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42卷  第6期

目次
目次
2020, 42(6): .
摘要(592) PDF(132)
摘要:
盆地·油藏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
李延钧, 夏吉文, 李明隆, 蒲洪果, 耿超, 王浩
2020, 42(6): 877-885. doi: 10.11781/sysydz202006877
摘要(779) HTML (163) PDF(238)
摘要: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伏3套烃源岩,分别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中二叠统泥质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长兴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气田,但对天然气的烃源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长兴组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数大,属于典型的干气;结合储层显微特征和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测试,并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首次发现并证实蜀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深层志留系烃源岩,并混入少量的龙潭组煤系成因气;长兴组储层未捕获各期烃源岩生油高峰期生成的液态烃,以充气聚气为主;燕山运动早中期为主要充气期,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为局部天然气充气期,与川东地区长兴组以龙潭组煤系来源的天然气不同。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是圈闭有效捕获油气的关键,决定着油气来源和成藏富集程度,历史地、动态地揭示油气运聚过程是现代油气成藏研究的核心。
塔里木盆地北缘温宿凸起压扭隆升的证据
何光玉, 赵永强, 姚泽伟, 郑晓丽, 肖思东, 黄继文, 贾存善, 周雨双
2020, 42(6): 886-891. doi: 10.11781/sysydz202006886
摘要(935) HTML (185) PDF(174)
摘要:
温宿凸起是塔里木盆地北缘极为重要的近东西向构造带。前人研究认为,温宿凸起以逆冲变形为主。但是,这一认识既与地震剖面上背冲的2个方向断层同等发育矛盾,又与主干断层产状突变矛盾。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提出塔里木北缘温宿凸起的构造变形以走滑为主,而非前人认为的以逆冲为主。主要证据是:(1)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2个正花状构造的变形特征;(2)形成花状构造的主干断层(沙井子断裂与古木别兹断裂)在东段向南强烈逆掩,在西段则向北强烈逆掩,顺断层走向产状多变;(3)温宿凸起的前中生界为古老的震旦系—寒武系,向南、向北分别逆冲于阿瓦提凹陷与乌什凹陷中—新生界之上。走滑构造变形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晚奥陶世末)、加里东晚期(志留纪末)、海西早期(早—中泥盆世末)、海西晚期(晚二叠世)、印支—燕山期(三叠纪末期和晚白垩世)和喜马拉雅期(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该走滑构造带的厘定表明,古生代时期塔里木盆地北缘可能并非统一的构造—沉积环境,温宿凸起为一重要的构造—沉积分隔带。
川北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勘探潜力及方向
王威, 石文斌, 付小平, 陈超
2020, 42(6): 892-899. doi: 10.11781/sysydz202006892
摘要(661) HTML (99) PDF(165)
摘要: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川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时空展布特征及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明确了川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含气量”的有利地质条件,勘探潜力大,有望形成川北地区新的勘探领域。一是川北地区大隆组深水陆棚有利相带发育,泥页岩厚度20~45 m,分布广泛;二是大隆组富有机质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82.3%,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8.32%,有机质类型以腐殖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Ro)平均为2.43%,孔隙度平均为3.0%,总含气量平均为4.62 m3/t;三是研究区与控盆米仓山断裂有断洼相隔,往盆内方向保存条件好。南江地区大隆组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保存条件好,埋深适中(2 000~5 000 m),是近期有望实现勘探突破的最有利区。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形成机制及其发育模式
康仁东, 孟万斌, 肖春晖
2020, 42(6): 900-909.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00
摘要(990) HTML (289) PDF(121)
摘要:
为深化对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白云岩储层的认识,明确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的成因和发育模式,指导油气勘探,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观察、阴极发光分析、碳氧同位素测试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顺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白云岩的形成机制,构建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白云岩发育模式。岩相学分析表明,鹰山组主要发育粉—细晶白云岩(石)、细—中晶白云岩(石)和缝洞充填中—粗晶白云石等3种白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粉—细晶白云石形成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是近地表环境蒸发泵白云石化的产物;细—中晶白云石形成于埋藏环境;中—粗晶白云石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成岩环境,是构造—热液白云石化的产物。中—深埋藏白云石化可形成孔隙较发育的规模化细—中晶白云岩,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
