良书, 陈竹新, 解国爱, 徐士银, 崔营滨
2008, 30(2): 203-206. doi: 10.11781/sysydz200802203
摘要(854) PDF(387)
摘要:
在地层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选取松辽盆地东缘宾县凹陷的4条南北走向测线,对其地震解释剖面进行平衡复原,并进行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速率计算。分析认为,宾县凹陷经历了断陷构造期、断坳转化期、坳陷构造期和反转构造期4个演化阶段。结果显示,宾县凹陷在断陷期和断坳转化期的伸展速率较大,分别约为0.21和0.2 mm/a,且宾县凹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宾县洼陷的中部变形强于边缘。
已知油气藏上方油气化探指标的有效性分析——以渤海湾盆地临南地区某断块隐蔽油藏为例
蒋涛, 陈银节, 赵克斌, 王力锋, 黄欣
2008, 30(2): 207-211. doi: 10.11781/sysydz200802207
摘要(625) PDF(401)
摘要:
油气化探指标有效性包括化探指标地球化学场的稳定性、化探异常指示油气藏的有效性及化探异常的重现性。根据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临南地区某已知断块隐蔽油藏上方不同批次样品的酸解烃、顶空气、蚀变碳酸盐等化探指标的跟踪研究,研究区内酸解烃甲烷、酸解烃重烃和蚀变碳酸盐指标存在稳定的地球化学场,顶空气甲烷和顶空气重烃指标地球化学场的稳定性弱于酸解烃甲烷、酸解烃重烃和蚀变碳酸盐指标;该断块隐蔽油藏的主要有效化探指标是酸解烃甲烷和蚀变碳酸盐指标,顶空气甲烷是次要有效化探指标。探讨了断层在该油气藏地质系统中特殊的地质作用及其对主要有效化探指标酸解烃甲烷异常空间展布规律的影响,确定了测区酸解烃甲烷指标的块状环形异常模式。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草舍油田CO2混相驱技术研究
俞凯, 刘伟, 陈祖华
2008, 30(2): 212-216. doi: 10.11781/sysydz200802212
摘要(805) PDF(412)
摘要: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边界断层遮挡性较好,内部小断层则基本不封闭,储层连通性较好。室内实验注入CO2对泰州组地层原油起到了明显的膨胀降粘作用,满足CO2混相驱的要求。注气前泰州组油藏水驱井网存在开发层系划分较粗、层间矛盾严重、局部地区井网不完善、平面开采不均衡、纵向油层动用程度差异等问题,注入CO2后的动态监测表明,注气井吸气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地层达到最小混相压力,原油重质组分被动用,整个区块产量稳定并初步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