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9卷  第1期

目次
目录
2017, 39(1): .
摘要(283) PDF(333)
摘要:
盆地·油藏
层理缝在致密油成藏富集中的意义、研究进展及其趋势
罗群, 魏浩元, 刘冬冬, 张晨, 朱德宇, 张云钊, 王健
2017, 39(1): 1-7.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01
摘要(1026) PDF(558)
摘要:
目前裂缝对油气成藏与富集的研究均局限于构造裂缝,且主要针对常规油气(包括低渗透油气)领域。致密油藏中裂缝对石油成藏富集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构造裂缝。调研与实际考察表明,层理缝在致密油储层中普遍发育,且对致密油的成藏富集有明显的贡献,是最为重要的裂缝类型。层理缝的启闭与石油充注的时空匹配耦合关系是致密油成藏富集的关键。然而裂缝对致密油成藏富集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研究十分薄弱,尤其是层理缝与致密油成藏富集的关系、层理缝对致密油成藏富集的贡献,几乎没有相关成果发表。使得层理缝的启闭机制及石油充注富集效应成为致密油成藏富集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因此,加强“致密油储层层理缝启闭主控地质因素与启闭机制、致密油储层层理缝启闭与石油充注耦合关系、致密油储层层理缝石油充注下限的确定”的研究,将成为致密油成藏富集、落实有利甜点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的主要趋势。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基底先存断裂成因及其对新生断裂的控制
束宁凯, 吴林, 汪新文, 郭建平
2017, 39(1): 8-14.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08
摘要(1192) PDF(575)
摘要:
真武断裂和吴堡断裂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2条重要基底先存断裂,形成于印支期下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西部走向北东东、东部走向北北东。根据区域应力场、三维地震等资料,将这2条基底断裂对南部断阶带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为4个阶段:(1)构造挤压期,由于下扬子区北部与华北板块东南部的碰撞,形成了一系列的冲断构造、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2)构造反转期,真武断裂由逆断层反转为正断层;(3)正向裂陷期,真①断层、吴①断层继承了真武断裂分段性特点,真武断阶带、吴堡断阶带分别受真①断层、吴①断层控制强烈;(4)斜向裂陷期,真武断阶带、吴堡断阶带受基底断裂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南北向张应力起主导作用。真武断阶带和吴堡断阶带存在着构造差异变形,根据基底先存断裂对新生断裂的活动方式可分为4种类型,由强至弱依次分为继承型、派生型、调节型、诱导型。研究表明,基底先存断裂是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形成演化的基础,并强烈影响着新生断裂的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有效烃源岩及生排烃研究
郭凯
2017, 39(1): 15-23.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15
摘要(1183) PDF(345)
摘要:
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测井有机碳计算、生烃潜力法及生排烃史模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史及排烃强度。长7段有机碳含量大于1.0%的暗色泥岩(含油页岩)厚度主要为20~90 m,平均有机碳含量主要介于2%~9%,其有效烃源岩分布以w(TOC)=1.0%和Ro=0.7%为界限,具有大面积广覆式分布的特征;长7段有效烃源岩在侏罗纪末期开始成熟生烃,主要在早白垩世早期(140~130 Ma,Ro≈0.7%)开始排烃,至早白垩世末期(100 Ma)达到生排烃高峰(Ro≈1.0%),最大产油率接近400 mg/g,排油率达308 mg/g,晚白垩世以来的区域性构造抬升使得生烃停止;长7段有效烃源岩排烃强度主要分布于(10~250)×104 t/km2,具有强排烃特征,以长6—长8段致密油为主的延长组油藏主要分布于排烃强度大于20×104 t/km2的地区,油气具有近源短距离富集的特点。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区中寒武统鲕粒碳酸盐岩
徐波, 王宝清, 孙六一, 王红伟, 刘宝宪, 井向辉, 刘丽萍
2017, 39(1): 24-31.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24
摘要(2078) PDF(390)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区中寒武统鲕粒碳酸盐岩沉积于碳酸盐斜坡中的小规模浅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方解石。根据全岩样品分析结果,鲕粒碳酸盐岩的δ18OV-PDB值在-11.3‰~-4.9‰之间,平均-6.5‰;δ13CV-PDB值在-1.7‰~0.3‰之间,平均-0.8‰。该碳酸盐岩沉积于浅水鲕粒滩,因受到淡水淋滤影响,之后又长期处于深埋环境,δ18O值明显偏低。由于成岩作用过程中受有机质影响很小,δ13C值没有表现出异常。白云岩的δ18O值较石灰岩的高。显微激光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鲕粒较胶结物有较低的δ18O和δ13C值。前者形成于动荡的浅水环境,形成后常受淡水的淋滤。胶结物大多形成于埋藏期,孔隙水具有海水性质,盐度较高,胶结物沉淀后,受淡水影响较小。由于经受了强烈的埋藏作用,鲕粒碳酸盐岩表现出的特征为Na和Sr含量低、Fe含量高—特高及Mn含量较高。白云石大多数为埋藏作用阶段高Mg含量卤水条件下交代而成,整体上有较低的有序度,MgCO3含量高。在强烈的埋藏作用和胶结作用下,鲕粒碳酸盐岩现存孔隙度极低。
