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24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盆地流体动力学及油气运移研究进展
王震亮
2002, 24(2): 99-103. doi: 10.11781/sysydz200202099
摘要(645) PDF(492)
摘要:
盆地流体地质学的核心是流体动力学。分析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发育特点与演化历史,是目前进行油气运移、成藏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中国沉积盆地的后期改造强烈,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移、成藏作用及赋存位置的动态性更加明显。辨识、评价盆地改造作用对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影响,有助于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油气运移研究。在综合分析影响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因素——沉积物的埋藏和成岩作用、大气水和地表水的渗入作用、构造作用以及地下流体的相对分布——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目前盆地流体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难点问题,归纳出了盆地流体动力学的演化特点,最后指出了近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以促进本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及地层学研究
刘文, 李永宏, 张涛, 李国蓉
2002, 24(2): 104-109.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04
摘要(571) PDF(545)
摘要:
根据岩心和薄片观察,塔河南缘S69—S76井的亮晶鲕粒灰岩和藻粘结灰岩与其它地区的微晶灰岩、亮晶砾砂屑灰岩及微亮晶砂屑灰岩形成对比,因而早奥陶世的沉积格局分界线应西移到库南2井—满参1井一线。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组合等标志,识别出下奥陶统有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和台地边缘丘滩相3种沉积相类型;中上奥陶统为较深水陆棚相和潮缘沉积相。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将下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两个二级层序;中上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同时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的发育特征,初步确定了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的对比方案。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分析
刘伯土, 陈长胜
2002, 24(2): 110-114.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10
摘要(470) PDF(443)
摘要:
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由渐新统—中中新统烃源岩、前第三纪基岩—中新统储集岩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盖层组成。圈闭类型以断块、背斜和礁隆为主;主要烃源岩从中中新世末开始进入生、排烃高峰,现已达到高—过成熟,且以产气为主;各类圈闭大多在中中新世末前定型,并在上新世未基本成藏;油气运移方式为短距侧向运移与垂向运移并重,油气捕集方式以高阻系统为主,油气充注量达到过—正常充注。由此证实,万安盆地为一生油期较长、成藏较晚、生运聚匹配适宜、保存条件较好、油气蕴藏量丰富的含油气盆地。
陕甘宁盆地乌审旗气田上古生界高产控制因素研究
张铭, 邓宏文, 崔宝琛, 穆福元, 樊孝峰
2002, 24(2): 115-118.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15
摘要(780) PDF(452)
摘要:
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和单砂体时空展布特征是孔隙-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点,也是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中部气田获得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与单砂体的岩性、厚度及储层所处的构造位置均有明显关系,鼻状构造高部位且岩性较粗的储层,裂缝最为发育。根据这一认识,作者对裂缝平面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文中在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从储层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入手,研究了单砂体的展布规律和储集性能的时空变化,并对有效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北向断裂的发育及其地质意义
张庆龙, 解国爱, 任文军, 袁玉珍, 肖文霞, 郭令智
2002, 24(2): 119-125.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19
摘要(565) PDF(424)
摘要:
该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裂带中最重要的一条断裂,即青铜峡—固原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断裂带上出露的辉绿岩属于"构造冷侵位"。断裂带两侧在石炭—二叠纪之前有各自不同的地质发展史,三叠纪后断裂带两侧沉积环境基本一致,说明了该断裂为不同地体的碰撞拼贴带。青铜峡—固原断裂带对其西侧的祁连造山带和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均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川西坳陷成岩矿物相带对砂岩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
饶丹, 周东升, 贾存善
2002, 24(2): 126-129.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26
摘要(528) PDF(401)
摘要:
川西坳陷中段沙溪庙组砂岩储层极具非均质性,现今砂岩储集物性的优劣主要受成岩矿物相带的控制,其中以绿泥石-沸石成岩矿物相带为主体,高岭石成岩矿物相带为次,是研究区内有利于次生孔隙发育的成岩相标志,而板状碳酸盐成岩矿物相带以及石英增生成岩矿物相带则是砂岩致密化的重要标志。
潍北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
汪泽成, 李晓清, 程有义, 伍大茂
2002, 24(2): 130-135.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30
摘要(607) PDF(446)
摘要:
潍北盆地煤、油、天然气共生。根据天然气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阶段等资料,将天然气分为细菌气、细菌-成熟油型气、低熟煤型-油型气、成熟油型-煤型气、煤型气等6种成因类型。不同类型天然气在平面上的分布总体上呈东西向带状展布的格局是明显的,由北而南依次为高成熟煤型气、成熟油型-煤型气、低熟煤型-油型气和细菌气。各种类型天然气分布规律的揭示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惠民凹陷夏口断裂带油气成藏机制研究
付金华
2002, 24(2): 136-140.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36
摘要(669) PDF(468)
摘要:
在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和应力场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夏口断裂带不同走向段、不同时期泥岩沾污因子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并结合断层的力学性质、断层活动时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夏口断裂带的断层封闭史研究,重塑了夏口断裂带的成藏机制。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薛光华, 杨永泰
2002, 24(2): 141-146.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41
摘要(603) PDF(433)
摘要:
该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多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为基础,较深入地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的分布规律,这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指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主要遵循4条规律: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是决定油气发现的先决条件;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决定油气田的资源类型;始新世末的早期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古圈闭与生烃史的匹配关系好;喜马拉雅运动第Ⅲ幕以来形成的浅层滑脱断层对原生油藏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煤岩及其显微组分热模拟成气特征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王万春, 高波
2002, 24(2): 147-151.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47
摘要(818) PDF(537)
摘要:
通过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等6个系列以50℃为一温阶,从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产气率均呈增长趋势;不同的模拟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产气率各不相同;同一模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产气率亦不同;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具有较强的产气潜力,丝质组和半丝质组产气量甚低,而全煤表现为各显微组分成烃的综合效应。气体产物中CO2和N2主要在低温阶占比例较大。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秦建中, 刘井旺, 刘宝泉, 国建英, 金聚畅, 王东良, 郭树芝, 于国营
2002, 24(2): 152-157.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52
摘要(599) PDF(499)
摘要:
该文作者进行了不同加温时间、加水量和样品颗粒大小的模拟实验,发现加温时间、加水量和样品颗粒大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有明显影响。延长时间,产油率明显降低,而烃气产率大大增多。加水量由不加水(0%)到加水20%和50%时,烃气产量、残留油量、排出油量、总油产量、总烃产量均明显增加,加水量再增多,产油率和总烃产率均明显降低,烃气产量仍逐渐增加。1~2.5mm的小颗粒样品与5~10mm大颗粒样品相比较,总产气率、烃气产率明显增加,总油和总烃产率明显降低。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油的族组成、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气和油的碳同位素及干酪根的热解和H/C、O/C原子比等地化参数均有明显影响。
化探在油气勘查中的作用与意义
程军, 赵克斌, 刘崇禧, 孙长青
2002, 24(2): 158-163.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58
摘要(687) PDF(374)
摘要:
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基础上的化探技术是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痕量的油气组分,不同级次的异常均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区域异常可预测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区带异常指出了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局部异常为评价圈闭或圈闭钻探先后排序提供了依据;矿置异常显示了油气田扩边外缘的方向。井中化探能随钻预测油气层,提供试油层位。文中以实践探例论述了化探的上述功能,指出了当今油气化探存在的混淆勘查阶段、急功近利、忽视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队伍技术力量不足等制约油气化探技术发展的问题。
