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40卷  第4期

目次
目录
2018, 40(4): .
摘要(336) PDF(119)
摘要:
盆地·油藏
塔里木盆地北部“层控”与“断控”型油藏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鲁新便, 杨敏, 汪彦, 鲍典, 曹飞, 杨德彬
2018, 40(4): 461-469. doi: 10.11781/sysydz201804461
摘要(2452) PDF(347)
摘要: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尤其是大量的实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塔北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可划分为以风化壳控制为主的喀斯特油藏和以溶蚀走滑断裂带控制的断溶体油藏2大类。前者发育在塔北中-上奥陶统地层剥蚀区,即古潜山风化壳,可进一步细划为"岩溶残丘型油藏"、"岩溶古河道型油藏"2个亚类,油藏宏观上具有"垂向叠合连片、呈准层状分布"的特征,表现为储集空间变化大、孔洞缝共存、油藏单元相对连片、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后者则位于南部中-上奥陶统地层覆盖区,主要受控于不同级别溶蚀走滑断裂带控制的断溶体油藏,具有"沿断裂带分段成藏、纵向穿层、空间断续分布"的特点。该类油藏是自然界存在的新类型,有其独特的油藏特征,是我国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类型、新目标。
纹层状细粒沉积岩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为例
王苗, 陆建林, 左宗鑫, 李浩, 王保华
2018, 40(4): 470-478. doi: 10.11781/sysydz201804470
摘要(1834) PDF(292)
摘要:
针对页岩油选区评价研究的需要,以东营凹陷为例,基于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岩心、岩石薄片、钻井和录井资料,开展了纹层状细粒沉积岩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对比现代和古代湖泊纹层状细粒沉积物,总结出东营凹陷细粒沉积岩中发育的5种纹层类型,包括粉砂质纹层、泥质纹层、碳酸盐纹层、富有机质纹层和混合纹层,分析了各纹层的成因及形成环境。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物质来源、搬运动力和沉积环境3个因素为出发点考虑,认为构造、气候和物源共同决定纹层的发育特征:(1)从沙四上段到沙三下亚段,纹层状细粒沉积岩发育区自东向西迁移,与构造沉降中心的演化趋势一致,另外,不同的构造单元发育不同的纹层类型,富有机质纹层主要位于开阔湖中的深洼区和内斜坡,粉砂质纹层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和南部斜坡带,碳酸盐纹层位于内斜坡区,混合纹层位于中央背斜带和南部斜坡带,泥质纹层分布范围广泛,在以上构造带均发育;(2)干旱的气候条件容易形成碳酸盐纹层,沙四上亚段碳酸盐纹层相对更发育;湿润的气候更容易形成富有机质纹层,在沙四上和沙三下湖扩体系域中,富有机质纹层十分发育;(3)物源对灰质纹层的分布范围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三下亚段纹层状岩相的发育模式。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油主要赋存空间探索
包友书
2018, 40(4): 479-484. doi: 10.11781/sysydz201804479
摘要(2199) PDF(248)
摘要:
以GRI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测定、高压压汞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为基础,建立了页岩油有效赋存空间的研究方法,并探索了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含油孔径下限以及可动油赋存的有利物性条件。孔隙度与孔径分布关系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的孔隙度与10 nm以下孔隙所占比例负相关,与10 nm以上孔隙所占比例正相关,10 nm以上孔径的孔隙则是较高孔隙度泥页岩孔隙的重要贡献者;含油饱和度与不同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关系表明,古近系泥页岩中的油主要赋存在10 nm以上孔径的孔隙中;OSI指数与孔隙度关系表明,孔隙度在6.5%以上,且在生油窗范围内的泥页岩,是可动页岩油的有利储层。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东岭地区营城组输导层孔隙演化与油气充注关系
路允乾, 蒋有录, 王尉, 朱建峰, 刘景东
2018, 40(4): 485-492. doi: 10.11781/sysydz201804485
摘要(1510) PDF(168)
摘要:
油气的成藏过程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事件,恢复储层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可以帮助定量恢复成藏期的地质条件,更好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综合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压汞与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建立了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的成岩演化序列,并以"输导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油气成藏期"时间耦合关系为条件,利用储层孔隙反演回剥的方法恢复了各油气成藏期砂体输导层物性特征,最后结合研究区沉积相展布特征,明确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空间展布范围。研究认为,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成岩阶段以中成岩A1期为主,砂体输导层具有压实作用主控、油气充注酸性溶蚀作用改善、胶结作用致密化的特点;沙河子组烃源岩两期生烃,伴随两次油气充注,油气进入营城组砂体后,受营城组砂体输导层输导性能影响显著,油气主要沿物性较好且连通性较高的北西向砂体中运移,最终在东部鼻状隆起带中富集。