西藏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模式
魏巍, 陆永潮, 刘中戎, 潘磊, 林卫兵, 蹇慧
2017, 39(1): 32-40.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32
摘要(1343) PDF(287)
摘要:
通过对伦坡拉盆地的地震、测井、岩心、露头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将牛堡组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对应于牛一段、牛二段、牛三段地层),7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SQ1、SQ2、SQ3、SQ4、SQ5、SQ6和SQ7);依据牛堡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归纳出弯折带型和断坡带型2种层序构成样式。弯折带型层序构成样式中,高位体系域在缓坡区发育的扇三角洲、低位体系域在坡折内发育的大型低位扇,以及断坡带型层序构成样式中,坡折内发育的高位辫状河三角洲与大型低位扇,为勘探储层的有利目标。通过对各层序的沉积体系时空展布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牛堡组沉积期的沉积模式,并认为该时期主要发育3大连片砂体,即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砂体,砂体的展布受坡折带控制明显。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顺托1井区油气成藏模式
朱秀香, 陈绪云, 曹自成
2017, 39(1): 41-49.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41
摘要(1174) PDF(359)
摘要:
塔里木盆地顺托1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与志留系碎屑岩层系均获得油气流,为受同一条断裂沟通的2套油气藏,但2套油气藏的地层温度、地层压力系数与油气性质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油气性质、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芳烃色谱—质谱与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认为两者为油源相同、多期充注、相互关联的2套油气系统。结合断裂活动期次、断裂活动强度、油气垂向分布特征、油气运移方向及油气充注期次研究,进一步明确志留系油藏主要成藏期为海西晚期,而奥陶系凝析气藏主要成藏期为喜马拉雅期。主要成藏时期断裂的活动强度决定了该区油气富集层系,并初步建立了该区“垂源与侧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断裂活动强度控层、下部圈闭优选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油气成藏关键时刻研究
林小云, 魏民生, 丰勇, 李璐, 韩艳
2017, 39(1): 50-57.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50
摘要(1198) PDF(340)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是印支期以来龙门山挤压推覆所形成的前陆盆地,中段东坡地区包含合兴场—高庙子、丰谷、永太、中江—回龙和知新场—石泉场共计5个三维地震勘探区块,涉及3个构造区带。通过研究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并对研究区6口井22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荧光观察、显微测温、测盐等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于151~145 Ma进入生烃门限,130 Ma达到生烃高峰;研究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发生过3期与油气成藏有关的流体活动,分别发生在距今141~128 Ma(J3-K1),105~88 Ma(K1-K2),83~68 Ma(K2),成藏关键时刻主要在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130~68 Ma(K1-K2)。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结构特征
陈贤良, 纪友亮, 杨克明
2017, 39(1): 58-64.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58
摘要(944) PDF(259)
摘要: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录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须四段为一个三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阐明其内部主要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依据层序地层结构特征,划分出非对称A1型、非对称A2型和对称型3种类型,其中A1型发育在龙门山山前地区,A2型主要发育在中江—洛带地区,对称型主要发育在龙门山山前地区和中江—洛带地区之间的过渡凹陷区;非对称A2型及对称型层序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是研究区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区。
渤海湾盆地垦东地区新近系断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武云云, 马立驰, 杨贵丽, 刘晓林, 王志英, 赵约翰, 谢传金
2017, 39(1): 65-70.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65
摘要(1302) PDF(247)
摘要:
利用基础地质、钻、测、录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分析技术,对渤海湾盆地垦东地区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裂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NNE、NEE、NWW走向断裂体系,受郯庐断裂早期活动影响,研究区断裂活动具有古近纪“西强东弱”、“南强北弱”,新近系“西弱东强”、“南弱北强”的特点。不同成因类型断裂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不同,拉张型断裂主要形成简单断块型圈闭,张扭(扭张)型断裂形成复杂断块和断层—岩性圈闭,压扭型断裂形成背斜构造圈闭;断裂对储层的控制,表现在储集砂体临近张性断层、远离扭性断层发育的一般规律;拉张型、张扭(扭张)型断层和压扭型断层封闭性依次增强,油气一般在封闭性较强的油源断层附近富集。
页岩储层孔隙类型控制因素研究——以川东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耿一凯, 金振奎, 赵建华, 温馨, 汪洋
2017, 39(1): 71-78.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71
摘要(1332) PDF(478)
摘要:
为了明确页岩不同岩相类型中孔隙类型的构成和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川东龙马溪组7个页岩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成像,对其孔隙类型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页岩的非均质性,每个样品选取5个区域,每个区域由100张放大倍数为14 000倍的SEM照片拼接组成(10 μm×10 μm),对每张SEM照片进行2000计点法统计各类型孔隙的面孔率,最后归纳得出每个样品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平均百分含量。研究区可观察到3大类孔隙: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质孔,不同岩相类型中各类型孔隙占比不同,龙马溪组自上而下页岩岩相类型变化趋势为黏土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随着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和石英含量逐渐增加,其主要孔隙类型由粒内孔转变为有机质孔。脆性矿物含量对以粒缘孔为主的粒间孔数量起着控制作用;黏土矿物含量控制以片间孔为主的粒内孔发育程度;有机碳和自生石英含量决定着有机质孔的数量。龙马溪组下段的硅质页岩是页岩气最有利储层。
东非裂谷系东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张燕, 田作基, 温志新, 王兆明, 宋成鹏, 吴义平
2017, 39(1): 79-85.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79
摘要(1080) PDF(362)
摘要:
东非裂谷系东支是新生代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群,南洛基查盆地位于东支裂谷系肯尼亚地区北部,自2012年以来已相继发现8个油田,累计发现2C储量766 MMbbl。通过对南洛基查盆地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厘清了其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作为小型箕状断陷湖盆,盆地具有西断东超构造特征,西侧陡坡带以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东侧缓坡带以断块构造圈闭为主。盆地沉积充填为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呈现出初始裂陷期—扩张期—萎缩期旋回特征。盆地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和中—下中新统2套成藏组合。根据对南洛基查盆地已发现油气田的解剖,认为成熟烃源岩、有效储集层及成藏要素间的合理配置是东支裂谷系油气规模成藏的主控因素。结合重力、地震、沉积厚度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凯里奥山谷盆地、图尔卡纳盆地西北陆上和凯里奥盆地同样具有良好勘探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油气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中单甲基烷烃来源及意义
钱宇, 王作栋, 妥进才, 张婷, 贺永红
2017, 39(1): 86-93.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86
摘要(911) PDF(257)
摘要:
单甲基烷烃是湖相烃源岩饱和烃中常见的支链烷烃,其母质来源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TOC测定、岩石热解、饱和烃GC-MS和单体碳同位素等分析,并在饱和烃中检出了丰富的单甲基烷烃化合物。地化分析表明,该区长7-长10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C29≥C27规则甾烷,高等植物的贡献略微大于低等水生藻类或细菌;单甲基烷烃碳数分布为C12-C32,甲基取代位置以C2和C3为主。饱和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数据显示,姥鲛烷和植烷的δ13C比同碳数正构烷烃重1‰~2‰;同碳数2-和3-甲基烷烃具有相近的碳同位素组成,表明两类化合物具有相同物源;单甲基烷烃比正构烷烃更富集13C,表现出更大的δ13C值。结合古环境等信息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检出的单甲基烷烃可能来自于浮游植物或者异养细菌,单甲基烷烃可以作为一种指示生油母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梁世友, 陈迎宾, 赵国伟, 王彦青, 胡烨
2017, 39(1): 94-98.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94