川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层系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朱彦先, 何生, 何治亮, 张殿伟, 张树林, 孙自明, 陶泽
2020, 42(6): 910-919.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10
摘要(869) HTML (249) PDF(135)
摘要:
川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和高台组为膏岩层系,石膏岩广泛发育,被认为是该区震旦系至中—下寒武统储层的盖层。通过统计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相关成果,研究膏岩层系的岩性、纵向发育和平面分布特征,分析构造挤压作用对石膏岩流动加厚和平面分布特征的影响。川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层系中与膏盐和含膏有关的岩性主要为石膏岩、白云质石膏岩、膏质白云岩与含膏白云岩,纵向上膏岩层系岩性组合和单层厚度变化较大,平面上石膏岩分布广,但累计厚度变化较大;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川东南低陡构造带中—下寒武统石膏岩类常向背斜核部流动,造成石膏岩在背斜轴部明显加厚,揉皱和底辟等伴生构造发育;由于石膏岩的流动性,相应的膏岩层系厚度平面变化与低陡构造带的构造变形部位有相关性,沿低陡构造带的走向膏岩层系厚度在背斜部位一般加厚,在向斜部位减薄较明显。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纳米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双河剖面为例
蔡苏阳, 肖七林, 朱卫平, 王晓龙, 袁贺, 陈吉, 陈淑鹏
2020, 42(6): 920-927.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20
摘要(756) HTML (156) PDF(151)
摘要: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是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之一。以川南长宁双河剖面为例,对该剖面41个露头样品进行了有机碳、矿物组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以及扫描电镜观测等分析测试,系统研究了奥陶系宝塔组灰岩和五峰组页岩以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特征,探讨了影响纳米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富含有机质,矿物组成以生物成因石英和碳酸盐矿物为主,黏土矿物次之,含少量长石。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隙以狭缝型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0.3~0.9 nm、40~50 nm和100~200 nm之间,以有机孔为主,其次为矿物基质孔。纳米孔隙发育主要受有机碳、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含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总孔体积与TOC和石英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碳酸盐矿物含量显著负相关,与黏土矿物和长石含量相关性不大,这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内有机孔占据主导地位;奥陶系宝塔组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纳米孔隙极不发育,是上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良好封闭层。
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成藏潜力——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
徐曦, 胡瀚文, 张加洪, 肖梦楚, 高顺莉
2020, 42(6): 928-937.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28
摘要(940) HTML (224) PDF(142)
摘要: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裂后热沉降量大小与油气资源贫富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探究这一现象潜在的成因机制,探讨沉积盆地深部热地质作用与油气富集分布的相关性,以磁异常反演的居里面深度作为沉积盆地深部热状态一级约束,建立其与干酪根裂解的油气生成反应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证,揭示了沉积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与深部热状态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该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沉积盆地构造—热体制与生烃过程,可为油气成藏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研究新视角。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现今超压分布特征及成因
霍智颖, 何生, 王永诗, 郭小文, 朱钢添, 赵文
2020, 42(6): 938-945.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38
摘要(723) HTML (165) PDF(139)
摘要:
临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的主要富烃洼陷,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洼陷内及其南北两侧的断裂构造带,临南洼陷深部沙河街组超压较发育。利用钻井、钻杆测压(DST)、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Eaton超压预测经验公式,对砂岩实测压力特征、超压测井响应、超压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砂岩DST实测超压深度约为3 005~4 355 m,剩余压力约为7.95~30.45 MPa,压力系数约为1.21~1.78;超压带内的泥岩和砂岩均表现为偏离正常趋势的高声波时差响应特征,并对应泥岩高电阻率异常;层位上沙四上亚段至沙三中、下亚段地层主要发育弱超压,局部出现中—强超压;剖面上深洼区超压带分布的深度范围约在3 000~4 500 m;平面上发育多个小的中—强超压区,超压区主要分布在深洼区和中央断裂带范围,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 500~3 700 m。临南洼陷古近系砂岩占比高是超压发育比较局限的主要控制因素。该凹陷超压砂岩储层主要为含油层,含烃流体充注为临南洼陷深层沙三、四段砂岩超压的主要原因;优质烃源岩埋深大,超压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约为0.5%~1.5%,处于生油阶段且不具有低密度特征,表明生油作用是烃源岩增压的主要因素。
油气地球化学
烃源岩中不溶有机质:源于生物体的骨壁壳有机大分子
秦建中, 潘安阳, 申宝剑
2020, 42(6): 946-956.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46
摘要(681) HTML (164) PDF(126)
摘要:
结合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等技术的实验分析数据,从生物细胞分子构成及其稳定性的角度来探讨不同类型生物体骨壁壳有机碎屑与优质烃源岩中不溶有机质的关系。烃源岩中有机骨壁壳及其碎屑包括浮游藻类、疑源类、底栖藻类、真菌类和细菌类的细胞壁壳及其碎屑;浮游动物结缔组织的壳骨皮毛腱韧及其碎屑;水生植物及陆生高等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骨架及其碎屑。对生物体起支持或保护作用的有机骨壁壳及其有机碎屑主要是由纤维素、几丁质、果胶、肽聚糖等无效碳水化合物和硬蛋白等非活性蛋白质构成,这些生物高分子化学结构稳定,不溶于有机溶剂和水,在优质烃源岩形成过程中以非脂类的不溶有机质形式保存下来,不具备生油能力,高成熟—过成熟早期可具有一定的生烃气能力,烃气转化率一般低于15%,约与Ⅲ型有机质或镜质组生烃能力相当。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苗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周妮, 李际, 刘翠敏, 何丹, 杨红霞, 王海静
2020, 42(6): 957-964.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57
摘要(891) HTML (311) PDF(118)
摘要: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苗的成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对典型油气苗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地区的油气苗可以分为4类:A类主要分布于南缘东段,油源为二叠系;B类分布于南缘中段第一排构造的齐古地区和南缘西段的托斯台背斜,油源以侏罗系为主;C类主要分布于南缘中段第二排构造,油源为白垩系;D类主要分布于南缘西段的乌苏—独山子地区,以泥火山为特色,油源为古近系而气源为侏罗系。油气苗的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源—断”双控特征,并与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有很好的匹配关系,是地下油气藏在地面的直接线索,下步建议“西段上组合找气、中段中组合找油和东段下组合找有利储层”。
高温高压油藏井壁沉淀物成因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高探1井为例
李二庭, 蒋宜勤, 林莉莉, 迪丽达尔·肉孜, 谢礼科, 周妮, 安科
2020, 42(6): 965-971.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65
摘要(780) HTML (192) PDF(133)
摘要:
油气藏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井壁沉淀物会产生一系列地质和工程问题。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最近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为例,针对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壁出现的大量黑色固体不溶沉淀物,通过对该沉淀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包括族组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含蜡量及热解实验等,明确了沉淀物的组成,进而探讨了其成因与意义。结果表明,高探1井井壁沉淀物由可溶有机质和泥粉砂质组成,其中可溶有机质主要由沥青质组成,泥粉砂质以细粉砂为主。高探1井原油开采过程中,从地层到井筒,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其轻质组分优先分逸流出,原油动态稳定体系被破坏,造成溶解于原油中的沥青质析出、絮凝,并吸附在井壁上,在此过程中,井底的泥沙随流体流动混入沥青析出物中,一起长大堆积。这可能是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气开采过程的普遍现象,需筛选强极性沥青分散剂来增加原油体系稳定性,对已结垢的井筒采用强极性试剂进行化学清洗,增加井底滤网,减少砂泥固体颗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层水化学特征及与油气保存关系
李天宇, 靳军, 田英, 朱蓉, 刘一锋
2020, 42(6): 972-980.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72
摘要(811) HTML (215) PDF(138)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富集,油水关系复杂。基于研究区大量地层水化学数据,分析了石炭系—白垩系各含油层系地层水化学垂向、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背景,对红山嘴油田进行解剖,探讨了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之间的关系。研究区纵向上从深到浅、地层由老到新,地层水矿化度逐渐减小;平面上,石炭系—白垩系,地层水矿化度高值区呈现从西北缘逐渐往盆地内部迁移的趋势。盆缘地区或克—乌断裂上盘等地区受地表水或大气水下渗淋滤影响较大,地层水处于自由交替循环带,分布低矿化度、低氯离子浓度的Na2SO4型或NaHCO3型水,地层封闭性较差,通常形成稠油;往盆地内部或克—乌断裂下盘等地区,地层水处于交替停滞带或阻滞带,浓缩程度高,主要分布高矿化度、高氯离子浓度CaCl2型水,地层封闭性好,形成保存较好的中—轻质油。