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上白垩统四方台组物源体系分析
肖鹏, 金若时, 汤超, 刘华健, 邓永辉, 魏佳林, 徐增连
2018, 40(4): 493-501. doi: 10.11781/sysydz201804493
摘要(1314) PDF(166)
摘要:
物源体系制约着层间水的流动方向及砂体储层的展布。前人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物源体系分析多集中在四方台组以下,缺乏对四方台组物源的报道。因此,在结合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沉积构造分析、砂体展布形态及重矿物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体系特征,明确了物源方向与母岩类型。结果表明,四方台组地层的母岩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与中高级变质岩;通过与源区对比分析,认为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主要来自张广才岭、吉黑东部及盆地东南部地区。
下扬子黄桥地区构造样式分析
刘志华
2018, 40(4): 502-507.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02
摘要(766) PDF(147)
摘要:
黄桥地区是下扬子有利含油气区,后期改造强烈、构造复杂,制约着该区的油气勘探工作。黄桥地区经历3期构造运动叠加,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逆断层和褶皱,组合成多种构造样式。通过区域构造和三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结合其成因,主要分为挤压构造、伸展构造和反转构造3种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将黄桥三维区分为西北斜坡带、中部隆起带和东南低凹带3个构造区,指出中部隆起带构造稳定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喀麦隆里奥—德雷盆地泥岩底辟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袁井菊, 丁一萍, 苏玉山, 陈占坤, 哈里
2018, 40(4): 508-512.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08
摘要(2022) PDF(142)
摘要:
里奥-德雷(Rio del Rey)盆地位于喀麦隆境内、尼日尔三角洲(Niger Delta)东北缘,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有30余年油气勘探开发历史。古新世以来发生的长期海退和三角洲沉积作用,形成了现今的里奥-德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其主要发育3个地层单元,自下而上分别为阿卡塔(Akata)组、阿格巴达(Agbada)组和贝宁(Benin)组。在三角洲进积推进过程中,由于大陆边缘的重力作用和三角洲泥岩的塑性推覆作用,由陆向海、自北向南形成了3个构造区,即伸展构造区、泥岩底辟构造区和逆冲推覆构造区。其中,在泥岩底辟构造区形成了许多与泥岩底辟或泥岩脊相关的辟顶背斜、断背斜构造圈闭或辟边岩性遮挡圈闭,现今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主要与这些圈闭有关。同时,泥岩底辟的活动也形成了储集和运移方面的优势条件,促使油气在泥岩底辟构造区富集高产。因此,未来泥岩底辟构造区以及与泥岩底辟相关的圈闭仍然是里奥-德雷盆地进一步寻找勘探潜力的主要地区。
东非裂谷阿尔伯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崔哿, 金爱民, 邬长武, 丁锋, 史丹妮
2018, 40(4): 513-518.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13
摘要(2057) PDF(165)
摘要:
基于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非阿尔伯特盆地(Lake Albert Basin)的形成演化及构造-沉积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条件。盆地主要受东非裂谷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两侧以深大断裂为界、狭长(半)地堑的构造格局。沉积地层以新近系碎屑岩为主,岩性多为泥岩、砂岩和砾岩。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发育,主要烃源岩为中新统上部富有机质页岩,中新统-上新统河流相、(扇)三角洲相砂岩为主要储层,与细粒湖相泥岩在纵向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匹配。盆地发育大量断块、断背斜等构造圈闭。盆地成藏模式为"凹陷供烃、侧向与垂向复合运移、下生上储",生储盖匹配良好控制垂向上形成多套成藏组合,优质砂体与垂向断层控制油气有效运移,断层控制的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油气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
王琳霖, 浮昀, 方诗杰
2018, 40(4): 519-525.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19
摘要(1359) PDF(232)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石类型和原生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家沟组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主量元素中CaO和MgO含量较高且变化大,SiO2、Al2O3、Fe2O3、K2O和Ti2O等主要代表陆源组分氧化物的含量较低,反映马家沟组沉积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为正常的海相沉积。微量元素中Sr、U的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略富集,Ba、Rb、Zn、Cr等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亏损,指示奥陶纪时期研究区远离陆源碎屑。MgO/CaO、Rb/Sr、Sr/Cu和Sr/Ba等比值综合指示,马家沟组整体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咸水介质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干热气候背景下的海相沉积且存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演化,在马二段、马四段和马五段沉积的中晚阶段,经历了短暂的干热气候向相对湿润气候转换。
辽宁省红庙子盆地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潜力研究——来自红地1井的证据
王丹丹, 张文浩, 李世臻, 周新桂, 刘卫彬
2018, 40(4): 526-531.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26
摘要(1151) PDF(169)
摘要:
红庙子盆地是松辽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沉积盆地之一,其油气基础地质研究程度极低,盆地内部烃源岩类型和有机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等均未知,制约着盆地油气资源研究和勘探部署。依据新近部署的红地1井钻探成果,系统采集岩心样品,进行了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测试。盆地内烃源岩主要由下白垩统下桦皮甸子组的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黑色泥岩累计厚度101.16 m,单层最厚24.85 m,发现油气显示50层。实验结果表明,该区下桦皮甸子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局部含有Ⅱ1和Ⅰ型;镜质体反射率为1.31%~1.84%,平均值1.53%,已进入高成熟阶段。扫描电镜分析揭示,该烃源岩矿物成分由黏土和脆性矿物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58.4%和41.4%;泥晶间微孔隙发育,有利于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的改善,便于后期人工造缝,具有油气聚集和运移的成藏条件。综合研究认为,红庙子盆地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亟需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GC-C-IRMS测定
陆燕, 王小云, 曹建平
2018, 40(4): 532-537.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32
摘要(1637) PDF(185)
摘要:
为监测海洋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追踪污染物来源并控制污染,建立了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GC-C-IRMS测定方法。首先采用EA-IRMS联用技术对16种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进行了定值,偏差范围在0.03‰~0.15‰(n=10),小于0.2‰;再用该16种多环芳烃混标,运用GC-C-IRMS联用技术考察了高效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进样体积、无分流时间、进样浓度等可能产生的同位素分馏,结果表明,整个方法并无明显的同位素分馏现象。根据不同浓度PAHs混标在GC-C-IRMS测定中的变化与EA-IRMS测定的差,建立了数据校正曲线,其R2大于0.99,并应用于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的测定,测试数据为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溯源提供了有力证据。
煤成烃反应机制的红外光谱证据
张爽, 姚素平, 尹宏伟
2018, 40(4): 538-544.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38
摘要(683) PDF(152)
摘要: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及计算机分峰拟合技术,对不同温度下热模拟煤样的脂肪族、芳香族官能团含量及其化学结构热演化特征进行了精细表征与分析。研究表明,除了热裂解反应,脂肪族芳构化反应与芳香族缩聚反应在煤成烃过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煤样脂肪氢及芳香氢的含量变化均为多种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的官能团含量分析并不能准确反映煤的成烃反应机制及潜力。进一步对煤样脂肪族及芳香族化学结构热演化特征分析发现,煤成烃初期以活化能较低的长链脂肪族结构断裂脱落、生成液相产物为主,并在325℃到达生油高峰;325~400℃阶段,前期断裂脱落的长链脂肪族结构除了进一步热裂解生成气态烃产物,还有相当一部分发生了芳构化反应,导致煤样芳香氢含量升高。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芳环上的短链脂肪族取代基首先从苯环β位开始断裂脱落,发生甲基化作用;随后甲基、桥键等在高温作用下进一步从苯环上断裂脱落,发生去甲基化作用。煤成烃过程中芳香族缩聚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300~400℃阶段主要为脂肪族芳构化产物的缩聚。而煤样原有芳香族结构由于芳环取代基及桥键的阻碍作用,其缩聚反应则依赖去甲基化作用的进行,主要发生在500~600℃高温阶段。
方法·技术
升温速率、时间和含水率对油页岩热解后物性变化的影响
徐良发, 马中良, 郑伦举, 鲍芳
2018, 40(4): 545-550.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45
摘要(2658) PDF(125)
摘要:
针对升温速率、加热时间和油页岩本身的含水率对油页岩原位转化开采物性的影响,利用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升温速率、加热时间和含水率作用下、终温为350℃的油页岩原位热解模拟实验,对热解后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测试分析,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油页岩原位开采热解物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慢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有机微孔的发育,较快的升温速率有利于微裂缝的发育;恒温时间的增加,可以改善油页岩物性,随着恒温时间的增长,小孔隙逐渐发育成相对大的孔隙;高温水可能作为催化剂、反应物和溶剂参加反应,一方面有利于与有机质反应生成有机孔,另一方面高温水与油页岩矿物可能发生反应,改善了油页岩的物性。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云质页岩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研究
潘银华, 黎茂稳, 孙永革, 李志明, 李璐赟, 廖玉宏
2018, 40(4): 551-558.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51
摘要(1144) PDF(143)
摘要: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云质页岩具有形成规模页岩油资源的潜力。通过对潜江组未熟的云质页岩烃源岩样品开展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定量分析了不同热成熟度烃源岩有机质的生烃产率,并探讨了盐间云质页岩的生排烃过程。此外,将由总排烃量计算获得的转化率作为热成熟度的标尺,分析了排出油和烃气组成随热成熟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残留油和排出油之间存在明显的"前驱体-产物"关系,反映了有机质生油过程为"干酪根→沥青→原油"两步同时进行的转化过程。由总排烃量计算获得的转化率与EasyRo之间服从较严格的玻尔兹曼分布,可用于描述生油窗内烃源岩的排烃行为。当转化率在0~25%之间时,排出油各族组分相对含量变化较小;而当转化率在25%~100%之间时,排出油沥青质组分的相对含量迅速减少而饱和烃和芳烃组分明显增加,说明干酪根裂解形成的沥青(即残留油)是排出油中烃类逐渐富集的主要物质来源;与此同时,形成更多的小分子烃类改善了烃类流体的流动性,排烃作用相应增强,导致排出油产率在该阶段快速增加。
低温氩气吸附实验在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朱汉卿, 贾爱林, 位云生, 贾成业, 金亦秋, 袁贺
2018, 40(4): 559-565.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59
摘要(914) PDF(168)
摘要:
针对页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广泛的特点,使用氩气作为吸附质,通过87 K下的低温氩气吸附实验,研究蜀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孔隙呈狭缝型,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平均比表面积31.65 m2/g,平均孔体积0.062 2 cm3/g,小于50 nm的微孔和介孔贡献了页岩孔隙中90%以上的比表面积,2~100 nm的介孔和宏孔贡献了页岩孔隙中90%以上的孔体积。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富有机质页岩微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随着页岩中有机碳含量的增高,页岩比表面积、孔体积增大,微孔占比增多,孔隙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增强,页岩的吸附能力增强。
基于重量法的页岩气高压等温吸附研究
高永利, 李腾, 关新, 牛慧赟, 孔旭
2018, 40(4): 566-572.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66
摘要(837) PDF(113)
摘要:
基于重量法等温吸附仪,开展了页岩气的高压等温吸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低压下页岩气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模型,在实验压力超过10~12 MPa后,页岩吸附表现出了明显的过剩吸附。高压下,样品桶体积以指数形式逐渐降低,这与高压下样品桶的压缩性有关。页岩样品的体积则呈指数形式增加,并在较小的压力范围内趋于平衡,这与页岩对氦气的微量吸附有关。基于最大过剩吸附后页岩过剩吸附量与气相甲烷密度拟合得到的吸附相甲烷密度在不同最大测试压力下呈现动态变化,以最大过剩吸附量后连续2个压力点测得的过剩吸附量与气相甲烷密度拟合获得的吸附相甲烷密度,最接近页岩表面吸附平衡时吸附相甲烷密度。综合考虑样品桶体积、样品体积及最大过剩吸附前后吸附相甲烷体积的动态变化,能够对页岩气绝对吸附量进行准确校正,实现页岩高压等温吸附特征的精细描述,且页岩高压绝对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普光气田高含H2S天然气中硫含量及临界析出压力测定
彭松, 姜贻伟, 宿亚仙, 姜淑霞, 刘建仪
2018, 40(4): 573-576.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73
摘要(1180) PDF(136)
摘要:
普光气田高含H2S天然气中的单质硫含量及临界析出压力是研究硫沉积问题首先要获取的两项关键参数,为此,基于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外标标准曲线法),利用从普光104-1井取得的井下气样、DMDS-DMA高效溶硫剂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样品和仪器,首次测定出普光气田高含H2S天然气中的硫含量为0.78 g/m3(每标准立方米气样中的硫含量),处于未饱和状态;进一步结合测定的不同压力下气样中硫的饱和含量变化曲线确定出临界析出压力为30.5 MPa;对比气田目前地层压力认为地层中尚未发生硫析出和沉积现象。
毛细管突破压力模拟实验及页岩封闭能力
张文涛
2018, 40(4): 577-582.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77
摘要(1237) PDF(181)
摘要:
为了研究流体流动路径上的多个两相流体界面对岩石封闭能力的影响,利用单个毛细管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突破压力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毛细管中为单相流体时,使流体流动所需的突破压力与毛细管的直径有关而与毛细管长度无关;当毛细管中的流体为气液混合相时,所需突破压力随气水界面数的增加而增大;而毛细管的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则会使得突破压力随气水界面数目而变化的趋势更加显著。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富有机质页岩作为盖层时,生成的烃类流体与岩石中的水形成了混合相流体,而疏水的有机质表面和亲水的矿物表面形成润湿性不断变化的流动通道,从而导致突破压力的增大,因此有机质及其中烃类的生成能够提高盖层的封盖性能。当泥页岩盖层中的流体为气水/油水混合相时,其突破压力在多种机制的作用下,与盖层厚度存在正相关性。在低渗油气藏开发中,油气和水的混合分布是形成启动压力梯度的一种重要机制。
圈闭资源经济评价中开发概念方案关键参数研究
张中华, 佟颖, 吴永超
2018, 40(4): 583-588.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83
摘要(851) PDF(94)
摘要:
开发概念方案是圈闭资源经济评价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方法基本成熟,如何科学合理确定概念方案参数是圈闭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因圈闭资源评价阶段地质基础参数较少,不能满足通常意义下的开发方案设计要求,所以概念开发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统计类比同地区、同类已开发油气藏资料,或靠经验赋值,在多目标评价中工作量大、偏差大,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通过油气圈闭地质参数与开发概念方案指标关系研究,构建了概念方案中采油速度、井网密度及产量递减率3大关键参数的预测模型和模型参数的具体确定方法。选择2个典型实例——胜坨永559南和埕北313南古生界潜山圈闭进行了应用测算,计算结果与生产实践认识比较吻合。该关键参数确定方法针对我国东部砂岩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对于西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由于储层渗流特性差异大,适用性相对不足,有待深化研究。
油气储层岩心实验的样本量设计
吕洲, 王玉普, 李莉, 侯秀林, 薛萧敏, 张宝辉
2018, 40(4): 589-594.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89
摘要(702) PDF(111)
摘要:
油气储层实验数据是油气地质研究、岩石地球物理评价和油气藏工程理论计算的基础。然而,油气储层所用的岩心样品数量有限且实验费用高昂,难以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这就造成了后续储层参数评价的不确定性。该文阐述了油气储层岩心实验数据的样本量设计方法,探讨了随机抽样方法下合理的样本量设计流程;结合实测油气储层实验数据,分析了样本量设计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相邻井岩心资料和测井信息可以有效地预估岩心实验的样本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应用效果。在岩心实验的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样本量设计这一基本环节,并采用随机化、重复和区组化的实验设计策略,对于节约实验周期与成本、提升岩心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
多方法协同表征特低渗砂岩储层全孔径孔隙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砂岩储层为例
欧阳思琪, 孙卫, 黄何鑫
2018, 40(4): 595-604. doi: 10.11781/sysydz201804595
摘要(1423) PDF(269)
摘要:
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实验在表征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时存在局限性,其结果与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特征吻合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加精细地刻画孔喉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砂岩储层样品为例,提出了多方法协同表征全孔径孔喉结构的方法。利用高压压汞所得毛管压力曲线与核磁共振联合高压压汞计算所得的伪毛管压力曲线对比,根据喉道分类分别计算吸附喉、微喉、细微喉、中细喉对应的孔隙空间的连通比。根据核磁共振实验原理,利用公式实现横向弛豫时间向孔径的转换,公式中比表面积利用高压压汞计算,弛豫率利用恒速压汞对比核磁共振T2谱标定,将协同计算所得孔喉分布结果与对应的孔喉连通比相乘得到不同尺度喉道及孔隙连通空间分布曲线。结果显示:吸附喉连通比最低,其他类型的喉道连通比较高,且差异不大。喉道分布范围(0.003~3.661 μm)较恒速压汞结果变大,孔隙半径(0.8~91.4 μm)减小,孔喉比(16.4~58.6)减小,与铸体薄片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多种方法协同计算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压压汞喉道与孔隙的叠加以及恒速压汞的计算误差,更接近于储层真实状态。
综合信息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理论与实践》出版
2018, 40(4): 605-605.
摘要(360) PDF(11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