岩样中孔隙、裂缝声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钟锴, 徐鸣洁, 王宏, 王勇, 邹新宁
2002, 24(2): 164-167.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64
摘要(593) PDF(911)
摘要:
作者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对长庆气田储层岩样孔隙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和研究。研究中,对穿透岩样的声波中携带的大量关于其内部结构的信息,通过接收声波的运动学(如波速)和动力学(如波形、波谱)特征的综合对比,对岩样内部孔隙、裂缝是否发育及发育程度作出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首先,孔隙、裂缝的存在使岩样波速偏低,其中裂缝对波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未完全充填的裂缝。其次,孔隙、裂缝发育的岩样的接收波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初动弱、振幅低和能量衰减现象,其中孔隙的影响更明显;但完全充填的孔隙和裂缝对波形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孔隙、裂缝对波谱的影响表现在对波谱中高、中、低频成分滤波作用的差异。此外,在孔隙、裂缝发育的岩样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波速各向异性。
多因素油气聚集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宋国奇
2002, 24(2): 168-171.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68
摘要(695) PDF(510)
摘要:
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参数。国内外大量调研资料表明,研究油气聚集系数的方法虽然有多种,但是尚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技术系列。该文从东营凹陷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主、福克-沃德法和探井网格统计法为辅,采用多因素综合选取石油聚集系数的方法,并应用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第三次油气资源的评价。
利用流体包裹体计算地层剥蚀厚度——以东海盆地3个凹陷为例
刘斌
2002, 24(2): 172-176.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72
摘要(723) PDF(512)
摘要:
绘制包裹体形成温度对埋藏深度的关系曲线,从明显的温度跃变之处可以确定侵蚀不整合面;把剥蚀面以下的深度、温度(或压力)对应数值的点用回归方法联结成的直线,向上延伸至古地表温度的坐标处,这一坐标也就是古地表面。对于浅埋藏阶段还未压实地层捕获的包裹体,必须经过压实系数校正才能进行。由剥蚀面至古地表面的距离就是地层剥蚀厚度,计算出东海盆地3个凹陷不同的地层剥蚀厚度。结果表明,本区第三系地层(E2、E3)大多数埋深刚刚达到或者完全进入主成熟高峰期门限,今后勘探应着重寻找沉积间断以前的有利构造圈闭;对于K、E1和N1地层,沉积间断以后比间断以前热演化稍微充分一些,因此对沉积间断以后的构造部位也应该加以重视。
特高煤级煤平衡水条件下的吸附实验
傅雪海, 秦勇, 李贵中, 徐磊, 胡超
2002, 24(2): 177-180.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77
摘要(684) PDF(535)
摘要:
鉴于国内外对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大于4.0%的特高煤级煤的吸附特性研究的空白,作者系统地采集了12个Ro(max)>4.0%的煤样进行了平衡水条件下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特高煤级煤样的朗格缪尔常数与Ro(max)、显微煤岩组分、比孔容和比表面积的关系,发现了煤的朗格缪尔体积随煤级变化的拐点是在Ro(max)为4.5%左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文中探讨了煤的吸附特征及机理。
有机包裹体的拉曼光谱测定
何谋春, 吕新彪, 王群英
2002, 24(2): 181-183.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81
摘要(662) PDF(569)
摘要:
作者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微观分析技术,对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内的分子成分进行测定。该文对测定过程的样品要求、包裹体寻找、测试条件的选择、拉曼信号的判断、谱图处理以及影响因素和背景扣除等作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微观、原位、多相态、高分辨、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测定有机包裹体成分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为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资源评价和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用Weibull模型预测油气田(藏)早期开发指标
龚久和, 冯文光
2002, 24(2): 184-186.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84
摘要(613) PDF(400)
摘要:
油气田(藏)开发早期很难进行开发方案的设计。作者根据探明储量、最大产量、假定采收率、生产年限,提出了采用Weibull开发模型进行油气田(藏)早期开发指标预测的方法,制作了QmaxtR/No-ER图版,并根据该图版求取增长指数b,制定了Weibull开发模型的开发方案。
塔里木盆地西达里亚油田三叠系油藏数值模拟开采机理研究
关晓东, 李桂卿, 杨秋来
2002, 24(2): 187-192. doi: 10.11781/sysydz200202187
摘要(792) PDF(316)
摘要:
该文针对西达里亚油气田的开发已处于高含水阶段的特点,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以单井模型为基础,从采油速度、垂向渗透率、避气避水高度及打开程度的敏感性这4个方面对油藏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西达里亚油气田进一步挖潜、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