摘要(1047) PDF(249)
摘要: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及流体性质与来源,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中可辅助判断烃源岩、储层沉积环境及油气来源等。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δCe负异常和δEu正异常。分析认为,低稀土元素总量、δCe负异常反映了雷四段沉积时为相对开放的弱氧化低能环境,有利于成烃生物的繁育和生长,可为雷四段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显著的δEu正异常表明了后期强还原环境下的流体活动,对有机质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显著的δEu正异常以及与热液流体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川西雷四段经历过后期的热液蚀变与改造,而热液运移的通道也可为深层油气向上运移提供良好的输导条件。
黔北坳陷小草坝古油藏储层沥青成因及演化
张润合, 斯春松, 黄羚, 包建平, 马立桥, 王鹏万, 鲁慧丽, 蒋兴超
2017, 39(1): 99-105.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99
摘要(1674) PDF(338)
摘要:
黔北坳陷小草坝泥盆系古油藏储层沥青充填于生物碎屑白云岩的溶蚀孔洞、晶间孔及裂缝中,储层沥青为固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4.08%~4.14%之间,在有机溶剂中基本不溶解。沥青正构烷烃轻重比较高,一般介于1.5~9.0之间,前峰优势显著;多数沥青样品的萜烷中三环萜丰度相对于霍烷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样品甾烷中C21孕甾烷和C22升孕甾烷丰度相对于C27-C29甾烷同样具有明显优势。沥青及沥青包裹体不发荧光,红外光谱中无脂族基团和含氧基团吸收峰。沥青的物理、光学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经历了高温热演化,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甾萜烷参数和碳同位素组成与筇竹寺组、龙马溪组烃源岩区别明显,而沥青碳同位素与上古生界烃源岩有很好的可比性,表明沥青的油源来自上古生界烃源岩。成藏史恢复表明,古油藏于三叠纪中晚期形成,白垩纪早期深埋裂解形成固体沥青,燕山-喜马拉雅期抬升暴露至地表。
方法·技术
超压和富氢背景下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模型——以渤海湾盆地渤中西次凹东三段烃源岩为例
胡安文, 李慧勇, 江涛, 许鹏, 史盼盼
2017, 39(1): 106-111.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06
摘要(932) PDF(298)
摘要:
在考虑富氢和超压对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作用下,对传统仅考虑了温度和时间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模型——Easy%Ro模型进行了重新校正。通过引进富氢校正系数和超压抑制系数,建立起适合双重抑制背景下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模型,并利用渤海湾盆地渤中西次凹受双重抑制作用和未受双重抑制作用影响的镜质组反射率Ro实测资料,确定了相关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在双重抑制作用影响的地层中,镜质组反射率Ro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但与Easy%Ro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悬殊,双重抑制作用对Ro的影响可达0.2%~0.4%。超压抑制了有机质热演化,导致生烃门限下移和生烃时间延迟,这非常有利于油气晚期成藏。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储层为例
张浩, 陈刚, 朱玉双, 党永潮, 陈娟, 王恒力, 斯扬, 白超, 李雪
2017, 39(1): 112-119.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12
摘要(1060) PDF(361)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由于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薄弱制约了致密油勘探开发进程,对后期开采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采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微纳米CT扫描等技术,对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微观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粒间孔、溶孔、微裂缝。研究区发育大量纳米级孔喉,其对储层的储集及渗流能力具有较大贡献。依据不同样品的排驱压力划分:排驱压力小于1 MPa时,微米尺度孔隙丰富且连通性好,孔喉形态多为粗大管状、条带状,喉道半径主要集中在100~380 nm;排驱压力介于1~3 MPa之间,局部孔隙连通性好,纳米尺度孔喉多发育于粒内溶孔,孔喉形态表现为管束状、球状,喉道半径主要分布于75~250 nm;排驱压力大于3 MPa时,大量孤立的小球状孔喉聚集,垂向连通性差,仅局部微裂缝发育区提供储集空间,喉道半径主要集中为15~75 nm。
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加氢催化裂解实验
李艳丽, 林会喜
2017, 39(1): 120-125.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20
摘要(1107) PDF(216)
摘要:
针对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常规索氏抽提物含量低的特点,开展加氢催化裂解实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高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及母源特征研究的可靠度。结果显示应用氢解产物的正构烷烃和甾烷化合物指示母质来源效果更好。浅部泥岩的正构烷烃呈nC18nC22-24的双峰型分布,表明远洋水生浮游动物的贡献大,而深部泥岩呈主峰碳为nC18-nC24的单峰型分布,指示以低等菌藻类水生生物贡献为主;抽提物中C27和C29规则甾烷含量相当,指示混合母质来源,而氢解产物中规则甾烷以C29为主,明确指示单一的母质来源。此外,氢解产物中含有更加丰富的βα-莫烷及ββ-升藿烷系列化合物,丰富了烃源岩的母质信息。研究明确石炭系烃源岩发育于较还原的沉积环境,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段,以菌藻类等单一的水生生物为有机母质来源,具备良好的生烃的背景及物质基础。实验也进一步证实氢解实验能够获取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信息,对常规抽提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性成岩演化对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3储层为例
张茜, 孙卫, 杨晓菁, 李浩
2017, 39(1): 126-133.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26
摘要(1433) PDF(330)
摘要: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3致密砂岩储层三角洲前缘及半深湖的稳定沉积特征,按照碎屑岩成岩演化特征或地质综合效应,建立与孔隙度对应的模拟方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描述岩石的矿物组分及孔隙类型;图像粒度获取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及分选性;沉积微相、测井、样品取样点常规物性及深度分析获取沉积环境、埋藏深度、物性;同时测试古温度、镜质组反射率、最高热解温度、黏土矿物等数据,开展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相对高渗成因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埋藏史研究,为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参考。4类典型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层主要属于压实型成岩改造类型,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是导致储层物性不同和孔隙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
不同热模拟方式下烃源岩干酪根演化特征红外光谱分析
余晓露, 马中良, 郑伦举, 赵中熙
2017, 39(1): 134-140.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34
摘要(1060) PDF(283)
摘要:
烃源岩的生烃过程是在地层孔隙空间内有机质受温度、上覆岩层静岩压力和高地层流体压力(PVT-L共控)等多种作用下的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然而目前常用的生烃模拟实验(高压釜加水生烃模拟)大多是在一个低流体压力、无静岩压力、相对较大的生烃空间下进行的,与实际地质情况差异较大。选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三段未熟泥岩分别开展了PVT-L共控和常规高压釜方式加水模拟实验,不同演化阶段干酪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表明:(1)伴随着脂族结构裂解、含氧基团脱落及芳香结构缩合,干酪根演化明显呈现出缓慢生油、快速生油和结束生油3个阶段;(2)脂肪度参数IAL、饱芳比参数IL/R和含氧度参数IO表明,同等温度条件下常规高压釜加水模拟脂肪链和含氧基团的热裂解反应更为剧烈,PVT-L共控模拟则相对平缓,380℃时仍伴随有较强的生烃能力;(3)PVT-L共控模拟条件下饱和烃的芳构化程度更低,可能与其限定空间内较高的流体压力有关;(4)含氧度在成熟中期间歇的轻微增大,暗示水对干酪根生烃过程也许有重要的作用。2种不同模拟方式下干酪根红外光谱特征上的差别,暗示其在生烃反应机理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热模拟实验研究中要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择模拟方式,设置实验条件。
渤海湾盆地陈家庄油田陈22块微生物异常分布研究
杨帆, 沈忠民, 汤玉平, 许科伟, 顾磊
2017, 39(1): 141-146. doi: 10.11781/sysydz201701141
摘要(1189) PDF(178)
摘要:
为探索油气藏上方微生物异常分布,按照从线到面的研究思路,采集渤海湾盆地陈家庄油田陈22块油气藏上方土壤样品469个,采用MPN法检测出样品中油气指示微生物的数量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联井剖面上,甲烷氧化菌和烃氧化菌2种油气指示微生物异常区与对应油井位置有很高的吻合度,呈顶端异常,剖面南北两端具有明显的背景区,表明了2种油气指示微生物对油气藏烃类微渗漏的指示性是有效的。进一步对本区块油气微生物进行了面上精查,结合地质和钻井信息,解析了微生物异常与下覆油气藏分布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地表土壤中油气微生物对下覆油气藏的分布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同时对钻井部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合信息
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岩石CT扫描分析技术
张文涛
2017, 39(1): 142-142.
摘要(452) PDF(39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