辽西低凸起JZ25-1S太古界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赵婷婷, 罗小平, 吴飘, 徐云龙, 罗健, 孙延旭
2020, 42(6): 981-990.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81
摘要(1032) HTML (250) PDF(119)
摘要:
为探讨辽西低凸起JZ25-1S太古界潜山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原油物性、族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并与古近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和太古界潜山原油主要为轻质和中质原油;族组分具有中等饱和烃、高芳香烃、高非烃+沥青质的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分布在-26.2‰~-24.4‰,族组分同位素分馏效应小;色谱曲线明显见到生物降解形成的“鼓包”,单高峰—后峰态为主,Pr/Ph一般在1.3左右,Pr/nC17、Ph/nC18均为高值;原油的甾萜烷特征表现出伽马蜡烷丰度较高、C27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含量中等,甲藻甾烷含量低,规则甾烷C27、C28、C29指纹呈不对称的偏“V”或“L”型分布。但JZ25-1S-4D井和JZ25-1-10D井太古界原油与上述原油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JZ25-1S地区古近系和太古界潜山原油主体为辽西凹陷沙三段、辽中凹陷沙一段烃源岩混合来源,其母质来源于具有一定盐度的弱还原环境,以藻类等浮游动植物输入为主,且原油成熟度较高,受生物降解严重。JZ25-1S-4D井和JZ25-1-10D井太古界潜山原油来源于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为淡水弱还原环境,原油成熟度高,受生物降解较弱。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湖盆东部“边缘”长7段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韩载华, 赵靖舟, 孟选刚, 沈振振, 杨荣国, 张恒, 高飞龙
2020, 42(6): 991-1000. doi: 10.11781/sysydz202006991
摘要(908) HTML (212) PDF(705)
摘要: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主力烃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内部的湖盆中心及其周围地区,对湖盆“边缘”特别是东缘地区的烃源岩则鲜有研究。为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这一问题,选择七里村油田为研究区,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地化测试分析等手段,对该油田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分布范围广,面积超过2 500 km2;可分为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类型,平均厚度分别为9.2 m和28.9 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黑色泥页岩TOC含量平均为2.73%,可达到“最好”烃源岩标准,暗色泥岩TOC含量平均为1.98%,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总体为Ⅰ—Ⅱ1型,以生油为主;多项成熟度参数表明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成熟度无明显差别,均已达到成熟,处于主要生油阶段。根据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为陆相淡水还原环境,且黑色泥页岩所处沉积环境还原性比暗色泥岩更强;烃源岩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其次为陆源高等植物;暗色泥岩较黑色泥页岩有更多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是本地区油藏的主力烃源岩,而且优质烃源岩的发现表明本区长7段页岩油和致密油也具有良好勘探前景。
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低幅度构造油气微生物特征及有利目标区预测
闫亮, 贾宝迁, 季苗, 陈晓彤, 高平
2020, 42(6): 1001-1008.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01
摘要(752) HTML (155) PDF(103)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该地区油气预测和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主要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油气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了新和地区油气微生物种群构成及数量异常情况,构建出研究区油气区的油气微生物异常模式。以此为依据,对新和及三道桥地区低幅度圈闭线索区域的油气微生物进行检测,根据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最终识别出5个微生物异常区,并结合构造圈闭认识结果及油气微生物数量异常,优选出5个潜在的有利勘探目标区。
方法·技术
稠油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孙焕泉, 王海涛, 吴光焕, 王一平
2020, 42(6): 1009-1013.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09
摘要(871) HTML (167) PDF(162)
摘要:
与稀油注CO2提高采收率机理不同,CO2与稠油无法达到混相,因此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差别很大,特别是在热化学复合采油过程中,注入的CO2主要发挥隔热、降黏、增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稠油油藏注CO2驱替效果的影响,在稠油样品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原油黏度、温度、压力和渗透率对稠油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温度对采收率影响最大,其他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率、压力、油样类型。根据实验结论及认识,综合考虑地层温度、油藏渗透率等因素,在胜利油田开展了稠油油藏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从矿场实际生产结果来看,油藏温度增加以及油藏渗透率提高,都有利于注CO2吞吐开发,都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
页岩气水平井穿行层位优选
赵培荣
2020, 42(6): 1014-1023.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14
摘要(605) HTML (115) PDF(142)
摘要:
通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我国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实现了页岩气商业开发,认识到页岩气藏具有自生自储、低孔特低渗特征,属于“人工气藏”,其高产是由地质和工程两类因素共同控制。地质因素决定页岩气是否富集,工程因素则是决定页岩气是否高产的重要条件。准确识别“甜点层”,优选确定水平井穿行层位,是页岩气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对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水平井穿行层位优选实例的剖析表明,精细研究是准确优选水平井穿行层位的基础,地质、工程一体化紧密结合是准确优选水平井穿行层位的关键。根据各个地区具体地质条件,将地质、工程结合,优选水平井穿行层位,是页岩气勘探开发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利用不同质谱技术分析鉴定金刚烷类化合物
黄凌, 翁娜, 魏彩云, 苏劲, 张斌, 张文龙, 胡国艺
2020, 42(6): 1024-1030.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24
摘要(682) HTML (177) PDF(111)
摘要:
金刚烷类化合物因在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数量众多的同分异构体,目前对于某些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定性结果还存在争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开展了烷基取代单金刚烷衍生物的定性研究,对3-甲基-1-乙基单金刚烷和3,5,7-三甲基-1-乙基单金刚烷在不同类型质谱色谱图中的出峰位置进行了确认。此外,利用MASS FRONTIER软件推断了3,5,7-三甲基-1-乙基单金刚烷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作用下的碎裂机理以及产生的特征离子。
川西北前陆扩展砂箱物理模拟及其深层晚期扩展变形特征
罗强, 何宇, 黄家强, 张静, 梁霄, 于豪, 杨荣军, 邓宾
2020, 42(6): 1031-1040.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31
摘要(580) HTML (121) PDF(128)
摘要:
近年来油气勘探揭示了川西前陆北段油气资源的巨大潜力,但因受控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系统多期构造活动和山前带深埋藏等,川西前陆山前隐伏构造带含油气构造模型解释具有明显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川西北前陆原型与实验室砂箱构造物理模型间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相似性原理,通过两组川西前陆北段扩展变形构造物理模型对比实验(即标准模型实验和断坪—断坡模型实验),揭示川西冲断褶皱带—前陆盆地受控于中、下三叠统膏盐和下寒武统泥岩2套主滑脱层系,晚中生代—新生代呈现出分层式前陆扩展变形特征,基底断坪—断坡结构对川西北前陆深层冲断—冲起构造的控制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结合川西北前陆双鱼石地区三维地震解释资料,揭示川西北前展式扩展晚期变形的古生界隐伏冲断—冲起构造构成了川西北深层主要的勘探潜力区。
注水倍数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影响实验研究
敬豪, 张广东, 孙大龙, 李斌会, 王凤兰
2020, 42(6): 1041-1046. doi: 10.11781/sysydz2020061041
摘要(685) HTML (127) PDF(145)
摘要:
目前针对大庆油田某区块水驱倍数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还不系统,缺少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渗以及矿物含量等参数随不同水驱倍数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严重制约了对储层水驱微观机理的揭示。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压汞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随岩石物性变化而变化的核磁共振转换系数C值的确定方法,充分克服压汞法不能重复利用相同位置样品而造成的误差,以及核磁法不能准确确定转换系数C值的弊端。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岩心在不同水驱倍数下孔径大小及岩心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不同物性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水驱倍数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岩心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岩心孔径增加的幅度越大。水驱后黏土含量降低,高岭石的相对含量降低幅度最大,黏土矿物变化和微粒运移是导致岩石物性和孔径变化的主要原因。
综合信息
《石油实验地质》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期刊百强排行榜”
2020, 42(6): 1030-1030.
摘要(339) PDF(124)
摘要: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有限空间生排油数值模拟技术
陈拥锋, 江兴歌
2020, 42(6): 1047-1047.
摘要(425) PDF(98)
摘要:
2020年总目次
2020, 42(6): 1048-1057.
摘要(316) PDF(100)
摘要: